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福建省林下生态放牧河田鸡关键技术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

摘要:河田鸡主产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而得名,是福建传统家禽良种,《中国家禽品种志》最早收录的全国八个肉鸡地方品种之一。河田鸡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适合在果园、竹山、树林等自然环境中放养,含蛋白质多,肉质细嫩、皮薄柔脆,肉汤清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河田鸡养殖成为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然而传统的放牧养鸡方式与生态保护形成尖锐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林下生态养殖。由此,本文简述了林下生态养殖河田鸡的技术关键,旨在为河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古丈毛尖绿茶冷泡饮用方法初探

茶叶学报 2015

摘要:自明代冲泡饮用法推行以来,一直提倡以开水现泡现饮为佳,但相比于液态茶或其他不含酒精的饮料,此法不能满足常温下随时饮用的便利化需求。为此,以古丈毛尖绿茶为泡饮对象,设计不同的浸泡时间、茶水比,在低温或常温下浸泡,通过感官结合生化鉴定筛选出最佳的浸泡组合,为优质、方便的冷泡饮茶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古丈毛尖绿茶冷水泡饮的最优冲泡方法为:浸泡2 h—茶水比1:40—水温25℃。此外,与习惯的热泡法对比,更长时间的冷水浸泡使古丈毛尖绿茶茶汤品质成分逐渐浸出而在量上与前者差距不大,且其茶汤的鲜度与醇度也较好。因此,绿茶冷泡饮用是值得进一步研发推广的新方法。

关键词: 古丈毛尖 绿茶 冷泡法 饮茶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橄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橄榄富含黄酮,可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概括了橄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橄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及药用产品开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橄榄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分离 药理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制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

农药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方法,以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大型溞、斑马鱼,意大利蜜蜂以及家蚕为受试生物,测定了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0g/L溴氰虫酰胺悬浮剂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3种药剂对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但对大型溞的48 h-EC_(50)值分别为1.51×10~(-2)、2.58×10~(-3)、7.63×10~(-2)mg/L,对家蚕的96h-LC_(50)值分别为6.11×10~(-2)、0.12和0.30 mg/L,均为剧毒;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意大利蜜蜂为低毒,但溴氰虫酰胺对其的48h经口LC_(50)值和接触LD_(50)值分别为2.90 mg/L和3.71×10~(-2)μg/bee,均为高毒。研究表明,虽然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多数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但在水体环境和桑蚕区以及作物开花期仍需谨慎使用。

关键词: 氟虫双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 溴氰虫酰胺 非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来西亚7号番木瓜品种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东南园艺 2015

摘要:马来西亚7号番木瓜2011年从台湾引进,经过试种及推广种植、均表现丰产稳产,品质好。1年生株产40~45 kg,平均单果重700~1 100 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1.6%,维生素C 9.63 mg·(100 g)-1,总糖10.41%,还原糖8.82%。在试种及推广种植过程中,观察其品种特性,特别注意主要经济性状调查和统计,并总结其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 马来西亚7号番木瓜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肺炎支原体FJ01-CL株的分离和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为明确福建省某羊场发生的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的病原,利用支原体培养基对肺组织的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和纯化,通过生化试验和特异性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落呈"桑葚状,无中心脐";分离株能发酵葡萄糖,不能水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美兰还原反应阳性,氯化四氮唑还原反应阳性,血细胞吸附试验阳性,胆固醇需要试验阳性;PCR结果扩增出绵羊肺炎支原体特异大小为361bp的目的片段,将该序列同GenBank中8株绵羊肺炎支原体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该序列同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源性为98.1%,与地方株MoGH3-3的同源性最高,为98.7%。鉴定结果表明本次分离到的支原体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并命名为FJ01-CL株。本研究首次证明了福建省存在由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alsam ovipneumonia,Mo)引起的羊支原体性肺炎。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分离 鉴定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泰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福建农业科技 2015

摘要:立足长泰实际,阐述了长泰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和发展的优势条件;归纳了当前休闲农业发展不平衡、投资盲目性大、资金投入渠道面窄、内部交通条件不完善等四方面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加深优势特色挖掘、加快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长泰县 休闲农业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发现及其感染的临床表现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及江苏省等地部分鸭场或养鸭户的雏半番鸭和台湾白鸭出现低病死率,约于40日龄起脚易断、上喙变短占近30%,至出栏时残次鸭达60%;免疫接种了雏番鸭细小病毒弱毒活疫苗的雏番鸭依然发生类雏番鸭"三周病",除出现死亡外,幸存鸭的番鸭翅脚易断、上喙变短,83%感染鸭成为僵鸭,对我国养鸭业造成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损失。经病原学检测、病毒分离鉴定和实验室感染试验,发现其病原为与原经典的雏番鸭细小病毒(MDPV)在基因组上、感染宿主范围和致病性存在较大差异的番鸭细小病毒,鉴于此,将之暂定名为新型番鸭细小病毒(NMDPV)。

关键词: 新型番鸭细小病毒 雏番鸭 雏半番鸭 临床感染 上喙变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陈年普洱茶香气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研究陈年普洱茶的特征风味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了3种陈年普洱茶中挥发性物质,结合质谱和保留指数共鉴定出57种化合物,其中甲氧基酚类、醇类及酮类化合物为主要香气成分。同时采用比色法测得3种普洱茶的沸水提取物的茶多酚含量分别为(41.91±1.98)、(43.84±2.56)及(41.28±2.57)mg GAE/(g·DW),并对3种普洱茶的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普洱茶均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测得3种普洱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29.03±0.25)、(139.47±1.58)及(152.57±3.34)mg GAE/L。

关键词: 普洱茶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1,1-二苯基苦基苯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周宁县高山花椰菜主要害虫的田间空间分布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通过对周宁县高山花椰菜的田间调查,明确高山花椰菜的田间主要害虫有小菜蛾、蚜虫、黄曲条跳甲;利用聚集度指标检验、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主要害虫进行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检测不同高山花椰菜田小菜蛾和蚜虫的Moore指标I均>0、聚集度指数M*/m均>1、CA指标均>0、扩散系数C均>1、负二项分布K值均>0,为聚集分布;在蔬菜田地块1、地块2、地块3的黄曲条跳甲呈聚集分布,在地块4、地块5的黄曲条跳甲种群呈均匀分布。

关键词: 高山 花椰菜 害虫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