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畜禽养殖厌氧消化液净化剂的制备及净化效果
《中国沼气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利用活性炭作为微生物载体,应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将汉堡硝化杆菌(Nitrobacter hamburg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和排硫硫杆菌(Thiobacilus thioparus)等微生物菌株与煤质活性炭进行吸附制备畜禽养殖厌氧消化液净化剂。将制得的100 g净化剂投入到10 L养殖场厌氧污水中,处理3.5 d后,测得CODcr和BOD5的降解率分别为86.9%和84.1%,SS,NH3-N,总磷的技术指标分别为160.0 mg·L-1,70.0 mg·L-1,6.80 mg·L-1,通过该方法制得的净化剂对厌氧消化液CODcr,BOD5具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该净化剂为厌氧消化液的深度处理又提供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酶标仪法测定麦苗中γ-氨基丁酸的探讨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植物中γ-氨基丁酸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对用酶标仪测定麦苗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提取方式、反应试剂用量、波长选取和测定时间等参数的优化研究,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酶标仪测量γ-氨基丁酸的最佳条件为:55℃超声波提取30 min,当待测液为1 m L时,需2 mol·L-1氯化铝0.4 m L,1 mol·L-1氢氧化钾1.0 m L,0.2 mol·L-1p H值10.0的缓冲液1.0 m L,6%重蒸酚1.5 m L,5%次氯酸钠1 m L,最适测量波长为635μm,测定时间为反应后100~160 min。该检测方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


6份狼尾草属菌草的ITS和叶绿体matK序列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福建农林大学、闽清、闽侯和南平等地的6份狼尾草属菌草的ITS片段和叶绿体matK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用Clustal X 2.0和MEGA 4.1软件对其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6份菌草的ITS序列长度均为585 bp,其中变异位点0-3个,信息位点2个,遗传距离为0-0.089,平均遗传距离为0.022;mat K序列长度为880-881 bp,其中变异位点(信息位点)1个,遗传距离为0-0.016,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ITS系统树结果显示6份共菌草聚成四类,其中杂交狼尾草和象草(MQ)聚类在第I类的同一分支,巨菌草和象草聚在第Ⅱ类的不同分支,表明其亲缘关系比较近;mat K序列系统树结果除了象草(MQ)外其余5份菌草均聚在了同一分支上,表明叶绿体mat K序列无法将供试的6份菌草区分开.


山地水土流失防控应与流域循环农业开发联动发展——“水土保持技术集成创新与乡村循环农业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综述
《福建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水土保持技术集成创新与乡村循环农业转型升级"专题研讨会深入贯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集中探讨了福建省近年来在山地水土保持与流域综合治理及其乡村循环农业等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该文总结梳理了研讨会的主要研究进展与技术推广成效,主要研讨内容包括福建省主要地理特征与区域气候要素、福建省山地农业开发与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的主要模式与防控成效、长汀县水土流失特点与主要治理经验、典型崩岗区特征分析与生态恢复模式、福建省水土流失防控与技术、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方面。实践证明,山地水土保持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集成创新技术,而且要创新管理机制,注重产业转型升级,注重绿色优势发挥,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尤其是要注重因地制宜地推动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防控与流域循环农业开发联动发展。
关键词: 山地 水土保持 流域循环农业 联动发展 成效 启示


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分析与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从福建三都澳网箱养殖患病的大黄鱼脾、肾分离到2株优势菌(H2013032002和H2013032003),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病原,应用API-20E生理生化和16SrRNA分子系统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敏感药物。生化鉴定结果显示2株菌与恶臭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符合度为75.2%;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2株菌与恶臭假单胞菌同源率高达99.0%,确定这2株菌为恶臭假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表明:病原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恶喹酸、卡那霉素等4种药物高度敏感。
关键词: 大黄鱼 内脏白点病 恶臭假单胞菌 16S rRNA 药物敏感


两优616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 2015
摘要:两优616是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两系不育系广占63-4S与自育恢复系福恢616配组而成的中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具有米质较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主要介绍其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橙汁中的桔霉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5
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测定橙汁中桔霉素的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方法采用QuEChERS法提取净化样品,外标法定量,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结果桔霉素在0.005~0.2 mg/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r>0.9997)。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2.62%~104.13%,相对标准偏差(RSD)<3%。将本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20份市售橙汁产品中有4份检测到桔霉素。结论 QuEChERS结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测定橙汁中的桔霉素。
关键词: 桔霉素 橙汁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QuEChERS


发酵床腐殖质代料培养大球盖菇菌丝的适合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发酵床腐殖质是现代化畜牧养殖业中产生的废弃物,为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必须多方式加以资源化再利用。本研究以不同比例的发酵床腐殖质作为培养大球盖菇菌丝的主要基质原料,比较其菌丝形态和生长速度,对发酵床腐殖质代料培养大球盖菇菌丝的适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完全替代麦麸用料组(处理Ⅰ)的菌丝由于生长细弱、稀疏,不适宜作为替代料配方使用;完全替代木屑用料组(处理Ⅱ)菌丝生长缓慢;有添加麦麸的其他配方,菌丝均洁白、较浓密,菌丝生长情况与CK组相当。鉴于相同的菌丝生长情况,可继续优化发酵床腐殖质的替代应用方法,选择最佳替代比例进行大球盖菇菌丝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