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葡萄皮渣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工艺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CSCD

摘要:以新疆酿酒葡萄皮渣副产物膳食纤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纤维素酶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从而提高葡萄皮可溶性膳食纤维(Grape Soluble Dietary Fiber,GSDF)得率,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液料比11:1(mL/g),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62 min,酶添加量1.4 mg/mL时为改性技术最佳工艺条件,得率为33.68%;改性后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4项功能性质指标均显著提高。

关键词: 葡萄皮渣 膳食纤维 酶法改性 功能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金属Fe~(3+)对阿勒泰羊尾脂氧化初期脂肪酸的变化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阿勒泰羊尾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4±1)℃下对其添加不同浓度的金属Fe~(3+)储藏27d对脂肪氧化及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0.05 mol/L Fe~(3+)处理后羊脂的p H维持在6.4左右(p<0.05)、TBARS值未达到0.5mg MDA/kg,氧化速率明显得到减缓(p<0.05)。0.05 mol/L Fe~(3+)处理组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了43.46%;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了10.8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了0.78%,0.05 mol/L Fe~(3+)可作为降低和抑制脂肪的酸败以及其氧化速率的参考浓度。

关键词: 阿勒泰羊 尾脂 脂肪酸 POV TBARS pH Fe~(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膜下滴灌与常规水作栽培的光合生理差异。通过对膜下滴灌和淹灌2种栽培模式下,4个水稻品系(T-04、T-43、T-66、T-69)在分蘖、孕穗、抽穗、乳熟、蜡熟期倒一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滴灌模式下,4个参试材料在5个关键生育期的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合速率(Pn)均低于淹灌,胞间CO_2浓度(Ci)总体上略低于淹灌,大部分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有效量子产量(ΦPSⅡ)、最大荧光(Fm)、暗适应光系统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总体上低于淹灌,大部分时期差异不显著,最小荧光(Fo)高于淹灌,荧光淬灭系数(q P、NPQ)在2种栽培模式下差异不大,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上低于淹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2种栽培模式下差异不显著,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总体上高于淹灌,可溶性蛋白(SP)含量总体上低于淹灌,可溶性糖(SS)含量差异不显著。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整个生育期均无水层覆盖,可能受到水分胁迫,导致其整个生育期大部分光合生理指标均低于淹灌。

关键词: 不同栽培模式 水稻 不同生育期 光合 生理指标

离心式变量撒肥机的设计与试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有机肥播撒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离心式变量撒肥机,阐述了该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方法】对影响撒肥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结果】当机具前进速度为5.5km/h,链板转速为5r/s,撒肥圆盘转速为540r/min时,得到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0.2%,作业幅宽为19.3m,施肥量为1 268.97kg/667m2.【结论】前进速度、圆盘转速及链板转速对有机肥抛撒的均匀性变异系数、幅宽和撒肥量均有影响,撒肥圆盘的转速对作业质量影响极显著,其次为链板转速,最后为机组前进速度.

关键词: 施肥 变量施肥机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区腐乳中10种红曲霉菌的遗传差异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CSCD

摘要:对不同地区腐乳中分离纯化后的10种红曲霉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再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其遗传差异性。结果表明:10种红曲霉菌丝体大体相似,但新疆地区的红曲霉菌落形态与其他地区红曲霉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红曲霉菌色素基因的DNA长度为1 024—1 121 bp,通过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10种红曲霉菌的红曲色素基因在3'端和5'端存在明显的序列差异;该基因的系统发育树表明:BCQ-北京与天津5连,ZBX(7)天津与6-吉林,9M与ZBX-新疆,ZBX-北京、9H与ZBX(D)北京的遗传关系较近。

关键词: 红曲霉菌 红曲色素基因 遗传差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残留污染防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膜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之一,地膜覆盖已广泛应用到全国,尤其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南方的高山冷凉地区,且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地膜用量达145.5万t,覆盖面积达1 831.8万hm~2。地膜覆盖技术对保障中国食物安全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地膜投入量和使用年限不断增加,大量农膜残留在土壤中,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进行,而且对农业环境安全与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通过分析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一膜两(多)用、机械化地膜回收等地膜残留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的现状,提出未来应对地膜残留污染的技术措施和策略,为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应用和残膜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膜残留污染 防控技术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MJY-1500型农田残膜捡拾打包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残膜储运成本,提高机收残膜回收利用率,研究设计了CMJY-1500型农田残膜捡拾打包联合作业机。机具主要由捡拾机构、脱膜机构、打包机构、传动系统、地轮、机架等组成,可同时完成集条残膜的自动捡拾、杂质分离与打包成型作业。根据捡拾机构结构特征与作业原理,建立捡拾机构与物料对象动力学模型,分析获得了核心弹齿最佳空间排布形式与优选安装倾角45°。为降低残膜物料土壤掺杂量,基于残膜与杂质尺寸密度及缠绕特性差异,开发了离心分离与振动分离相结合的多级膜土分离系统,提高了捡拾物料压缩比,减小打包作业压缩阻力。设计了液压驱动式电控打包机构,残膜经打包机构压缩成型,以方包形式卸料,利于装载运输。2015年10月于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对残膜捡拾打包机进行了40 hm~2实地田间作业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机具残膜捡拾净率达92.8%,打包成捆率高于94%,单包成型耗时58 s,残膜捡拾打包联合作业机作业效果良好的、系统稳定,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 残膜 捡拾 清理 打包 联合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揭膜对花生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条件下花生栽培模式,于2015年以高产油用大花生新品种花育36号为试材,利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花前揭膜(UPF)和全生育期覆膜(MPF)2种种植方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和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PF和MPF 2种方式下,花育36号的农艺性状、各器官干、鲜质量动态变化以及荚果产量间均存在不显著差异。与MPF种植方式相比,UPF方式有利于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主茎绿叶数和主茎节数等。同时,UPF前期根茎叶和荚果的鲜质量以及根茎叶各器官的干质量均大于MPF,但荚果的干质量小于MPF,UPF下的荚果减产871.3 kg/hm2,减产率为8.1%。在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和花生种植效益的前提下,UPF种植方式是可行的,采用该种植方式不但能够较好的利用地膜前期的正向效应,而且大大提高了残膜回收率并增加花生秸秆的附加值。

关键词: 花生 花前揭膜 全生育期覆膜 生长发育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量对北疆棉花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效应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研究增效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缓释型水乳剂,简称DPC+)对棉花化学封顶的效应,为完善新疆棉花化学封顶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早熟陆地棉品种新陆早5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灌水量(3000,4800,6600 m3·hm~(-2))和DPC+剂量(450,750,1050 m L·hm~(-2)),测定棉花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棉花株高和单株果枝数随DPC+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低(450m L·hm~(-2))、中(750 m L·hm~(-2))、高剂量(1050 m L·hm~(-2))DPC+处理的株高和单株果枝分别比人工打顶增加9.4cm和4.8个,6.2 cm和3.9个,2.2 cm和2.6个。中等灌水量(4800 m3·hm~(-2))下棉花产量最高,比低灌水量(3000m3·hm~(-2))处理增产20%左右,比高灌水量(6600 m3·hm~(-2))处理增产5%左右。低、中、高灌水量下,分别以低、中、高剂量DPC+的产量最高,一般较人工打顶提高5%~10%。低灌水量下低剂量DPC+处理主要依靠较大的群体生物量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高灌水量下高剂量DPC+处理主要依靠较高的产量器官干物质分配率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而中等灌水量下中等剂量DPC+处理的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得益于比较适宜的冠层生产能力和合理的干物质分配能力。【结论】灌水量需要与DPC+剂量互相配合,在增加群体物质生产能力的同时保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这是提高棉花DPC+化学封顶技术成功率的关键途径之一。

关键词: 棉花 灌水量 增效缩节胺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JSM-2000型棉秆粉碎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新疆秋后棉地残膜回收机械化水平,解决传统残膜回收机械普遍存在的残膜回收率低、含杂率高、残膜易缠绕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该文研制了一种可一次完成棉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残膜与棉秆及土等杂物分离作业的秋后棉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该机使用锤片式粉碎装置和螺旋搅龙输送装置,作业时起膜齿将残膜揭起后堆积在起膜齿末端处;偏心滚筒式拾膜机构将残膜拾起并运送至卸膜机构,捡拾滚筒壁上的卸膜槽与卸膜叶片协调配合完成卸膜作业,卸膜叶片通过卸膜辊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风力,使落入蜗壳壳体内的残膜沿风道进入残膜回收箱,完成残膜回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在作业速度为6.0 km/h时,作业效率为1.15 hm2/h、棉秆粉碎合格率为90.1%、残膜回收率84.4%、膜秆分离率87.3%,棉秆粉碎还田和膜秆分离效果较好。该机各项参数满足农艺要求,研究结果有利于解决棉田残膜污染问题。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塑料薄膜 秸秆 联合作业机 秸秆粉碎 地膜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