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18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广占63S为母本、优质抗稻瘟病中籼稻桂99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异地选择,2004年育成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1S,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鉴定。用盐221S与盐恢888配组,2007年育成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18,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研究发现,盐22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18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江苏沿海地区 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 盐221S 杂交 盐两优221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杏鲍菇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酸性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加酶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性纤维素酶1.5%、酸性蛋白酶3.0%、时间25min、功率200W、料液比1∶35,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2.52%±0.22%。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对·OH、·O2-和DPPH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清除率随浓度增大而升高,·OH 0.6mg/m L清除率为76.22%,·O2-0.7mg/m L清除率为74.18%,DPPH 0.6mg/m L清除率为76.15%,其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0.7mg/m L清除率为62.70%,但其清除能力均低于V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源性湖泛水体主要含硫致臭物及其产生机制
《湖泊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水生生物残体诱发的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高浓度的含硫致臭物质对水生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些致臭物质的来源途径及其产生机制至今尚无详细报道.通过使用藻类、浮游动物、鱼类、底栖动物以及水生植物等多种生物残体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各类生物残体均能导致湖泛的发生,其中藻类残体中含有的大量含硫氨基酸导致水体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浓度升高尤为突出.使用蛋氨酸作为前驱物质进行模拟实验发现,影响蛋氨酸降解的非生物因素主要为光照和厌氧条件,其中光照的影响更大.对蛋氨酸降解率与铵态氮浓度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无论有无生物作用二者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蛋氨酸降解的第一步应为发生脱氨基作用.对α-羟丁酸、α-酮丁酸和4-甲硫基-2-氧代丁酸等中间产物在体系中的变化进行研究后发现,4-甲硫基-2-氧代丁酸在体系中很难积累,而α-羟丁酸和α-酮丁酸则有较明显的累积过程,说明脱甲硫基作用可能在脱氨基作用后很短时间内发生,或二者同时发生,由此产生甲硫醇,甲硫醇再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以及硫化氢等.
关键词: 湖泛 含硫氨基酸 蛋氨酸 挥发性硫化物 脱氨基作用 太湖 贡湖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与葡萄立体栽培试验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猕猴桃喜欢温暖湿润漫射光,忌高温强光直射。采用猕猴桃与葡萄立体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香、红华物候期比美味猕猴桃米良1号早,萌芽期早4~6 d,而盛花期早12 d,成熟期早近1个月,定植第2年中华猕猴桃红香、红华的发芽率达到76.3%、80.6%,明显高于美味猕猴桃徐香和金魁的66.3%、61.4%;红香和红华第2年即开始结果,而徐香和金魁定植第2年没有挂果,几个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果实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6%以上;立体栽培的盛夏,13:30时猕猴桃叶幕层的温度比葡萄叶幕层的温度降低5.4℃,相对湿度却提高15.1百分点、光照度降低41 693 lx,土壤相对湿度由00:00时的75.95%降至21:00的47.66%,减缓了土壤水分表面的蒸发,对猕猴桃冠层及土层的微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改善了其生长环境。
关键词: 猕猴桃 葡萄 立体栽培 物候期 花芽分化 温湿度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