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18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广占63S为母本、优质抗稻瘟病中籼稻桂99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异地选择,2004年育成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1S,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鉴定。用盐221S与盐恢888配组,2007年育成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18,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研究发现,盐22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18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江苏沿海地区 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 盐221S 杂交 盐两优221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学科建设是现代农业科研机构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阐述了强化学科建设对促进农业科研机构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学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学科建设思路,并从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重大科研项目设计、特色发展、学科梯队和团队建设、成果产出引领和实际贡献导向、强化条件平台建设和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学科建设举措。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思路 举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强筋小麦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强筋小麦新品种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氮肥用量及氮肥运筹、播期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300 kg/hm2处理的淮麦30产量和品质优于施氮量225 kg/hm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氮肥运筹5∶1∶2∶2处理的强筋品质最佳;本试验以10月29日播种、20万基本苗时的产量最高,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淮麦30品质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白皮小麦 淮麦30 抗赤霉病 耐迟播 氮肥用量 氮肥运筹 播期 密度 产量 强筋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杏鲍菇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酸性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加酶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性纤维素酶1.5%、酸性蛋白酶3.0%、时间25min、功率200W、料液比1∶35,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2.52%±0.22%。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对·OH、·O2-和DPPH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清除率随浓度增大而升高,·OH 0.6mg/m L清除率为76.22%,·O2-0.7mg/m L清除率为74.18%,DPPH 0.6mg/m L清除率为76.15%,其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0.7mg/m L清除率为62.70%,但其清除能力均低于VC。

关键词: 杏鲍菇 超声 酶法 可溶性膳食纤维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罗兰’白菜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紫罗兰’白菜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6-BA和NAA浓度组合对白菜真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同时采用不同生根培养基对再生芽进行生根诱导。结果表明:诱导‘紫罗兰’白菜真叶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2mg/L 6-BA+1mg/L NAA+4mg/L AgNO3,每个外植体平均再生芽数为1.42个;生根培养基以MS+0.5mg/L NAA最佳,平均每个不定芽诱导根数为16.54个。该试验结果为‘紫罗兰’白菜材料的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紫罗兰’白菜 组织培养 叶片 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源性湖泛水体主要含硫致臭物及其产生机制

湖泊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水生生物残体诱发的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高浓度的含硫致臭物质对水生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些致臭物质的来源途径及其产生机制至今尚无详细报道.通过使用藻类、浮游动物、鱼类、底栖动物以及水生植物等多种生物残体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各类生物残体均能导致湖泛的发生,其中藻类残体中含有的大量含硫氨基酸导致水体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浓度升高尤为突出.使用蛋氨酸作为前驱物质进行模拟实验发现,影响蛋氨酸降解的非生物因素主要为光照和厌氧条件,其中光照的影响更大.对蛋氨酸降解率与铵态氮浓度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无论有无生物作用二者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蛋氨酸降解的第一步应为发生脱氨基作用.对α-羟丁酸、α-酮丁酸和4-甲硫基-2-氧代丁酸等中间产物在体系中的变化进行研究后发现,4-甲硫基-2-氧代丁酸在体系中很难积累,而α-羟丁酸和α-酮丁酸则有较明显的累积过程,说明脱甲硫基作用可能在脱氨基作用后很短时间内发生,或二者同时发生,由此产生甲硫醇,甲硫醇再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以及硫化氢等.

关键词: 湖泛 含硫氨基酸 蛋氨酸 挥发性硫化物 脱氨基作用 太湖 贡湖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研经费大幅增加,与之配套的科研经费的管理仍不完善,单位内部涉及到经费管理的科研人员、科管人员、财务人员三方各自掌握着一定的信息资源,在他们之间建立有效联系,整合资源,是提高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科研经费管理 资源整合 对策 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学科资源集成管理配置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是立足之本,学科资源关系到学科发展、成果产出,优化学科资源管理配置有助于提升学科水平,增强农业科研机构核心竞争力。运用集成管理理论,可将有限的学科资源进行互补整合,达到系统化、集成化、协同化的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优化利用、功效倍增的目的。对农业科研单位资源集成管理配置内涵进行解释,探讨了存在问题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集成管理 学科资源 资源配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与葡萄立体栽培试验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猕猴桃喜欢温暖湿润漫射光,忌高温强光直射。采用猕猴桃与葡萄立体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香、红华物候期比美味猕猴桃米良1号早,萌芽期早4~6 d,而盛花期早12 d,成熟期早近1个月,定植第2年中华猕猴桃红香、红华的发芽率达到76.3%、80.6%,明显高于美味猕猴桃徐香和金魁的66.3%、61.4%;红香和红华第2年即开始结果,而徐香和金魁定植第2年没有挂果,几个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果实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6%以上;立体栽培的盛夏,13:30时猕猴桃叶幕层的温度比葡萄叶幕层的温度降低5.4℃,相对湿度却提高15.1百分点、光照度降低41 693 lx,土壤相对湿度由00:00时的75.95%降至21:00的47.66%,减缓了土壤水分表面的蒸发,对猕猴桃冠层及土层的微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改善了其生长环境。

关键词: 猕猴桃 葡萄 立体栽培 物候期 花芽分化 温湿度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草莓不同架式栽培效应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草莓常规生产中存在劳动强度大、湿度大、通风及透光不良、病害多发、农药残留高等问题。结合国内草莓生产现状,利用简便易得的材料设计了6种高架栽培模式,并以草莓品种红颊为试材,比较各模式下草莓生产成本、植株生长势、果实品质、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架式F(X型无纺布式双层架)的投入产出比最优,且表现出较好的栽培效果,为我省草莓高架栽培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设施草莓 架式 栽培效应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