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紫甘薯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紫甘薯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光谱学特性,pH值、温度、光照、H2O2、Vc和Fe3+、Al3+、Zn2+、Cu2+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甘薯色素为花色苷类色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极性溶剂,不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乙醚和石油醚;紫甘薯色素在pH 1.0~3.0时保持稳定,色泽鲜红;随pH值升高,其解指数增大;温度超过60℃时,色素的稳定性迅速下降;连续光照8 d后色素的保存率为87%;色素的耐氧化和耐抗坏血酸较差;A13+和Zn2+有利于提高色素稳定性,且有一定程度的护色效果,而Fe3+对其有破坏作用。

关键词: 紫甘薯 色素 理化性质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黑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黑大麦同化力强、生物产量积累多、微量元素含量高,比普通大麦具有更优异的营养特性。开发极具营养价值的黑大麦产品将具有美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潜力,将会产生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黑大麦 营养价值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盐胁迫对甜叶菊高RA品种江东1号种子萌发影响的比较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叶菊高RA品种江东1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中性盐NaCl、Na2SO4与碱性盐NaHCO3、Na2CO3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浓度的升高,4种盐处理下甜叶菊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抑制作用明显;甜叶菊种子能够忍受的Na+胁迫浓度范围为0~80 mmol/L;同样Na+浓度下,碱性盐抑制作用大于中性盐,总体表现为Na2CO3>NaHCO3>Na2SO4>NaCl;在20 mmol/L Na+的低浓度下,NaCl处理对甜叶菊种子萌发表现出促进作用,无盐害效应;复水后,种子能恢复部分活力,但恢复率较低。试验表明,甜叶菊种子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但其抗盐碱性不强。

关键词: 甜叶菊 盐胁迫 种子萌发 Na+浓度 甜菊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5号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苏油5号是通过品种(系)间复合杂交的方法选育的高含油量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其芥酸含量0.55%,硫苷含量21.79μmol/g,含油量46.33%。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769.60 kg/hm2,产油量1 264.0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7.72%。在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594.25 kg/hm2,平均产油量1 232.5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27.68%。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含油量 双低 新品种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内生真菌中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离百合球茎组织中的内生真菌,筛选其中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结果显示,从健康百合组织中分离得到3株内生真菌,通过其发酵液对7种腐败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测试,筛选到1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BH-3。根据真菌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对BH-3进行分子鉴定,确定其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关键词: 百合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筛选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GY220×1145组合RIL群体粗缩病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玉米GY220×1145组合的RIL群体109个家系(F10;11)及其亲本在2个环境下粗缩病抗性的表型值,运用RIL群体的主基因多基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探讨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①2008年GY220/1145组合的RILs粗缩病抗性性状的最佳遗传模型为E-1-5模型,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2009年最佳遗传模型为G-0模型,即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混合遗传。②各主基因效应值不同。③上位性总效应小于主基因总效应。④有单个上位性效应大于单个主基因效应的情形出现。⑤主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遗传为辅。

关键词: 玉米 重组自交系(RIL)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玉米粗缩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老化处理对结球甘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结球甘蓝品种‘冬升’种子为材料,研究高温(40℃)高湿(相对湿度100%)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萌发特性、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揭示种子劣变的机理。结果表明:(1)人工老化处理甘蓝种子的含水量和不正常苗率均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增加均逐渐降低。(2)随着处理天数的延长,老化处理甘蓝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显著增大,浸出液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出显著下降趋势,而种子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3)在结球甘蓝种子老化进程中,其种子中SOD、POD、CAT活性变化的趋势相似,均随老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而APX活性在老化处理的最初2d显著增加,第6天显著降低。研究发现,在结球甘蓝种子老化进程中,种子活力和萌发率显著降低,其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活性变化与种子老化及劣变程度密切相关,膜脂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引起或加剧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结球甘蓝 人工老化 种子劣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迟直播对早熟粳稻苏香粳3号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熟优质粳稻新品种苏香粳3号为材料,研究在迟直播条件下,播种期对其生育进程、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为抗灾救灾提供补救品种提供技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迟直播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播种期至齐穗期历时缩短但差异不大,齐穗期至成熟期历时变长,各处理的全生育期逐渐变长。推迟播种期会显著降低结实率、千粒重和每穗粒数,使产量受到影响。(2)当遇到不利气候环境影响,如洪涝灾害、药害等可能造成水稻绝收或严重减产的情况下,利用苏香粳3号作为补救品种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早播,在6月30日之前完成播种,能保证较早收获并可获较高的产量;播期不能迟于7月10日,否则将无法正常成熟,产量显著较低。

关键词: 迟直播 播期 早熟粳稻 生育进程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蜜桃容器育苗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砧木的准备、容器的选择、营养土的配制、移栽、嫁接、后期管理、断根、病虫害防治、出圃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水蜜桃容器育苗技术。通过容器培育的水蜜桃苗木,育苗周期短,苗木质量高,栽植不受季节限制,能有效实现早期丰产。

关键词: 水蜜桃 容器育苗 嫁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淮麦3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淮麦31的特征特性及选育过程,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科学管理肥水,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

关键词: 优质 高产 中早熟 淮麦31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