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淮北地区不同栽培方式(手栽、机插、直播)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直播稻产量较手栽稻低20%以上,机插稻产量较手栽稻低6%以上。在产量构成因素上,直播稻穗数大于机插稻、手栽稻,直播稻、机插稻穗粒数显著低于手栽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大,直播稻、机插稻总颖花量少,产量均不及手栽稻。②淮北稻区手栽稻全生育期积温不应小于3 900℃,光照时数不小于890h;机插秧不应小于3 500℃,光照时数不小于870h;安全生育期直播稻不小于3 000℃,光照时数不小于700h。全生育期积温由大到小均依次表现为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手栽稻较直播稻高18.1%;日照时数由大到小均依次表现为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手栽稻较直播稻高20.0%。③出糙率、精米率直播稻大于机插稻,机插稻大于手插稻;整精米率表现不确定;外观品质手栽稻的垩白率、垩白度均高于机插稻,也远高于直播稻;食味品质直播稻蛋白质含量高于机插稻、手栽稻;直播稻直链淀粉含量小于机插稻、手栽稻;胶稠度手插稻大于机插稻、直播稻。此外,不同栽培方式下,RVA谱特征值表现不尽相同。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机插 手栽 产量 群体质量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涂大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Ⅲ)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Hubb.)耐盐、水稻(Oryza sativa L.)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2009—2011年开展了海涂大米草、水稻远缘杂交研究。得到了远缘杂交结实、移栽、杂交材料经济性状试验证据;22份杂交材料经RAPD鉴定具有与大米草亲本共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22份远缘杂交材料具有大米草亲本的遗传成分。

关键词: 大米草 水稻 远缘杂交 新种质创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质量安全农产品施肥对策初探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质量安全植物产品生产中,施肥因素是决定环境质量、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关键措施。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施肥必须坚持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机为主、限制化肥,测土施肥、动态平衡的原则,施肥方式包括直接还田、发酵还田、制造有机复合肥料等。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施肥 原则 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are-145细胞无血清培养驯化、代谢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逐步降低培养液中血清用量的方法对Marc-145细胞进行无血清培养驯化并考察其生长代谢、增殖PRRSV(猪繁殖及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能力.结果表明,通过在细胞对数生长期更换低浓度血清的培养液或传代操作,Marc-145细胞可完全适应含5%新生牛血清的营养条件,经3次传代后,Marc-145细胞可营正常贴壁生长.然而在1%新生牛血清的营养条件下,初次培养于该条件的Marc-145细胞伪足不伸展,贴壁时间明显延长.经过在该1%血清浓度下10次传代后,Marc-145细胞可贴壁生长,维持较高的存活率,但贴壁较松.由此Marc-145细胞进一步驯化适应无血清悬浮培养条件,筛选获得能够在无血清条件下悬浮生长的Marc-145细胞,且生长状态良好.比较在不同血清浓度及不同培养方式下生长的Mare-145细胞增殖PRRSV的能力,无血清条件下悬浮生长的Mare-145细胞对PRRSV的增殖性能没有改变.

关键词: Marc-145细胞 驯化培养 无血清培养 PRRS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中啶虫脒、烯唑醇、阿维菌素残留动态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烯唑醇与阿维菌素在梨中降解比较快,残留量随间隔时间的变化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t=C0.e-kt,且相关性很好,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按推荐用药量分别稀释2 000、1 000、3 000倍施用时,对于梨果是安全的。

关键词: 啶虫脒 烯唑醇 阿维菌素 残留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含量对水葫芦渣堆肥进程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葫芦经挤压处理后,容积减小、干物质含量提高,利于堆肥生产,但目前缺乏相关堆肥条件的研究。本文通过水稻秸秆与水葫芦渣以不同比例混合来调节堆体水分,探讨在65%、70%、75%、80%水分条件下堆肥效果及环境影响,以获得堆肥的最优水分条件。本试验为静态堆肥,动态监测堆体温度、pH值、碳氮养分和温室气体。结果表明,水分对堆体pH、胡敏酸(堆肥7 d)、富里酸无显著影响,对温度、水溶性碳、胡敏酸(堆肥50 d)、凯氏氮、硝态氮、铵态氮影响显著。其中75%水分处理升温能力最佳,堆肥6 d即达最高堆温(53.4℃);50 d时其凯氏氮、硝态氮、铵态氮显著高于65%和70%的水分处理(P<0.05);75%水分处理堆肥50 d与7 d相比,凯氏氮降低最多(21.1%),硝态氮增加最多(434%),铵态氮降低幅度最小(14.1%)。水分对CH4的产生无显著影响;但高水分促进CO2和N2O排放,75%水分处理的CO2排放能量最高,是其他处理的1.9~2.5倍,80%水分处理的N2O排放通量最高,是其他处理的3.9~23.1倍。综合考虑,水稻秸秆与水葫芦渣混合堆肥,堆体水分为75%较为适宜,能兼顾堆肥效率、品质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水分含量 水葫芦渣堆肥 养分动态 温室气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交实验法优化牛鼻软骨中硫酸软骨素的醇沉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牛鼻软骨碱提液中硫酸软骨素的醇沉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醇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佳条件是:乙醇浓度65%,乙酸钠浓度4.5%,pH6.0。在该条件下,提取率为14.81%,葡萄糖醛酸含量33.36%,硫酸软骨素纯度达85.9%。紫外光谱分析:样品在196nm处有多糖的吸收峰,未见蛋白质(280nm)与核酸(260nm)的特征吸收峰。

关键词: 正交实验 硫酸软骨素 醇沉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菇对壳聚糖保鲜剂的响应及其保鲜技术优化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种不同分子质量的壳聚糖为主要原料,以新采收的双孢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绿色双孢菇保鲜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处理的双孢菇的失水率、硬度、腐烂度、开伞率和褐变度的变化,对其保鲜技术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壳聚糖保鲜剂在双孢菇贮藏过程中所起的生理生化作用。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经壳聚糖处理的双孢菇,其失水率、硬度、腐烂度、开伞率和褐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子实体可溶性蛋白、总糖、还原糖的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还原糖、MDA的含量、相对电导率均低于对照;SOD和CAT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壳聚糖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避免了PPO与酚类物质的接触,从而抑制了双孢菇的褐变发生。

关键词: 双孢菇 壳聚糖 保鲜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回顾了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研究进展,提出了杂交籼稻育种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 籼型 杂交水稻 育种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切割方法对盆栽库拉索芦荟萌蘖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切割顶尖叶芽和保留基部4~5片叶重切割的2种方法对盆栽库拉索芦荟萌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留基部4~5片叶重切割的方法能有效促使盆栽库拉索芦荟大量萌蘖,而切割顶尖叶芽的方法对盆栽库拉索芦荟的萌蘖没有产生影响。

关键词: 盆栽库拉索芦荟 切割方法 萌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