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7853条记录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花鲈亲子鉴定技术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3 CSCD

摘要:【目的】推进家系选育工作,构建准确、高效、经济的亲子鉴定技术,以准确获得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的系谱信息。【方法】选择8对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应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建立1组多重PCR反应体系。用软件GeneMarker和Cervus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与结论】8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125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57,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80。双亲未知时单亲累积排除概率(CE-1P)为97.21%,双亲之一已知时单亲累积排除概率(CE-2P)为99.74%。双亲未知时双亲对累积排除概率(CE-PP)为100.00%。174个子代和34个候选亲本的实际亲子鉴定结果显示,170个子代的似然率对数值均大于0。当置信度大于95%时,有143个子代均能匹配到父母本,实际鉴定率为82.18%。

关键词: 花鲈 微卫星 亲子鉴定 多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菌色素在水体环境中的指示作用与意义

中国环境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菌色素(Bchl)作为厌氧光合细菌(APB)的主要色素,其在沉积物中的信息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系统总结了细菌色素的来源、APB的分布、色素分析测定方法及其在指示古海洋、古湖泊以及现代水生环境的水文条件、极地冰盖变化和水体缺氧事件发生中的应用.细菌色素主要来源于水体化变层处的绿硫细菌(GSB)和紫硫细菌(PSB)等厌氧光合细菌;PSB的碳同位素分馏较GSB的高.因APB独特的生存环境,产生的色素能够指示湖泊的化变层深度变化及半混合历史.目前针对细菌色素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光谱法、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法,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法在色素定性和定量上有绝对优势.细菌色素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保存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干扰,其稳定性还存在不确定性,且其分析方法还在摸索中,需进一步深入探究和优化测定方法和降解保存机制,以便将其广泛运用到古环境、古气候研究中.

关键词: 细菌叶绿素 厌氧光合细菌 化变层 水体缺氧 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去脏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内脏是鱼体中占比最大的一类副产物,在加工或烹饪前,都必须进行去脏处理,是最复杂、最耗时的一道工序。目前鱼类的去脏绝大多数依赖人工,存在处理效率低,环境脏乱、污染大等问题,急需研发新的去脏技术与装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目前国内外鱼类去脏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对不同类型去脏技术和装备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鱼类去脏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鱼类去脏技术的发展及装备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鱼类 去脏 技术 装备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东德水电站集运鱼系统防逃笼的设计与分析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

摘要:为了帮助鱼类在金沙江的乌东德水电站水域顺利洄游产卵,需要研发一种在集运鱼系统中负责收集鱼类的装置——防逃笼。防逃笼作为鱼类收集装置需要承受湍急水流冲击力。本文采STARCCM+软件模拟出不同流速水流对笼子的冲击力,将冲击力作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输入条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水流冲击下不同部位的应力应变云图并进行安全性校核,校核结果显示,结构满足安全性要求。通过使用软件进行辅助,快速科学地设计出了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防逃笼型的集鱼装置,可为以后类似工况下装置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防逃笼设计 集运鱼系统 安全性校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做水产种业发展的推动者

山东人大工作 2023

摘要: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我时刻牢记代表身份,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做到调研有广度、思考有深度、建言有温度。在代表履职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政治身份,更是一份责任和但当。我多次参加海洋经济专题调研,种子法、省种子条例执法检查等工作。坚持代表履职和本职工作两不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莱氏拟乌贼卵子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水产学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2020 年 8 月在福建海域用底拖网捕获雌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 7 尾,未性成熟个体 2 尾,平均体质量(210±43)g,已性成熟个体 5 尾,平均体质量为(430±76)g,用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其卵巢的显微组织学结构,根据卵子的发生特征和变化规律划分卵子发生时期.结果显示:莱氏拟乌贼卵巢内的卵原细胞个体逐渐增大,细胞核由中央偏向一端直至消失;扁平状滤泡细胞和椭圆形滤泡细胞先后包裹卵母细胞,双层滤泡细胞在卵母细胞内增多并形成指状突起;卵黄物质在滤泡细胞解体时形成,最终充满卵母细胞.根据以上特征,将莱氏拟乌贼的卵子发生划分为 4 个阶段 9 个时期,即第一阶段卵原细胞期,第二阶段无滤泡细胞期、单层滤泡细胞期和双层滤泡细胞期,第三阶段滤泡细胞增生初期、滤泡细胞增生中期和滤泡细胞增生末期,第四阶段卵黄堆积期及成熟期.本研究认为莱氏拟乌贼卵子内的滤泡细胞起到合成并分泌营养物质的功能.

关键词: 莱氏拟乌贼 卵巢 显微结构 卵子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hree.js的交互式鱼类模型展示系统设计

渔业现代化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浏览器对三维图形显示技术越来越成熟,使用WebGL的第三方库Three.js展示鱼类3D模型不仅简单方便,而且跨平台优势明显。通过对Three.js的研究解决以往技术建立鱼类3D展示系统功能较少、构建复杂、需要安装插件浏览和无法跨平台使用的问题,可推动鱼类可视化的相关应用。本研究主要采取3ds MAX软件建立鱼类模型和标本馆模型,通过Three.js库实现对模型的加载和交互,并将Three.js与Bootstrap框架、PHP技术、MySQL等技术结合进行搭建鱼类模型展示系统。在完成系统构建后将系统部署到腾讯云服务器中完成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本系统实现了鱼类模型搜索查看、分页展示、在线上环境中秒加载,鱼类标本馆场景模型的分步加载,Mobile VR方式查看鱼类模型,以及用户在线上传模型、展示模型、分享模型等功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可为鱼类建模、鱼类3D模型的压缩、渔业大型模型场景加载和渔业可视化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鱼类建模 交互设计 标本馆模型分步加载 鱼类模型在线上传展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参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海参是我国传统的滋补佳品,有着悠久的消费历史,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随着对海参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海参多糖、蛋白质及多肽、海参脂质、海参皂苷等功效成分的研究,确认了其在护肤、抗衰老、抗肿瘤、调节血糖、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疲劳和抗炎等领域的保健作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梳理海参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海参功能活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针对本文所阐述的海参广阔的发展领域,对目前海参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海参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旨在为更深入地研究海参生物活性及其后续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海参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提供更多选择和支持.

关键词: 海参 生物活性 医疗保健 功能性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夏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研究

海洋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经济种类,幼鱼补充群体的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会影响小黄鱼总体种群动态,而幼鱼分布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一定的空间格局.为了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8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30°30'N~35°00'N、120°00'E~127°00'E)小黄鱼幼鱼与环境调查数据,运用3种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Tweedie-GAM、Delta Gamma-GAM和Delta Lognormal-GAM探究资源丰度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看,Delta Gamma-GAM最优(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12014.43,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461,Spearman秩相关系数ρ值为0.699).小黄鱼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集群性,集中分布范围在32°N~34°N、122°E~124°E的海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呈递减扩散分布.各环境因子中,小黄鱼幼鱼分布只与水深有显著性关联,表现为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反映了小黄鱼幼体偏好近岸的分布格局.

关键词: 小黄鱼幼鱼 广义可加模型 环境因子 黄海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体色锦鲤和"福瑞鲤2号"mtDNA D-loop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体色锦鲤和“福瑞鲤2号”遗传多样性及变异情况,基于mtDNA D-loop序列对6种颜色(全白、全红、红白、大正三色、白写、绯写)锦鲤、2个“福瑞鲤2号”(青灰和红色)及2个杂交鲤群体(青灰♀×红白锦鲤♂、红白锦鲤♀×青灰♂),共150尾个体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全长932 bp的D-loop序列,A、T、G、C含量为33.2%、32.8%、14.2%和19.8%。所有个体共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呈18个单倍型。其中,红白和绯写存在2个优势单倍型,全白和青灰“福瑞鲤2号”均存在2个特有单倍型,青灰、红色“福瑞鲤2号”共享1个优势单倍型。10个鲤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01~0.018,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11~0.933。分子方差(AMOVA)分析群体间变异67.17%,群体内变异32.83%,呈极显著分化水平。研究表明,绯写、全白和大正三色3个锦鲤群体具较高遗传多样性,白写、“福瑞鲤2号”(青灰和红色)及杂交鲤遗传纯度较高,结果丰富了不同体色鲤种质资源遗传数据,为后期种质资源利用和遗传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色 线粒体DNA D-loop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