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双低油菜杂交种双油195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

河南农业 202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胚挽救创制玫瑰香型无核葡萄新种质研究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4

摘要:为创制玫瑰香型无核葡萄新种质,以4个种子败育型葡萄品种‘红宝石无核’‘爱神玫瑰’‘火州紫玉’和‘无核翠宝’为母本,分别与‘巨玫瑰’‘爱神玫瑰’‘阳光玫瑰’和‘玫瑰香’杂交,共配置7个杂交组合,比较不同母本和父本对胚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的影响,并利用无核基因分子标记VviAGL11-KASP和玫瑰香型基因分子标记VviDXS-KASP对杂交亲本和杂交后代进行辅助鉴定、选择。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红宝石无核’适合作为无核葡萄胚挽救的母本,当以‘红宝石无核’为母本时,‘阳光玫瑰’和‘玫瑰香’比‘巨玫瑰’和‘爱神玫瑰’更适合作父本。7个杂交组合通过胚挽救共获得316个新种质,其中176个具有无核标记,平均无核率为55.70%;183个具有玫瑰香型标记,获得玫瑰香型后代的比率为57.91%;同时具有无核和玫瑰香型标记的有110个,占比为34.81%。

关键词: 无核葡萄 胚挽救 玫瑰香型 亲本基因型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阳毛尖茶园施用氨基酸叶面肥的效果初探

中国茶叶 2024

摘要:为探讨不同浓度的氨基酸叶面肥对信阳有机茶园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新县香山湖有机茶园开展有机氨基酸叶面肥的喷施试验。分别设置0.300、0.150、0.075 g/L 3个处理,同时以清水作为对照,每隔1周喷施1次,共3次;于2021年3月30日、4月14日、6月17日采摘新梢,分别测定品质成分、芽叶性状指标与产量,并评价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喷施有机氨基酸叶面肥能提高信阳毛尖春茶茶多酚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春茶的酚氨比;酚氨比以为0.150 g/L处理最低,同时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比对照提升了5.05%~5.45%,其中以4月14日采摘的春茶游离氨基酸提升效果最为显著。从芽叶性状来看,0.075 g/L和0.150 g/L处理均能使百芽质量略减,芽密度显著增加,使茶叶更符合高品质春茶的芽叶形状。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0.150 g/L处理,经济效益增加最多,较对照增加了55.60%。综合茶叶农学和经济效益,0.15 g/L的有机氨基酸叶面肥最有利于信阳毛尖春茶增产增收,但夏茶喷施有机氨基酸叶面肥不会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 有机氨基酸水溶肥 信阳毛尖茶 品质成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雄性不育系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生理特性的变化

中国瓜菜 2024

摘要:比较西瓜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代谢物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探究西瓜雄性不育生理生化机制。以西瓜雄性不育系GMS4为试材,测定分析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整个花蕾发育时期,不育株SOD活性和CAT活性整体下降,POD活性整体上升。不育株雄花蕾整个时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可育株,脯氨酸含量不育株呈下降趋势,而可育株与其相反。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花蕾中的IAA、ABA、ZR、GA3和JA等内源激素含量差异明显,且变化趋势不同。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代谢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可能与西瓜花药败育有关。

关键词: 西瓜 雄性不育 抗氧化酶 代谢物质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密与减氮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4

摘要:以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368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氮量、种植密度及品种互作对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干物质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368、郑单958)、施氮量(N1、N2、N3分别为240、216、168 kg/hm2)和密度(D1、D2、D3、D4分别为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对青贮玉米干物质生物产量和鲜草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的密度水平下,3个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生物产量随施氮量的减少,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N1和N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在相同施氮水平下,3个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生物产量随密度的增加,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正常施氮量且高密度种植条件下(N1D3、N1D4)的产量表现为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368>郑单958;在正常施氮量且低密度种植(N1D1、N1D2)和减氮条件下(N2、N3)的产量表现为北农青贮368>郑青贮1号>郑单958。因此,综合考虑减氮增产高效的目标,氮肥减施10%(N2)的条件下,郑青贮1号和北农青贮368的推荐栽植密度为8.25万株/hm2,郑单958不推荐作为青贮玉米种植。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干物质生物产量 氮肥 种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改进Swin-Unet的小麦条锈病分割方法

山东农业科学 2024

摘要:条锈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及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条锈病图像的精准分割是实现计算机辅助精准防治的重要基础。针对小麦条锈病图像中病斑形态复杂、病斑与非病斑之间边界模糊、分割精度低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win-Unet的小麦条锈病图像分割方法,通过在Swin-Unet中引入SENet(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和残差网络(ResNet)模块来增强模型对条锈病特征的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win-Unet对背景、孢子和叶片的查准率分别为99.24%、82.32%和94.36%,可以从复杂环境中有效分割出背景、孢子和叶片图像,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视觉处理能力和分割评估效果。改进Swin-Unet总体分割准确率、平均交并比和均像素准确率分别为96.88%、84.91%和90.50%,较Swin-Unet分别提高了2.84、4.64个和5.38个百分点;与其他网络模型(U-Net、PSPNet、DeepLabV3+和Swin-Unet)相比,改进Swin-Unet具有最佳分割效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精准检测和分割小麦条锈病图像,这可为田间复杂环境下小麦条锈病的自动检测和早期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语义分割 Swin-Unet 注意力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山药病毒病病原鉴定及主要病毒的序列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展河南省山药病毒种类及遗传变异的系统性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和RT-PCR检测疑似病毒病的山药样品188份,结果表明从山药样品中检测出5种病毒:日本山药花叶病毒(Japanese yam mosaic virus,JYMV)、油菜花叶病毒(youcai mosaic virus,YoMV)、山药潜隐病毒(yam latent virus,YLV)、蚕豆萎蔫病毒 2(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 2)和淮山药黄斑花叶病毒(yam yellow spot mosaic virus,YYSMV).JYMV、YoMV、YYSMV、BBWV 2和YLV的检出率分别为94.15%、87.23%、68.09%、42.02%和29.79%,其中98.94%的山药样品都存在复合侵染现象.本研究统计188份样品中共有20种复合侵染类型,其中JYMV+YYSMV+YoMV是主要复合侵染类型,检出率是26.6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YoMV和JYMV较保守,其次是YYSMV,YLV和BBWV 2变异较大,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分离物与同一地区的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同时HTS分析结果表明在山药上检测到其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病毒种类,因此后续还需全面系统地对河南省山药病毒的种类开展研究.

关键词: 山药病毒病 高通量测序 病原鉴定 复合侵染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莎豆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高效的油莎豆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对适用于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幼根、幼叶、幼叶鞘和分蘖节)进行筛选,并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莎豆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分蘖节;最优愈伤组织诱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5 mg/L 2,4-D+0.6 mg/L 6-BA+0.6 mg/L NAA+0.9 mg/L ZT,诱导率可达65.58%;最优愈伤组织增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0.5 mg/L 2,4-D+0.9 mg/L 6-BA+1.2 mg/L NAA+1.2 mg/L ZT,增殖率可达68.12%;最优愈伤组织分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0.9 mg/L 6-BA+0.6 mg/L NAA,分化率可达66.67%。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油莎豆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并优化了油莎豆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的条件,为后续油莎豆体细胞杂交、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的研究及育种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油莎豆 愈伤组织 外植体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应用下的农药残留基质效应解决措施

现代食品 2024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药的广泛使用在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残留问题,对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气相色谱法一直都是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基质效应往往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从而降低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因此,本文对气相色谱法及基质效应进行概述,并分析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而探讨基质效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有效减少或消除基质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农药残留 基质效应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逆境胁迫响应因子ZmDof2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玉米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实验室前期的玉米自交系B104苗期干旱-复水转录组获得1个响应干旱胁迫的Dof基因Zm-Dof21.生信分析显示,ZmDof21包含有1个Dof结构域,且ZmDof21定位在细胞核中.启动子分析显示,ZmDof21启动子区域包含有激素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ZmDof 21受到干旱、高温、NaCl和ABA处理的诱导表达,且ZmDof21的表达量与玉米的抗旱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干旱胁迫下ZmDof21的表达量在抗旱性强的玉米自交系郑8713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旱敏感材料B73中的表达量.过表达ZmDof21可以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SPAD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离子渗透率,同时提高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酶活性,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关键词: 玉米 Dof转录因子 亚细胞定位 干旱 拟南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