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基于GAM模型分析水温垂直结构对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模型分析环境变量对延绳钓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评估适宜垂直活动空间对大西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的作用。首先采用回归分析检验环境变量对延绳钓渔获率(由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fishing effort,CPUE)表示)的影响显著性,结合时空变量,采用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模型分析各变量对大眼金枪鱼CPUE非线性作用。模型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和时空变量对热带大西洋延绳钓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空间分布影响明显。大西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的高渔获率月份出现在夏季和冬季,空间上在赤道以北和30?~50?W。12℃等温线深度对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的影响表现为抛物线形状,高渔获率出现在深度较浅的250 m水层,随着12℃等温线深度的增加,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降低。温跃层下界深度和深度差对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的影响都是穹顶状。随着温跃层下界深度值和深度差由小变大至200 m,延绳钓渔获率递增;温跃层下界深度和深度差超过200 m后,延绳钓渔获率变小。温跃层下界深度和深度差对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影响显著的水层分别是200 m和50 m。研究结果显示,12℃等温线深度和温跃层对热带大西洋延绳钓大眼金枪鱼渔获率影响是交叉的,在大眼金枪鱼适宜垂直活动水层受限到和延绳钓作业深度相同时,延绳钓渔获率最高;在适宜垂直活动空间过深或者过浅时,延绳钓渔获率都变小,但可以通过改变作业方式提高渔获率。采用延绳钓CPUE进行渔场和资源评估要考虑金枪鱼适宜垂直活动空间。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GAM模型 Argo 水温垂直结构 渔获率 热带大西洋 CPU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态制剂Bio100对虎龙斑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血清免疫、生化指标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Bio100对虎龙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清免疫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6种实验饲料,Bio100质量分数分别为0%(对照)、0.05%(T1)、0.10%(T2)、0.15%(T3)、0.20%(T4)和0.25%(T5)。选取均体质量为(23.33±0.33)g的虎龙斑幼鱼随机分配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置于室内玻璃钢纤维桶(500 L)中喂养。每天饲喂2次,为期8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Bio100质量分数的增加,虎龙斑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T3和T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灰分含量逐渐升高,T5组显著高于T1组和对照组(P<0.05)。胃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T3组显著高于T1、T5和对照组(P<0.05);肠道脂肪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T4组显著高于T1、T2和对照组(P<0.05);各组间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组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补体3含量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提高,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中Bio100水平显著影响了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综合分析表明,虎龙斑幼鱼饲料中Bio100的适宜添加量为0.15%。

关键词: 虎龙斑 微生态制剂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血清免疫指标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00余年亚洲大陆暖季降水与印-太暖池海表温度变化的联系

海洋湖沼通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利用500余年亚洲大陆暖季(5-9月)降水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小波变换、功率谱分析和EOF分析等,探讨了亚洲暖季降水多年平均降水分布特征以及多年平均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通过奇异值分解(SVD)方法,进而研究了亚洲大陆暖季降水与印-太暖池区域海温场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大陆的暖季降水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变化特征,最大降水出现在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而亚洲多年平均降水存在准2a、24a年和48a年的显著周期。印-太暖池区域海表温度距平分布主要呈现全区一致型和偶极型分布2种模态,其贡献率分别占40.63%和13.52%。亚洲大陆暖季降水与印-太暖池海表温度场存在较好的耦合关系,前2个耦合模态贡献率达82.24%,是影响亚洲大陆暖季降水的重要因子。第1耦合模态是主要模态为一致性分布型(68.59%),对亚洲大陆暖季降水具有显著影响,体现了印-太暖池海温距平分布一致型对应的是西南亚、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南、北部多雨,长江流域少雨分布型;第2耦合模态体现印-太暖池偶极(IPOD)型(13.65%)对应西南亚、东北亚以及中国北方大部少雨,中南半岛和华南地区多雨分布型。在印-太暖池SSTA超前亚洲大陆暖季降水1a的耦合模态中,印-太暖池SSTA的第1模态为偶极型,第2模态为全区一致型,贡献率分别占53.57%和14.18%。对应亚洲大陆暖季降水分布与同期耦合模态基本一致。这一分析结果对亚洲夏季降水的深入研究和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亚洲大陆 暖季降水 印-太暖池 SST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节对虾Toll9受体基因免疫功能的研究与表达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oll受体蛋白(Toll receptors)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无脊椎动物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新型Toll9受体基因(Pm Toll9)进行了研究:以人源胚胎肾细胞(HEK293T)成功构建体外细胞免疫模型,通过免疫印迹方法证实Pm Toll9重组真核蛋白可在HEK293T中成功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发现在200 ng转染浓度处Pm Toll9对NF-κB报告基因的激活效果显著。q RT-PCR数据证明PmToll9成功激活HEK293T细胞Toll-like receptor(TLR)信号通路,促进通路下游髓样分化因子(My D8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0)的上调表达,同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证明Pm Toll9可促进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斑节对虾体内细菌刺激实验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可激活Pm Toll9在肝胰腺、肠、淋巴和鳃中的表达,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可显著抑制Pm Toll9在肝胰腺中的表达。提示无乳链球菌可通过Pm Toll9激活Toll信号通路,引起机体免疫防御反应,而哈维氏弧菌对此过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斑节对虾 Toll受体蛋白 细胞免疫模型 TLR信号通路 微生物刺激 先天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深圳鹅公湾渔业水域健康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深圳鹅公湾渔业水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开展南海近海典型渔业水域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2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2013年2月(冬季)和5月(春季)4个季度的生物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资料,选取鱼类总种类数、石首鱼科鱼类种类数比例、鲷科鱼类种类数比例、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底栖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和底栖—游泳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6个指标,构建深圳鹅公湾F-IBI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其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石首鱼科鱼类种类数比例、鲷科鱼类种类数比例、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底栖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对F-IBI健康状况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是主要的评价指标。鹅公湾F-IBI与水温、盐度、化学需氧量(COD)和石油类呈正相关,与pH、溶解氧(DO)、溶解性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3--P)和悬浮物呈负相关,其中与海水盐度、COD和悬浮物显著相关(P<0.01)。【结论】基于鱼类总种类数、石首鱼科鱼类种类数比例、鲷科鱼类种类数比例、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底栖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和底栖—游泳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6个指标构建的鹅公湾F-IBI评价体系具有可靠性,可用于南海近海典型渔业水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

关键词: 渔业水域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深圳鹅公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小眼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

生态学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眼薄鳅是长江上游特有的小型鱼类,自然分布狭窄。本研究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和控制区序列,对长江上游江津段和岷江下游宜宾段两个群体共108尾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m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眼薄鳅群体cyt b序列共检出28个多态位点,34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889和0.00382;控制区序列共检出变异位点49个,单倍型65种,Hd指数和Pi指数分别为0.958和0.00420。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小眼薄鳅采样点群体内的变异大于群体间的变异,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自群体内部,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F_(ST)<0.05),平均基因流(Nm)表明小眼薄鳅各采样点群体间基因交流十分频繁。基于Network网络结构可将小眼薄鳅样本划分成3个谱系,谱系间显示了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25),提示小眼薄鳅种群内部可能有隔离的产生。核苷酸错配分布及Tajima's D中性检验结果显示小眼薄鳅可能未发生种群扩张事件。

关键词: 小眼薄鳅 长江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星斑川鲽雌核发育二倍体、单倍体与普通二倍体及杂交胚胎发育的比较

中国水产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紫外线(UV)对冷冻的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精子进行灭活,利用冷休克和压力休克方法诱导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雌核发育二倍体,同时利用灭活鲈精子制备单倍体胚胎,未灭活鲈精子受精制备杂交胚胎,星斑川鲽精子受精制备正常发育胚胎。对以上几种胚胎发育时序、发育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卵裂期单倍体、杂交二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速度与普通二倍体胚胎没有明显差异,从低囊胚期开始各实验组胚胎发育速度均慢于普通二倍体胚胎;杂交胚胎在胚体形成期基本死亡,单倍体胚胎在尾芽期停止发育死亡,均不能正常孵出。雌核发育二倍体与普通二倍体具有相似的发育时序,普通二倍体100 h 10 min孵化出膜,而雌核发育二倍体104 h 50 min孵化出膜。雌核发育胚体畸形率(53.59±0.36)%,孵化率(0.11±0.01)%;普通二倍体胚体畸形率(35.11±6.19)%,孵化率(58.01±5.30)%;与普通二倍体相比,雌核发育二倍体胚体畸形率高,孵化率低,但孵化鱼苗能够正常发育,获得了雌核发育群体。本研究为星斑川鲽雌核发育提供了技术方法,同时为单倍体、杂交和雌核发育胚胎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细胞生物学证据。

关键词: 星斑川鲽 雌核发育 单倍体 杂交胚胎 胚胎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500 m以深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船舶工程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6台下潜深度超过4 500 m的大深度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即美国4 500米级"Alvin"号、法国6 000米级"Nautile"号、俄罗斯6 000米级"MIR-1"号和"MIR-2"号、日本6 500米级"Shinkai6500"号和中国7 000米级"蛟龙"号;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世界上正在建造的3台全海深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即日本"Shinkai12 000"号、中国"彩虹鱼"号和中国万米载人潜水器;最后探讨了载人潜水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大深度 “Alvin”号 “蛟龙”号 “彩虹鱼”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黄海中部隆起CSDP-2井中—古生界烃源岩精细评价

海洋地质前沿 2017 CSCD

摘要:CSDP-2井是在南黄海中部隆起上首钻的全取心深钻,在新近系之下钻遇下三叠统青龙组—上奥陶统多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钻井揭示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可溶有机物分析及生烃强度计算证实,中部隆起发育倾油型的青龙组上段灰岩、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上部泥岩、油气型的石炭系中—上部灰岩3套有效烃源岩;生气为主的有效烃源岩主要为大隆组—龙潭组泥岩和炭质泥岩、栖霞组上部富含炭质的臭灰岩、石炭系中—下部灰岩和底部炭质泥岩。目前钻井揭示的中—古生界总生烃强度是(20.761 9~31.283 9)×108 m3气当量/km2,与国内外大中型气田分布区域的生气强度相当。其中,油源岩的总生油强度为(43.076~55.30)×104 t/km2,气源岩的总生气强度为(16.454 3~25.753 9)×108 m3/km2;同时,烃源岩的总生气强度是生油强度的4~5倍,碎屑岩的生烃强度是灰岩的2倍以上。巨大的生烃强度和多源层供烃为形成大—中型的油气聚集和成藏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显示了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关键词: 南黄海中部隆起 CSDP-2井 中—古生界 烃源岩精细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口盆地珠—坳陷浅层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地质论评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珠一坳陷是珠江口盆地重点勘探地区之一,其浅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综合利用地震、测井以及油田实际生产资料,分析珠一坳陷浅层成藏影响因素并建立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珠一坳陷距生烃中心15~20 km的范围为浅层成藏有利区域,断层产状与油气运移方向配置影响油气垂向输导路径,构造脊为油气横向远距离运移提供保障;依据断裂带内部结构以及"源一输"匹配关系,可将珠一坳陷浅层油气成藏模式分为"向源型"、"背源型"、"顺源型"以及"远源型"共四种类型。在"向源型"与"背源型"模式中油气分别沿油源断裂上盘与下盘运移;"顺源型"模式中油源断裂两盘均可作为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远源型"距离生烃中心较远,构造脊对油气横向运移起到关键作用。油气成藏模式在各个凹陷间以及凹陷内差异明显,"顺源型"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成藏模式。

关键词: 浅层成藏 “源—输”配置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