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ZWAB的选育及其临时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筛选
《种子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组合川油 1 4中发现的不育株作母本、引进英国品种 Bristal作父本杂交 ,F1 代与中油 82 1进行复合杂交 ,于后代中连续选择不育株与可育株兄妹交 ,获得稳定的两型系 ZWAB。通过对其广泛测交 ,筛选出能完全保持其不育性的临时保持系和完全恢复的恢复系。临保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有着良好的利用前景。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核不育系98-116AB的选育
《种子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利用引进的细胞核隐性核不育品系 89 5 0的不育株作母本 ,用双低品种黔油双低 2号作父本 ,采用杂交、自交、回交等方法选育双低不育系 98 116AB的过程。 98 116具有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 ,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前景


水稻特异株型恢复系R456的特征特性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种子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恢复系 R4 5 6是利用江西优质稻与贵州地方稻种资源“禾”杂交和强恢复系多系一号聚合杂交 ,经过多代的定向连续选择而成。用其配组的杂交组合有两优 4 5 6和汕优 4 5 6。其中两优 4 5 6已于 2 0 0 3年 7月通过了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汕优 4 5 6已完成了两年的区域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通过对水稻恢复系 R4 5 6及其杂交组合两优 4 5 6和汕优 4 5 6的剑叶卷叶指数 (RL I)、剑叶长度、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剑叶角度、穗长、穗实粒数、有效穗、抗性、结实率和产量的分析 ,结果表明 :该恢复系具有配合力强 ,穗大粒多粒重 ,分蘖力中上等的特点 ,其配组的杂稻组合两优 4 5 6和汕优 4 5 6的抗性强 ,高产、稳产性好 ,适应性广。


甘蓝型双低油菜不育系黔黄303AB主要性状及组合选配研究
《种子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黄 3 0 3AB是我所新培育的甘蓝型黄籽双低不育系。其植株高大、经济性状好、品质优良 (芥酸 <1% ,硫甙<3 5 μmol/g) ;粒色为土黄色 ,黄籽株率在 85 %以上。该不育系为细胞核隐性核不育类型 ,恢复源广 ,容易配制出强优势组合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 Ⅰ.DNA快速制备及纯度检测
《种子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NA分子标记技术是检测遗传差异的一项新技术 ,特别是RAPD标记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DNA质量是保证RAPD分析成功的关键。本文采用改良SDS法对油菜叶片总DNA进行了提取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光度计分析 ,结果表明 :1、所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都高 ,可以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用 ,并为本实验后续的PCR扩增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2、不同时期叶片DNA的含量不一样 ,苗期幼叶DNA含量比青荚期无柄叶DNA含量高
关键词: 油菜 甘蓝型 黔油 RAPD 油菜育种 DNA提取


金优431超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杂交水稻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 4因子 5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多穗型品种金优 43 1产量与插秧密度及N、P、K施用量间的关系 ,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 ,确定金优 43 1超高产 ( >12 .75t hm2 )栽培合理的插秧密度及N、P、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 :在有机肥为2 2 .5t hm2 的基础上 ,插秧密度为 2 5 .2 5万~ 2 6.18万穴 hm2 ,即窄行和穴距为 16.7cm时 ,宽行应在 2 9.1~ 3 0 .8cm ,N施用量 12 0 .83~ 13 6.3 5kg hm2 ,P2 O5施用量 12 0 .83~ 14 9.18kg hm2 ,K2 O施用量 13 4.2 5~ 165 .75kg hm2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金优431 超高产栽培 密度 施肥量 优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