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光氮互作对水稻开花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15
摘要:以丰优998和培杂77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在抽穗后进行遮光处理,研究施氮量、光照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探讨水稻抽穗后光氮互作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以处理期间的日均辐射量作为光照强度指标,在一定光照强度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关系;在一定施氮水平下,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而直线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由施氮量(X1)和光照辐射量(X2)共同决定,其定量关系可用Y=a0+a1X12+a2X1X2表示;根据这一定量关系,可求得最适施氮量(Nopt)与光照辐射量(X2)的定量关系为Nopt=b0+b1X2,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施氮量随处理期间光照日均辐射量的增加而直线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果桑品种的桑果加工品质性状测定与分析
《蚕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果的理化性状及营养活性成分含量等与桑果食品、保健品的加工类型选择和产品品质直接相关。以广东省主栽的6个果桑品种的新鲜桑果为材料,采用常规的果品加工特性分析方法,对供试桑果的加工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分析品种之间的差异,筛选桑果适合深加工的果桑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果桑品种桑果的各项品质性状指标差异较大:大10的桑果出汁率最高(69.85%),桑籽也最少;云桑2号的桑果出汁率也较高(68.47%),果实的硬度最大(1 392.00 g),可溶性固形物、灰分及主要营养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及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14.03%和0.67%,总糖质量浓度为101.03 g/L,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84%,总多酚质量浓度为4 628.13 mg/L,总花色苷的质量比为4.57 mg/g,并且对DPPH·的清除作用最强。进一步结合基于桑果主要营养保健品质指标对6个果桑品种的聚类分析结果,初步评价云桑2号的桑果加工品质性状优于其他5个品种,其余5个品种的桑果加工品质性状的优劣依次排列为大10、果桑1号、塘10、粤椹28号和红果2号。云桑2号、大10和果桑1号的桑果适合用于加工桑果汁或桑果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顶红幼嫩花器官离体诱导试管小鳞茎的研究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 2015
摘要:以荷兰进口大花朱顶红品种"美丽参半"(Half&Half)盆栽植株为材料,对幼嫩的子房和小花梗进行体外培养,建立了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试验于2014年2月份采集刚刚抽薹而花苞尚未打开时的花蕾作为外植体。简化了表面消毒程序:在超净台中将包裹着外苞片的花蕾先用70%乙醇浸泡10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即可。先去除外苞片,然后在无菌滤纸上用手术刀将小花梗和子房切片,厚度约1 mm,平放于诱导培养基上进行黑暗培养,温度25±1℃。在TDZ(0.25、0.5、1.0或2.0mg·L-1)+2,4-D1.0mg·L-1系列培养基上的比较试验后,结果表明:小花梗不定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1TDZ+1.0mg·L-12,4-D+30g·L-1蔗糖,p H5.8;子房不定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1.0mg·L-1TDZ+1.0mg·L-12,4-D+30g·L-1蔗糖,p H5.8。培养过程中,小花梗和子房的外表面陆续形成突状物,8周后形成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均达100%。为降低生长调节剂对试管鳞茎生根的影响,将带有不定芽的外植体转移至MS+蔗糖30g·L-1+琼脂8.0g·L-1(p H6.0)培养基上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54μmol·m-2·s-1,光周期为光照14h/黑暗10h。8周后,每个小花梗外植体平均可形成11.0个小鳞茎,每个子房外植体平均可形成9.3个小鳞茎。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小鳞茎淀粉粒分布和形态特征;同时利用组织切片(苏木精和碘-碘化钾复染)对不同层次的小鳞茎淀粉分布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粒集中分布于鳞茎外层细胞,内层细胞较少;成熟淀粉粒呈圆球形,直径约25μm,表面较光滑。本研究为朱顶红种球生产提供支持,并为其鳞茎膨大机理(鳞茎和叶片的"库"和"源"功能)研究提供离体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仁化白毛茶生化成分与成品白茶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核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有效地选育出适制或兼制白茶的优良茶树品种,以广东省粤北仁化白毛茶群体中筛选的7个丹霞系列新品种(系)为材料,从生化成分差异性、加工前后生化成分的变化2个方面研究了主要生化成分与白茶感官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个丹霞系列茶树品种(系)间主要生化成分存在种性差异,其白茶品质风格各具特色,品质皆优;加工后成品白茶中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极显著增加,总儿茶素、酯型和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降低。偏相关性分析表明,酚氨比和糖咖比与白茶感官品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鲜叶酚氨比、成品白茶糖咖比对白茶感官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并建立了白茶感官品质评价最优方程式。本研究结果为评价白茶感官品质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白茶茶树品种的筛选提供了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伐与密闭荔枝园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控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调查了间伐与密闭荔枝园的主要害虫种类,并对各类害虫的为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间伐园主要害虫有7目18科25种,而密闭园则有10目38科62种,均以鳞翅目害虫种类最多。间伐园主要害虫种类比密闭园少,而且其荔枝褶粉虱、拟小黄卷叶蛾、黄三角黑卷叶蛾、荔枝叶瘿蚊、荔枝花果瘿蚊、荔枝瘿螨和荔枝叶螨等主要害虫的危害程度均比密闭园轻。此外,在间伐与密闭荔枝园实施同样的防控技术措施,间伐园夏梢期、冬梢期、花期和果期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均明显比密闭园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