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价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在内蒙古马铃薯养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进行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定位试验。以农户习惯施肥(FP)和测土配方施肥(ST)为对照,同时设置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不施氮肥处理(NE-N)、不施磷肥处理(NE-P)及不施钾肥处理(NE-K),研究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NE处理与FP处理相比,增产幅度可达4.22%~11.98%,与ST处理相比增产幅度为0.34%~10.02%;同时,NE处理氮肥利用效率较FP处理提高17.29%~23.00%,较ST处理提高6.21%~21.26%。本研究初步认为:通过优化推荐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养分专家系统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同时有效降低化学肥料对马铃薯农田环境的污染风险。

关键词: 养分专家系统 马铃薯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划区轮牧模式综述

饲料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该模式建立以"苜蓿+无芒雀麦+冰草+披碱草"为主的豆禾混播人工草地放牧肉牛(羊),实行夏秋季节划区轮牧、冬春季节舍饲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为期4年的草地建植、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与效益评价,初步总结出适用于我国北方的生态生产兼顾的草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表明,该模式草地产量提高了20倍,牧草品质达到一级草水平,草地载畜量增加了10倍,家畜产出率提高40.3%,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探索出了以家庭牧场、种养大户或牧民联户为生产经营主体,适合草原牧区种养结合,草畜平衡的可复制新型生产模式、脱贫模式.

关键词: 豆禾混播 人工草牧场 划区轮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赤谷K1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谷K 1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质早熟抗除草剂(烯禾啶)的谷子新品种.2017年在第十二届优质食用粟品鉴会上被评为国家一级优质米.2015年、2016年在赤峰市谷子主产区敖汉旗、松山区、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宁城县、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2年平均产量5692.5 kg·hm-2,较对照九谷11增产7.53%,2018年11月2日通过国家非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谷子(2018)150215.经2年联合鉴定试验,发现该品种适宜在春谷生态区内蒙古赤峰、通辽、呼和浩特,辽宁朝阳、阜新,吉林九台、吉林、长春、双辽、白城,黑龙江哈尔滨,新疆乌鲁木齐、奎屯≥10℃活动积温2650℃以上地区春季种植.

关键词: 谷子 赤谷K1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因子表达及损伤程度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1β和IL-8的表达及损伤程度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0~5~1×10~9 CFU/mL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体外感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两种细菌刺激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1β及IL-8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并用HE染色法观察两种细菌感染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1×10~5~1×10~9 CFU/mL大肠杆菌体外感染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1β和IL-8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浓度为1×10~5、1×10~6 CFU/mL时,IL-6、IL-1β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感染浓度为1×10~7 CFU/mL时,IL-6、IL-1β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感染浓度为1×10~6 CFU/mL时,IL-8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他感染浓度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感染1×10~5~1×10~9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时,IL-6、IL-1β及IL-8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相同浓度的大肠杆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IL-6、IL-1β及IL-8 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P<0.01)。HE切片染色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感染后仍有部分上皮细胞保留,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上皮细胞全部脱落。本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不同。大肠杆菌感染后,促炎性细胞因子被显著上调,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破坏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程度更加严重。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组织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介素6(IL-6) 白介素1β(IL-1β) 白介素8(IL-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氨酸对奶山羊乳腺炎性应答的调节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在体内条件下研究了甘氨酸对奶山羊乳腺炎性应答的调节及其信号通路的变化。选用15只泌乳期经产健康萨能奶山羊,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模型组和3个甘氨酸干预组,每组3只,饲养管理程序一致。对照组奶山羊不注射LPS和甘氨酸,以1 mL生理盐水取代; LPS模型组奶山羊于左右乳区通过乳头管分别注射1 mL LPS溶液(4μg/乳区); 3个甘氨酸干预组奶山羊分别按照1、5、25 g/(只·d)的剂量,于左右乳区通过乳头管分别注射0.5 mL甘氨酸,连续注射5 d,第6天在左右乳区通过乳头管注射1 mL LPS(4μg/乳区)。各组奶山羊在注射LPS或生理盐水24 h后屠宰取乳腺组织样。制作乳腺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用于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Toll样受体(TLR) 2、TLR4、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注射LPS 24 h后,3个甘氨酸干预组试验羊体温降至39.5℃以下。与LPS模型组相比,3个甘氨酸干预组炎性细胞侵润明显减少,乳腺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减轻;高、中、低剂量甘氨酸干预均显著下调了IL-1β、IL-8和COX-2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只有中剂量甘氨酸干预显著下调了IL-6、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P <0.05);高、中、低剂量甘氨酸干预均显著下调了TLR4基因的表达水平(P <0.05),只有中剂量甘氨酸干预显著下调了TLR2、TLR9基因的表达水平(P <0.05);高、中、低剂量甘氨酸干预均显著下调了MyD88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低、高剂量甘氨酸干预还显著下调了TRIF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高、中、低剂量甘氨酸干预均显著下调了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综上可知:1)甘氨酸通过下调TLR4及其下游关键信号分子MyD88和TRIF基因的表达,抑制转录因子NF-κB p65磷酸化,从而减少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COX-2的分泌。2)本研究初步阐明了甘氨酸通过抑制TLR-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性细胞的激活或活性,阻止其炎症介质的释放,进而阻碍炎症反应过程实现。

关键词: 甘氨酸 炎性调节 乳腺 奶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灌浆期光合特性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及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灌浆期光合性能日变化以及产量影响的差异性,阐明春玉米灌浆中后期籽粒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形成机制,为春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春玉米品种广德5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密度处理对春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光合特性日变化、光响应曲线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气孔导度日变化以及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只是达到峰值的时间存在一定差异;而各密度处理的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V"字形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种植密度的光响应曲线拟合较好,在P <0. 05水平下均达到显著,最大净光合速率以M50处理最大,分别比M40、M45、M55和M60处理提高了24. 28%,15. 41%,18. 41%,3. 13%。籽粒产量以M50处理最大,分别比M40、M45、M55和M60处理高出21. 60%,1. 24%,0. 84%,4. 10%。综合各密度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模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可看出,广德5适宜种植密度为M50处理(7 5000株/hm~2)。

关键词: 春玉米 密度 光合日变化 光响应曲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羟色胺对围产期母羊生产性能及血浆和乳中钙转运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5-羟色胺(5-HT)对围产期母羊生产性能及血浆和乳中钙转运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0只巴美肉羊母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5-羟基色胺酸(5-HTP)组(灌注5-HTP)和色氨酸(Trp)组(灌注Trp),每组10只。在母羊围产期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0天,进行颈静脉灌注,5-HTP和Trp的灌注剂量均为0. 178 mg/kg BW,浓度为0.1 mg/mL;对照组灌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30天。结果表明:1)各组间母羊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第5、9和15天,Trp组母羊泌乳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9和15天,5-HTP组母羊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16~30天,5-HTP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产后第15天,Trp组血浆和乳中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6和15天,5-HTP组血浆和乳中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6天,Trp组血浆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0天,Trp组乳中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产后第6、9和30天,5-HTP组血浆和乳中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6和15天,Trp组和5-HTP组血浆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灌注5-HTP可以促进母羊泌乳,提高羊羔平均日增重;灌注5-HTP和Trp可以增加血浆和乳中钙、5-HT浓度及血浆PTHrP浓度。

关键词: 5-羟色胺 泌乳 平均日增重 血钙 乳钙 母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放牧条件下不同肋骨数乌珠穆沁肉羊屠宰性能与肉品质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自然放牧条件下不同肋骨数乌珠穆沁肉羊屠宰性能及羊肉食用品质的差异性,试验以自然放牧条件下的13和14肋骨数乌珠穆沁肉羊为研究对象,对其屠宰性能、肉品质、游离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肋骨数乌珠穆沁肉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营养成分与14肋骨数肉羊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屠宰45 min后羊肉pH值均降低至7.0以下, 13肋骨数肉羊背最长肌L~*值、滴水损失、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低于14肋骨数肉羊,熟肉率、水分含量高于14肋骨数肉羊; 13肋数肉羊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14肋骨数肉羊(P<0.05)。说明13肋骨数乌珠穆沁肉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均优于14肋骨数肉羊。

关键词: 乌珠穆沁肉羊 屠宰性能 食用品质 脂肪酸 14肋骨数 自然放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牧对羊草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及区系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放牧干扰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 Tzvel)根际土壤小型动物—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规律,本试验以土壤线虫为生物指标对典型草原放牧区及围栏区羊草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及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草根际共捕获34属线虫,放牧影响羊草根际线虫总数量及优势类群,不同土层土壤线虫总数量的分布规律为:围栏区>放牧区,放牧区优势及次优势类群中植物寄生线虫类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围栏区。放牧区羊草根际土壤线虫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围栏区。放牧区瓦斯乐斯卡指数及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低于围栏区,说明放牧区土壤健康状况较差。放牧影响羊草根际土壤线虫区系的分布,放牧区0~10cm,10~20cm羊草根际土壤线虫区系分布在B区和D区,表明放牧区土壤线虫食物网相对于围栏区受干扰大、土壤线虫食物网不稳定,且退化。

关键词: 土壤线虫 多样性 线虫区系 放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添加剂对肉牛生长性能和代谢参数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由于复合添加剂具有控制代谢问题和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的能力,最近已被用于动物饲料中.本研究评估了复合添加剂摄入量是否会改变肉牛瘤胃发酵参数或动物生长性能.试验共分为两个部分,生长试验和代谢试验,其中生长试验分为生长期(42 d)和育肥期(84 d),共48头肉牛(12个平行),而代谢试验共4种日粮.结果显示:在生长试验中,复合添加剂提高了肉牛干物质摄入量和反刍时间(P <0.05).在育肥期中,日粮添加复合添加剂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摄入量(P <0.05),各处理对瘤胃发酵指标无显著影响(P> 0.05).综上所述,在肉牛生长期日粮中添加复合添加剂(氨基酸+维生素+有机矿物质+益生菌+必需脂肪酸)可以提高干物质摄入量和反刍时间.

关键词: 复合添加剂 肉牛 生长性能 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