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52条记录
贵州主要蔬菜良繁试验初报

种子 199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效唑施用浓度与方法对葡萄生长结果的影响

种子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用三年生葡萄进行两种方法8个处理的多效唑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埋施对葡萄生长有抑制效应,喷施只有短暂的控制效应,但有药害。因此,在葡萄上以埋施为宜;埋施对葡萄的平均穗重、百粒重、株产均有影响,且以1.5g/株为宜,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效唑 生长结果 葡萄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有色稻米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种子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通过对入编《贵州省稻种资源》的部分有色稻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抗病、抗逆性的分析、研究.为生严、育种及开发提供可利用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黑米 红米 有色稻米 评价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半矮秆新品系RA73的株高遗传(英文)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由新的半矮秆品系RA73与其它4个不同株高的品种Lemont(半矮秆)、L202(次半矮秆)、Katy(次半矮秆)和Bond(高秆)组成一组完全双列杂交试验。于1994年和1995年对亲本、F1和F2进行中子辐射而得到的半矮秆品系RA73,控制其株高的基因,与半矮秆品种Lemont具有的sd—1半矮秆基因是不等位的。RA73与Lemont、L202和Katy杂交,其F2代的分离比为:9高秆:6半矮秆:1特矮秆或9高秆:3次半矮秆:3半矮秆:1特矮秆。在这些组合中存在两对不等位的独立的半矮秆基因。F1和F2出现高秆野生型植株,F2还出现新的双隐基因控制的特矮秆植株。L202或Katy具有显性次半矮秆基因,Lemont具隐性半矮秆基因。L202与Katy杂交,F2的株高为正态的数量性状连续分布,都具有相同的次半矮秆基因。高秆品种Bond与其它4个次半矮秆或半矮秆品种杂交,F2株高的分离比为:3高秆:1次半矮秆或半矮秆,表明由显隐性等位基因控制遗传。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环境的影响,除主基因外,还存在微效多基因的修饰基因,但不是母性效应。

关键词: 水稻 新半矮秆 基因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3号、4号选育过程及方法的分析探讨

种子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3号、黔豆4号是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蛋白优质大豆品种。其亲本的选配是严格地根据育种目标而定的;杂交后代的选择采用综合选择法与摘英法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同时结合南繁加代以加快育种进程。这两个品种的育成,较好地解决了早熟与高产,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为专用型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例证。

关键词: 专用型大豆 综合选择法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新品种黔茄1号的选育

种子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黔茄1号是从贵阳团茄自然杂交后代中经过8年选育出的生长势比贵阳团茄强,单株产量高,抗病成熟期早的优良品种。1992~1993年两年的品比试验平均比贵阳团茄增产5.7%,1994年的生产试验单产为72285km/km2,比对照贵阳团茄增产4.77%,成熟期均早熟7夫。1997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定名为黔茄1号,可在全省各地区推广。

关键词: 茄子 品种选育 黔茄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遗传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室内选育的敏感品系和抗杀虫双品系为亲本,采用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线(LD-P线)分析法,研究了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遗传方式。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为多基因、常染色体遗传,正、反交F_1的显性度(D)值分别为0.39、0.28,即其主效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现实遗传力较低,h~2=0.052,产生抗性的速率较慢,室内选育119代,抗性仅达122.8倍。抗杀虫双品系和遗传杂交后代(F_1、F_2、BC)对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的代表杀虫剂溴氰菊酯、灭多威、敌敌畏等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3种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与杀虫双的抗性水平呈正相关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要比敏感品系低;羧酸酯酶活性与敏感品系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抗性现实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黔菜1号”新组合的选育

种子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大白菜黔菜1号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选育及杂种优势规定的方法选育出的一代杂种。经品比和区试表明:①抗病性强,田间鉴定霜霉病发病率较对照低6.7%.②丰产稳产,小区品比试验历年平均亩产净菜3160.8kg,比对照增产7.6%,两年区代平均亩产净菜3223.8kg,比对照增产12.5%.③品质佳.叶球浅绿,叶多帮少,叶帮比较对照高0.3,符合群众喜食叶部的膳食特点.④商品性状优,成熟后在田间可放置较长时间.便于待价而沽和调节市场供应.

关键词: 大白菜 黔菜1号 一代杂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美国光壳稻的亲和性分析

种子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将5个籼粳两种类型的美国光壳稻RA73、Katy、Mars、Lagrue、Newnonnet和中国籼稻特青配成一组完全双列杂交,进行F1代结实率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机型光壳稻RA73的结实率一般配合力最高,与模型光壳稻Mars杂交的特殊配合力也最高,结实率达87.7%,有较好的亲和性。比前人报道的广亲和品种Newbonnet与粳稻Mars杂交的结实率(56.5%)极显著地提高。RA73可用于籼粳杂交广亲和育种中。LaGrue与粳稻Mars杂交的结实率62.3%,比Newbonnet与粳稻Mars杂交的结实率高。而籼型光壳稻Katy与模型光壳稻Mars杂交亲和性最差,仅为30.9%。籼稻特青与粳型光壳稻Mars杂交亲和性也较差,结实率为546%。讨论了RA73、Katy、Newbonnet的亲源关系,它们与粳稻杂交亲和性的变化。

关键词: 光壳稻 亲和性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对杀螟丹抗药性的生化遗传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对杀螟丹的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研究了各杂交世代小菜蛾多功能氧化酶(MFO)、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结果表明:(1)抗性品系(抗性提高35.5倍)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比敏感品系高(1.83倍),并随着杂交后代中对杀螟丹抗性水平的下降而降低;(2)抗药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AchE和Car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的提高是小菜蛾对杀螟丹抗性的一个重要机制,而AchE和CarE活性与该抗性无关。

关键词: 小菜蛾;杀螟丹;抗药性;生化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