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52条记录
黔鲁1号啤酒大麦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核农学通报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黔鲁1号系山东农业大学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协作,采用诱变育种、异地夏播加代、培育鉴定和多点联合试验等技术选育而成。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稳产性好,适应性广。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品种早熟3号增产15.3%~24.2%,籽粒品质达到轻工业部部颁优级啤酒大麦标准,高抗大麦黄矮病,适宜在西南冬麦区等地推广种植

关键词: 啤酒大麦,诱变育种,异地培育,籽粒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研6号的繁殖过程及方法分析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甘蓝型双低、高油酸、高产、稳产、抗(耐)病油菜新品种,油研6号是通杂交系谱集团选择的育种途径选育而成。为克服因单株繁殖而引起的生活力退化,使种性得以保留和提高,采取繁殖地选开放单株种成株系选优系混合成原种的繁殖方式,有利于提高油研6号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病性。

关键词: 油菜新品种 繁殖 过程和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新品种中花4号引种鉴定及利用研究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引种鉴定及利用研究表明:中花4号常规栽培667m~2产量可达250—350kg,地膜栽培可达460kg。比时照667m~2增产80—100kg,增产率40.0%以上。在贵州利用面积达1.0万公顷以上。

关键词: 中花4号 鉴定 产量 利用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杂交种恢复系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研究与实践验证,总结并制订了既可连年保持所配杂交种的产量优势和增产替力,又可防止其优良种性和品质因繁殖代数增加造成混杂退化的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杂交种恢复系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即一级原原种干燥低温保存,以后5—6年内分年取种隔离繁殖二级原原种,翌年又以之作供繁种进行原种繁殖,生产原种下年再用于大田制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恢复第 原原种 原种 繁殖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技术研究Ⅱ母本摘苔对杂种纯度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父母本于9月上、中旬育苗移栽,较好的水平管理,抽苔现蕾后,通过连续两次摘苔可延迟开花20天以上,盛花期微粉减少到1.3-1.4级,杂种不育株率下降到8%-15%,制种每公顷可达到900.0~1350.0kg。

关键词: 秋播制种 摘苔 杂种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两型系花粉与外源花粉竞争能力研究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甘蓝型油菜胞核不育两型系117AB在先授花恢花粉,1-48小时后授以可育株花粉的条件下,其异交率为45.75%-70.83%,比对照增加3.89%-28.97%,在先授可育株花粉,1-48小时后再授以花恢花粉时,其异交率为41.29%-15.77%,比对照减少0.75%-26.09%,该类材料不存在异品种优先授精现象,而且可育株花粉比花恢花粉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其竞争优势系数为1.13-1.73之间,平均值为1.49,在制种中无论何种行比,不拔可育株,后代将不能作为种子用。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外源花粉 异交率 竞争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油研七号系以隐性核不育系22A为母本.1536-119为父本配制的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该品种表现林高中等,杆硬抗倒.抗逆性强.适应性好。芥酸小于1%,硫甙含量在30微摩尔.含油率40%-42%。在区域试验中生育期平均比同试验的秦油二号早7天以上,产量比对照蜀杂一号增产14.83%。1995年7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至1996年秋已在省内外累计推广100多万公顷。

关键词: 甘蓝型 隐性核不育 双低杂交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原种繁殖技术规程的应用结果分析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整理提纯并按已制定的繁殖技术规程所繁殖的原原种(原种繁殖群体,下同)和原料(制种母本群体,下同)的不育率均可在较高水平上保持高度稳定,分别可达到49.8%-50.6%和49.1%-49.8%;其异形株率原原种可控制在0.17%-0.5296,原种可控制在0.38%-0.52%;初花整齐,原种从第一株初花到全部植株开花可控制在25天以下,其中95.3-99.6%的植株初花在15天的延续期内。用所繁殖的原种配制的杂交种油研五号在大面积生产上所生产的商品菜籽的芥酸含量可稳定在1.2-1.24%,含油量可稳定在39%左右,其杂交种丰产性和抗性得到了稳定并略有增强,多年来大面积平均产量在1884.0-1957.5kg/hm2,这说明达到了连年保持所配杂交种的产量优势和增产潜力.并稳定其优良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不育株率 异形株率 初花延续期 产量优势 增产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母本打薹及适宜施肥技术研究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油菜打薹杆株需要有较强的长势,才能使其再生分枝和花蕾角果较多。研究表明:在密度为3万株/公顷的情况下,以施纯氮207kg/公顷的处理,冬前绿叶数达13.7—14.5片,最大叶长达37—40cm;成熟期小分枝数在100个以上,单株有效角1286.4个;产量达到1046kg—1326kg/公顷,与施纯氮276kg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杂种不育株率为13%左右,比施氮量为276kg/公顷的不育株率低4.6%—5.0%。

关键词: 胞质不育 秋播制种 打薹 施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的筛选及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138个常规品种进行测交筛选,从中寻找并选育出了五个稳定的双低恢复源,从而拓宽了胞质不育恢复基因,改变了恢复系细胞质单一的状况。并对我所原恢复系89133进行品质和丰产性的改良,经过11年的努力,育成了三个具有双低品质性状、丰产性能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并以1637A为母本配制了四个双低杂交组合进入预比试验,分别比双低隐性核不育杂种油研七号增产达11.3%—25.7%。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关键词: 油菜 胞质不育 恢复系 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