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油菜区试品种
《种子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试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990年—1992年贵州省常规优质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系)14个点次的试验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后,作出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8904综合性状最好(r_1=0.89372),ZD220,006次之(r_2=0.78398)(r_3=0.72298),87010综合性状最差(r_7=0.63530),评判结果与品种(系)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本文还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作物新品种选育、审定等研究中的意义。


贵州南部山区苏子地方品种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从贵州南部山区搜集到的108份苏子的农艺性状。种子和嫩茎叶中的蛋白质、脂肪及氨基酸含量均较高。苏子对光照很敏感,短日照(8h/d)可缩短其开花期25d左右。野生苏子的抗旱性较强。发现了具有6棱茎的新类型
关键词: 苏子,地方品种,贵州,农艺性状,蛋白质,脂肪,氨基酸


贵州优异稻种资源的多点综合评价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42份贵州各类优异稻种资源的光温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在各评价点的变化状况以及相互联系进行了研究,并认为稻种资源的异地多点评价,是充分发挥种质资源利用潜力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贵州;稻;种质资源;评价
贵阳温光条件与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
《西南农业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贵阳温光条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起点温度低的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在贵阳育性表达和转化的时间范围,证明了贵阳温光条件对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鉴选的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 温光条件,两用核不育系,起点温度,贵阳


早熟春甘蓝黔甘3号的选育
《西南农业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早熟春甘蓝黔甘3号的选育孟平红励启腾吴康云BREEDINGOFEARLYRIPESPRINGCABBAGECV.QIANGAN3MengPinhongLiQitengWuKangyun关键词春甘蓝黔甘3号选育KeywordsSpringcabbag...
关键词: 春甘蓝,黔甘3号,选育


贵州册亨县荔枝病虫害调查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贵州册亨县荔枝病虫害调查初报王刚(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贵阳550006)贵州省册亨县自1987年在高洛乡建立13.3hm2荔枝示范园以来,全县现已发展到100hm2。册亨荔枝生产近几年虽然发展较快,但投产树存在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主要原因除肥水...


黔油双低2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三要素的通径分析
《种子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黔油及低2号系1995年审定的早熟、高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为了使该品种在生产上发挥其增产潜力,对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和产量三要素进行通径分析。分析表明: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单位面积上有效角来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子。为了达到增角增粗增重之高产目的,提出“冬壮春发’”的技术措施。


甘蓝型杂交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种子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试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贵州省农科所油料所近年来选育的11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进行单位面积的油菜籽产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油菜组合同一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内的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单株产量(r1=09067)>株高(r2=0.8398)>林有效分枝数(r3=0.7892)>用粒数(r5=0.7237)>林有效角果数(r4=0.4276)>千粒重(r6=0.3767)。在甘蓝型杂交油菜的组合选育过程中,应注重选择单株生产力高、株高适度、单株有效分枝多的组合,同时要求所选择的组会角粒数,株有效角果数多。千粒重对同一组合材料是相对稳定的,变化幅度小,在育种过程中对千粒重的选择效果不明显。


红色稻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探讨
《种子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有色稻米优良的营养品质和特异性状与低产的突出矛盾一直制约着其生产的发展,杂种优势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措施。无论“三系法”还是“两系法”,有色稻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必须保证亲本之一携有广亲和基因和有色基因,以利用有色基因的显性遗传本质;同时又要克服双亲闻的杂交不亲和性和目标性状的负向优势。保证合理的遗传距离,即使性状互补,又使优势强大,则是有色稻米杂优利用亲本选育或材料方法选用的关键。本文针对水稻杂优利用常用籼型不育系(“三系”或”两系”)的现状与广亲和恢复系的配合模型,结合粳型红米恢复系的选育实践,对其亚种间杂优利用途径进行探讨,认为利用杂交方法,选育粳型或偏粳型红米恢复系是利用有色稻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一条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