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DNDC模型对我国旱地N_2O释放的拟合对比分析

矿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根据贵州省玉米 油菜轮作田、休耕地和大豆 冬小麦轮作田的N2 O释放通量及其影响因子季节变化的田间观测结果 ,对比分析了DNDC模型计算与三试验田田间观测在N2 O释放通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季节变化上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 ,对N2 O释放通量、土壤NO3 -和NH4+ 含量、土壤湿度和土温 ,模型计算结果与田间观测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和相近的数值 ,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上述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据此 ,推算出贵州省农业土壤N2 O年释放量 ,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对释放量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 N2O DNDC 释放 旱地 拟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鹿血酒加工工艺改进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原有鹿血酒研制的基础上 ,通过对产品保存期试验的观察及多次的反复试验 ,制定了鹿血酒加工新的工艺流程和产品的技术指标 ,筛选出最佳配方与工艺参数 ,较好地解决了鹿血酒长期存在的色泽暗淡、易褪色及沉淀等问题 ,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并就工艺中的一些关键步骤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鹿血酒 蛋白质 营养成分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汕优联合2号的选育

作物杂志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白2号大白菜高产制种技术

种子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理组织学图谱

中国家禽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与认识

贵州民族研究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是实现社区持续资源管理和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该方法的起源、基本概念和原则 ,并通过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介绍有效实施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途径和过程 ,以及该方法在今后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发展中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 社区自然资源管理 农村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养分平衡和土壤肥力变化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贵州省罗甸县坡耕地上布置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9年的测试结果表明 ,在旱坡耕地上 ,水土流失是造成坡地地力下降、养分损失 ,的主要原因。未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坡地种植 ,因水土流失产生的全氮、全磷、有效钾损失 ,分别占总养分消耗量的 5 3.0 % ,6 7.6 %和 19.0 % ,相当于施入土壤的氮素化肥 ,施入的有机和无机磷素 ,有机质的损失与施入的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相当 ,土壤全氮、有机质和有效钾含量趋于下降 ,全磷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 ,这些土壤养分可维持平衡或在土壤中逐步积累 ,试验中的植物篱水保处理 ,9年玉米产量平均增产 8.6 % ,并趋于逐年上升。长期的试验证明 ,采用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可提高地力 ,增加产量 ,实现坡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旱坡耕地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肥力下不同施肥方法对AC8328BNC_1玉米种质的耐瘠性研究

种子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 8种施肥方法对 AC832 8BNC1 的耐瘠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在肥力下低等试验地 ,AC832 8BNC1 在施底肥和追第二次肥下 ,第一次肥不施产量为 349.0 4 kg/ 6 6 7m2 ,较追第一次肥产量为 2 78.4 3kg/ 6 6 7m2 经济有效 ,且差异显著 ;在不施底肥和追第二次肥下 ,第一次肥不追产量为 2 5 4 .4 6 kg/ 6 6 7m2 ,较追第一次肥产量为 2 4 9.4 4 kg/ 6 6 7m2 经济有效 ,但差异不显著。说明 AC832 8BNC1 在低氮、低磷胁迫下 ,仍能较好地协调源、库、流关系 ,确保其产量稳定 ,具有较强的耐低氮和低磷能力 ;同时验证了玉米第二次追肥的必要性。

关键词: 低肥力 施肥方法 AC8328BNC1 耐瘠性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余甘果酒酿制工艺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并制定了余甘果酒酿制的工艺路线与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原料果在2.5%~4.0%的NaOH溶液(温度70~80℃)中去皮20~40s,再用100℃蒸汽处理1.5~2min,浆体中果胶酶和NaHSO3分别按0.1%(浆体重)、120~150mgSO2/L(浆体重)进行添加,采用一次加糖法将浆液糖度调至20%~25%,pH值控制在3.5~4.0(酸度为1.0~1.10g/100ml)的条件下主发酵10~12d(发酵温度15~20℃),后发酵3~4d并陈酿2~3个月,采用明胶澄清法澄清酒体并过滤,最后在65~70℃、杀菌时间15min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所酿制出的余甘果酒品质最好。

关键词: 余甘子 果酒 发酵工艺流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363制种技术研究

种子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根据两用核不育系 36 0 S的育性安全期及开花习性 ,提出了两优 36 3在贵州的岑巩制种技术 :(1)两用核不育系36 0 S的育性安全期应安排在 7月 13~ 2 8日 ,抽穗扬花安全期应安排在 8月 5日左右 ;(2 )适时播种父母本 ,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 ;(3)建立合理的父母本群体结构 ;(4)提高异交结实率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两优363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