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种杀菌剂对木霉和整齐小菌核及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甲霜铜、粉锈宁和多菌灵对辣椒白绢病原整齐小菌核和拮抗木霉菌株 T_(150)的毒性研究结果。上述3种杀菌剂对木霉 T_(150)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4×10~(-3)、3×10~(-4)和4×10~(-5)。粉锈宁浓度为3×10~(-4)时,整齐小菌核的菌丝生长、产菌核量和菌核萌发率分别为对照的41.58%、3.60%和3.58%。用3种杀菌剂1000倍液分别施于土壤和叶面,药后12天除甲霜铜灌根外,各处理的土壤木霉密度均高于对照。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上述3种杀菌剂对土壤细菌、放线菌和其它真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CPPU对软毛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果实生长和膨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盛花后3周以40mg/L的CPPU水溶液喷洒6年生软毛猕猴桃的幼果,果实的直线增长期延长约2周;在整个试验期中,处理果的生长速度比对照果大;收获时处理果比对照果重54%,纵径增加15.9%,横径增加18.3%;处理果与对照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还对CPPU在软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甘兰型油菜新品种油研6号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研究
《种子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贵州省近年培育和引进推广的优秀品种进行产量、品质及抗性的综合分析表明,油研6号确具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和对油菜菌核病抗(耐)性较强等优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极佳的品种。一般每公顷产2100公斤左右,明显高于油研1、2号,中油821和蜀杂1号,与(?)油2号、油研5号产量相当,对油菜菌核病的抗(耐)性优于油研1、2号,蜀杂1号和中油821,含油量、芥酸含量、硫甙含量和油酸含量分别为41.43%、0.89%、28.77μmol/g和67.34%,含油量及油酸含量均较油研1、2号高,芥酸、硫甙含量均低于油研1、2号,并符合国际双低高油酸品种标准。


赤霉素处理对大白菜阶段发育的影响
《种子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用赤霉素处理未通过春化阶段的大白菜,植株可以抽薹开花;赤霉素处理已通过春化阶段的大白菜,可以促进植株提前抽薹开花。大白菜品种不同,赤霉素处理的效果有差异。


全缘叶西瓜新品系新凯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全缘叶西瓜新品系新凯的选育及遗传分析崔德祥,范恩普,黄蔚,吴跃勇,杨胜俊,黄仕杰关键词西瓜,新凯,全缘叶THEBREEDINGANDGENETICALANALYSISOFTHENEWWATERMELONCV.XINKAIWITHENTIRELEAF¥...
关键词: 西瓜,新凯,全缘叶


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
《杂交水稻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Regularityofoutbreakofdisease:andinsectsandthepreventingtechniquesinhybridriceseedproduction王际凤,张学兵,罗勤...


稀有粮食作物草子的考察和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在1991年首次在贵州盘县发现稀有粮食作物资源草子(十字马唐)的基础上,相继考察了贵州西部、东南部、东北部和北部地区。发现草子分布在贵州西部及西南部1800m以上的高海拔干旱、半干旱山区。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了植物学、生物学及经济性状鉴定。植物学特征鉴定确定其植物学分类地位。生物学性状鉴定包括各生育期、器官生长特声、观察。经济性状鉴定包括影响籽实产量性状。籽实和茎对营养成份分析测定结果,籽实粗蛋白质含量为14.8%~15.32%,较玉米、谷子、掺子等杂粮高4.39%~7.01%,有的材料赖氨酸含量超过玉米。车子茎叶公顷产量达43815(鲜重),为粮饲兼用作物。并提出保护利用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草子,稀有作物,鉴定


中国近年关于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技术研究与推广
《种子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为中国主要谷物之一。据1993年统计,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为20694kha、总产102704kt,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平均单产4963kg/ha,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694kg/ha,居世界第8位。我国玉米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良种推广是主要增产措施之一。进入80年代以来,全国播用玉米杂交种面积逐年扩大,例如1993年已达16618kha,种植面积在6667ha以上的优良杂交种171个,其中667kha以上的优良杂交种有丹玉13号、掖单2号、中单2号、掖单13号、掖单4号、掖单12号等6个。杂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