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形态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前,我国收集保存了大量的高粱种质资源,但与玉米、水稻和棉花等相比,高粱在遗传研究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应该对高粱资源的多样性进行深层次研究,以满足高粱育种方向的需要。以来源于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共207份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形态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高粱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98 7,穗形等形态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805 1,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形态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千粒质量与株高呈正相关,与穗长、穗宽呈负相关,在选育工作中应尽量选择株高较高、穗长和穗宽都较小的品种。


山西阳泉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法,研究阳泉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16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i)120个种对中,χ~2检验与Pearson相关检验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3.0和1.80)大于1,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正负关联比(0.94)小于1;(ii)与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检验相比,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灵敏度高于Pearson相关检验,反映种间关系更准确;(iii)120个种对中呈不显著相关种对数明显大于极显著或显著相关种对,说明阳泉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的结构简单,仍处于演替初、中期阶段;(iiii)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将16个优势种分为3个生态种组,导致生态种组分化的主导因子是土壤水分条件.因此,在阳泉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初期应以人工恢复为主,以加快其演替进程;优势种白羊草与臭椿、荆条与刺槐、杠柳与荆条或刺槐、臭椿与刺槐等5个种对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它们为耐旱、耐贫瘠、生态适应性强的先锋物种,可用于该区煤矸石山人工植被恢复的优选先锋物种进行混合种植.


间伐果园梨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的部位间差异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在15年生梨树高光效开心树形果园进行了间伐试验,比较了间伐果园梨树东、西、南、北侧以及内膛、上部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通过PS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PSII的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II))、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以及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曲线,并得出PAR-ETR响应曲线的拟合参数。结果表明,与其他部位相比,间伐果园梨树东、西侧叶片ETR和Y(II)较高,Y(NPQ)和Y(NO)较低,说明这2个部位叶片有着较好的光能利用特性与光环境适应性。


基于PCA方法的夏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评价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年际间夏玉米穗部多性状统计数据的内在关联规律,以晋南地区品比圃鉴定2个玉米对照品种和7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调查2011—2013年3年间11个玉米穗部性状因子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4个主成分,评价各杂交组合在穗部性状上的数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年际间提取的各主成分侧重反应的穗部性状分量各有不同,但在分别构建主成分评价函数后,主成分评价得分表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与对照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相比,杂交组合PB6和PB7综合主成分得分较高,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穗部性状信息,存在一定的增产潜力。因此,可将主成分分析作为玉米常规育种的辅助数据分析手段,提高育种效率。


不同处理豆粕日粮对舍饲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豆粕日粮对舍饲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膨化豆粕日粮组和饲喂膨化豆粕+加酶益生素日粮组,舍饲羔羊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比饲喂羔羊常规日粮对照组提高32.61%,44.35%;饲料转化率提高6.72%,5.70%;植物性蛋白源饲料豆粕经膨化和添加加酶益生素后能有效去除和降解抗营养因子和过敏原,减少对羔羊消化系统的刺激,适应其消化生理特点,可提高舍饲羔羊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率。充分验证了舍饲羔羊应用植物性蛋白源饲料营养调控的效果和必要性。


谷子秸秆水浸提液对下茬冬小麦苗期化感作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谷子产业化发展迅速,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谷子连作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谷子分泌的化感物质对自身有抑制作用。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品种谷子的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盆栽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品种、植株部位和提取液浓度的谷子水浸提液处理时,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小麦种子萌发的根长和芽长比对照明显变短,抑制作用差异显著;谷子茎秆和叶片水浸提液处理下,小麦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Y(II)的走势基本相同,稀释10倍和50倍液处理下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I)较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伴随着处理浓度的降低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光系统II最大光合效率(Fv/Fm)呈现先降低后略微上升的趋势,3个参数均表明茎秆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要强于叶片;小麦苗期叶片SOD和POD酶活性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谷子秸秆残留的化感物质在适当浓度下会对小麦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苦荞天然植物饮料研制及功能性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苦荞为主要原料,辅以金银花、菊花、绿茶、甘草,充分利用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科学加工成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保健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确定出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苦荞天然植物饮料复合汁40%、柠檬酸0.4%、木糖醇5.0%、柠檬酸钾0.3%、纯净水54.3%(均为质量分数)。研制出的苦荞天然植物饮料具有特有的棕黄色,清澈透明,风味独特。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饮用饮料的蛋黄致高脂小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低于蛋黄致高脂模型对照组(P<0.05);蛋黄致高脂小鼠血糖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01);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血糖值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饮料饮用前后血糖差值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表明苦荞天然植物饮料具有较好的降血脂、降血糖的功能。


利用SSR荧光标记构建20个高粱品种指纹图谱
《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高粱种子纯度及真实性鉴定技术体系,构建高粱栽培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是必要的。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筛选出36对SSR荧光标记引物,构建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以来中晚熟区主推的20个品种的SSR指纹图谱。3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等位基因检测到多态性位点7个,多态性位点变化范围为2~12个。20个高粱品种36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490~0.8813和0.3144~0.8696,平均值分别为0.6976和0.6571。从36对SSR引物中筛选到多态性丰富的2对引物作为高粱品种鉴定的特征引物,2对SSR特征引物组合可区分所有供试品种。20个高粱品种的SSR指纹图谱互不相同,可以作为各品种特定的图谱,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