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几个国内外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的性状比较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明确国内外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的性状差异,加快我国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的选育进程,试验对国内9个和国外5个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对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间株高、穗长、千粒质量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生育期、穗宽、单株穗粒质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茎粗、穗茎长度、地上可见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分蘖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间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淀粉含量差异显著(P<0.05),单宁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供试机械化高粱品种生育期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穗粒质量与穗茎长度呈显著负相关;地上可见叶片数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穗茎长度和分蘖数呈显著负相关;产量与地上可见叶片数和单株穗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与穗茎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和千粒质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与分蘖数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产量(Y)与品种的地上可见叶片数(X1)和单株穗粒质量(X2)的最优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 102.775 7+360.645 6X1+39.556 9X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谷子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15
摘要:在晋北地区的生态及生产条件下,研究了23个谷子品种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的生育表现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23个参试品种中,除济谷15和长生08外,其余品种均可以在本生态区正常成熟,但与本试验区同属于一个生态区即春谷早熟区的参试品种适应性更好,表现出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的特性。张杂谷5号、张杂谷3号、赤10、张杂谷10号、张杂谷6号产量较高;晋谷23的的千粒重最高,达到3.8g;赤谷10号穗粒重最大,为32.3g,同时穗也最长,为34.3cm。一些品种产量虽不高,但也具有自身的优势性状,如秦谷1号的出谷率最高,为85.3%;红谷子、沁州黄品质好;石指根、子目齐、疙生黄、狼尾巴谷抗谷瘟病能力强。这些均可以作为优势性状在谷子遗传育种中加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同期发情不同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研究绵羊同期发情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选择201只健康空怀的经产杂交母羊,分为5组,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处理方法对母羊发情效果及其妊娠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孕激素处理13 d)和试验Ⅴ组(孕激素处理9 d)都获得了较高的发情率(89.26%和89.74%),但差异不显著(P>0.05);孕激素+PMSG+PGG处理组比孕激素+PMSG处理组发情效果好;试验Ⅰ组妊娠率(94.44%)高于试验Ⅱ组(91.67%),试验Ⅲ组妊娠率(90.62%)高于试验Ⅳ组(84.85%)。说明同期发情过程中,利用试验公羊诱导发情是很有必要的,孕激素(短期处理)+PMSG+PG配合公羊诱导发情处理方法最有实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相对抗病性指数评价胡萝卜种质资源黑腐病抗性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摘要:研究旨在建立胡萝卜苗期黑腐病品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并筛选出胡萝卜黑腐病抗病种质资源.通过连续2年同一地块苗期人工喷雾接菌方法对胡萝卜种植资源进行胡萝卜黑腐病抗性鉴定,应用相对抗病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品种抗病性评价标准,对供试品种进行品种抗病性分析.依据相对抗病性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胡萝卜黑腐病品种抗性类型划分标准为:高抗(HR),RRI≥1.4;抗病(R),1.1≤RRI<1.4;中抗(MR),0.5≤RRI<1.1;感病(S),0.1≤RRI<0.5;高感(HS),RRI<0.1.供试11个品种中高抗品种2个、抗性品种3个、中抗品种3个、感病品种1个、高感品种2个.试验建立了胡萝卜品种田间抗病性鉴定方法和评价标准,可为胡萝卜抗病育种研究和田间种植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早熟糜子新品种“晋糜2号”的选育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晋糜2号"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农业试验站育成的糜子新品种,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认定。该品种是以大黄糜子为母本,73-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5-2006年,在6个品系的鉴定试验中,连续2年产量排名第一;2007-2009年,在3个品系的比较试验中,连续3年产量排名第一,较对照增产19.3%;2010-2011年,在山西省早熟区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较对照增产7.9%。多年试验表明,"晋糜2号"是高产、优质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北部和西北部高寒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芸豆新品种异地鉴定试验初报
《农业科技通讯 》 2015
摘要:在晋中地区对10份芸豆新品种进行田间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芸豆品种类型丰富,差异较大,品种生育日数均在100天以内,属中早熟品种。从主要农艺性状和与产量相关性状看,小粒品种龙29-1260综合表现最好:株高适中、直立,抗倒性中等,分枝和荚数最多;大粒品种龙25-1535综合表现最好:植株高大,荚最长,单株荚数和荚粒数最多,百粒重较高。从产量结果看,小粒品种整体表现高于大粒品种,其中小粒品种龙24-0511产量最高,大粒品种中龙25-1535产量最高。根据品种的不同表现和特点,可以选择性的进行下一步试验和示范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北地区莜麦品种比较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 2015
摘要:通过对9个优质莜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掌握了各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抗逆性等特点,筛选出坝莜3号、坝莜1号、白燕2号、定莜5号等综合表现较优的品种,初步认为其可用作晋北地区推广应用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盆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15
摘要:晋中盆地是山西省小麦主要栽培区域之一,位于山西省中部,又称"太原盆地",小麦种植面积每年基本稳定在3.3万hm2左右。为了提高小麦的栽培技术,获得高产,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播前准备1.1品种选择晋中盆地对冬小麦品种选择时必须注意其早熟性和耐冻性,选择分蘖强、成穗率高、单株产量好、矮秆、抗倒、抗病、成熟较早、植株紧凑、落黄好的优良品种,可选择太5902、太10604、晋太9923和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