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蔬菜质量安全关键在生产过程的管控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和河北省20多个市县的蔬菜生产种植地进行调查以及对百余个蔬菜集散地和蔬菜批发地明察暗访,蔬菜在采摘后的储藏和运输环节中,基本不存在利用化学品进行蔬菜保鲜的情况;实地查看,也未见利用化学品进行蔬菜保鲜的迹象。通过大量的温室、露地蔬菜生产用药调查,蔬菜生产中存在频繁用药和盲目用药现象。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及实地调查分析,蔬菜质量安全关键在生产过程的管控,尤其是化学农药的管控上。其主要措施为:蔬菜生产中,大力扶持和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合理应用化学农药;推行菜种搭配并定期轮作制度等农业措施。

关键词: 蔬菜 质量安全 管控措施 土传病害 生物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糯玉米地方资源的表型特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分析了45份山西糯玉米地方品种的表型特征。结果显示,山西糯玉米品种在各农艺、经济性状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济性状的变异程度较农艺性状的变异程度高;鉴定出3份极早熟品种,5份穗长在20 cm以上的品种,10份穗粗在4.5 cm以上的品种,3份大粒资源;表型性状的聚类结果不能反映玉米地方品种的地理来源。通过研究,提出了临汾地区的黄河沿岸是大穗、大粒资源挖掘的重要区域,而晋中盆地应是早熟资源值得注意的地区。

关键词: 糯玉米 地方品种 表型 山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30g/L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明确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药量的喷施试验。结果表明,3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佳,叶片和果实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0.66%和96.17%;4 000倍液处理防效次之,防治效果分别达87.86%和86.37%,且均对供试作物安全,是防治梨树黑星病的理想药剂。

关键词: 戊唑醇悬浮剂 梨黑星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形态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前,我国收集保存了大量的高粱种质资源,但与玉米、水稻和棉花等相比,高粱在遗传研究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应该对高粱资源的多样性进行深层次研究,以满足高粱育种方向的需要。以来源于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共207份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形态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高粱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98 7,穗形等形态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805 1,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形态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千粒质量与株高呈正相关,与穗长、穗宽呈负相关,在选育工作中应尽量选择株高较高、穗长和穗宽都较小的品种。

关键词: 高粱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阳泉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法,研究阳泉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16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i)120个种对中,χ~2检验与Pearson相关检验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3.0和1.80)大于1,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正负关联比(0.94)小于1;(ii)与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检验相比,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灵敏度高于Pearson相关检验,反映种间关系更准确;(iii)120个种对中呈不显著相关种对数明显大于极显著或显著相关种对,说明阳泉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的结构简单,仍处于演替初、中期阶段;(iiii)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将16个优势种分为3个生态种组,导致生态种组分化的主导因子是土壤水分条件.因此,在阳泉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初期应以人工恢复为主,以加快其演替进程;优势种白羊草与臭椿、荆条与刺槐、杠柳与荆条或刺槐、臭椿与刺槐等5个种对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它们为耐旱、耐贫瘠、生态适应性强的先锋物种,可用于该区煤矸石山人工植被恢复的优选先锋物种进行混合种植.

关键词: 阳泉矿区 煤矸石山 优势种 种间关系 生态种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伐果园梨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的部位间差异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在15年生梨树高光效开心树形果园进行了间伐试验,比较了间伐果园梨树东、西、南、北侧以及内膛、上部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通过PS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PSII的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II))、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以及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曲线,并得出PAR-ETR响应曲线的拟合参数。结果表明,与其他部位相比,间伐果园梨树东、西侧叶片ETR和Y(II)较高,Y(NPQ)和Y(NO)较低,说明这2个部位叶片有着较好的光能利用特性与光环境适应性。

关键词: 间伐 部位 叶片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PCA方法的夏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评价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年际间夏玉米穗部多性状统计数据的内在关联规律,以晋南地区品比圃鉴定2个玉米对照品种和7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调查2011—2013年3年间11个玉米穗部性状因子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4个主成分,评价各杂交组合在穗部性状上的数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年际间提取的各主成分侧重反应的穗部性状分量各有不同,但在分别构建主成分评价函数后,主成分评价得分表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与对照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相比,杂交组合PB6和PB7综合主成分得分较高,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穗部性状信息,存在一定的增产潜力。因此,可将主成分分析作为玉米常规育种的辅助数据分析手段,提高育种效率。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穗部性状 评价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豆粕日粮对舍饲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豆粕日粮对舍饲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膨化豆粕日粮组和饲喂膨化豆粕+加酶益生素日粮组,舍饲羔羊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比饲喂羔羊常规日粮对照组提高32.61%,44.35%;饲料转化率提高6.72%,5.70%;植物性蛋白源饲料豆粕经膨化和添加加酶益生素后能有效去除和降解抗营养因子和过敏原,减少对羔羊消化系统的刺激,适应其消化生理特点,可提高舍饲羔羊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率。充分验证了舍饲羔羊应用植物性蛋白源饲料营养调控的效果和必要性。

关键词: 舍饲羔羊 全混合日粮 处理豆粕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型甘薯新品种晋甘薯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食用型甘薯新品种晋甘薯9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2004年以晋甘薯5号为母本、秦薯4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冬季在温室内经过加代选育,于2006年出圃,2007—2010年参加区试,2011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分析测定,淀粉16.69%,可溶性糖2.61%,维生素C 26.6 mg/100 g,胡萝卜素0.579 mg/100 g,粗纤维0.539%,粗蛋白1.76%,鲜薯食用品质较好。

关键词: 食用型甘薯 晋甘薯9号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秸秆水浸提液对下茬冬小麦苗期化感作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谷子产业化发展迅速,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谷子连作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谷子分泌的化感物质对自身有抑制作用。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品种谷子的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盆栽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品种、植株部位和提取液浓度的谷子水浸提液处理时,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小麦种子萌发的根长和芽长比对照明显变短,抑制作用差异显著;谷子茎秆和叶片水浸提液处理下,小麦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Y(II)的走势基本相同,稀释10倍和50倍液处理下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I)较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伴随着处理浓度的降低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光系统II最大光合效率(Fv/Fm)呈现先降低后略微上升的趋势,3个参数均表明茎秆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要强于叶片;小麦苗期叶片SOD和POD酶活性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谷子秸秆残留的化感物质在适当浓度下会对小麦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谷子 化感作用 浸提液 叶绿素荧光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