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发酵醋糟对肉兔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验证醋糟、发酵醋糟在肉兔日粮中的应用效果,选择体重在900~1 300 g之间的加利福尼亚肉兔和健康新西兰白兔15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用20%的醋糟替代基础日粮中10%的谷草和10%的小米壳,试验Ⅱ组用25%的发酵醋糟替代基础日粮中10%的谷草和10%的小米壳。预饲期5 d,正试期50 d,试验期共55 d。结果表明:肉兔血液生理指标中淋巴细胞百分比(LY%)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低19.67%(P<0.05)和13.69%(P<0.05),其余各项指标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制粒效果差,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制粒效果较好。因此,肉兔日粮中添加20%醋糟和25%发酵醋糟替代常规粗饲料均可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对其生长性能和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可替代肉兔日粮中的谷草和小米壳使用,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成本;添加发酵醋糟比添加醋糟制粒效果更好。
关键词: 肉兔醋糟 发酵醋糟 肉兔 生产性能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颗粒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北地区绿豆“3414”肥效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冀绿9239为试验材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的"3414"统一标准进行试验设计,在山西绿豆主产区怀仁县开展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基础肥力条件下绿豆产量为975.8 kg/hm2,相对产量为75.1%,缺氮、缺磷、缺钾条件下相对产量分别为84.7%,84.3%和90.1%。氮、磷、钾配合施用能够增加绿豆的单株荚数、单株产量、百粒质量及单位面积产量。根据产量结果拟合方程及绿豆、肥料市场价格得出,当N,P2O5,K2O使用量分别为94.12,112.57,96.25 kg/hm2时,最佳经济产量为1 253.18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1.19∶1.02。单因素肥效分析显示,各肥料施用量与绿豆产量之间均表现出典型的抛物线特征,N施用量为103.33 kg/hm2时,获得最佳经济产量1 295.07 kg/hm2;P2O5施用量为117.26 kg/hm2时,获得最佳经济产量1 257.24 kg/hm2;K2O施用量为90.41 kg/hm2时,获得最佳经济产量1 278.11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中地88’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为了选育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中晚熟耐密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M3-11为母本、D2-7为父本,于2008年选育而成‘中地88’。以‘先玉335’为对照,2011年‘中地88’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为13815.0 kg/hm2(增产4.1%、排第8位);2012—2013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3608.0 kg/hm2(增产6.6%、排第4位);2013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693.0 kg/hm2(增产6.8%,排第4位)。‘中地88’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高抗玉米矮花叶病,中抗粗缩病、大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穗腐病)、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4.0%,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3372.0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O_2浓度升高对大豆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光合能力影响,了解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后大豆光合生理变化,为气候变化下的大豆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开放式大气CO2富集系统(free air CO2enrichment,FACE)试验平台,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后,大豆净光合速率(Pn)增加,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下降,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大气CO2浓度升高使CO2同化速率相对应的荧光量子产量(ΦCO2)平均降低了29.8%,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平均降低了4.6%。但大豆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没有显著变化。
火电厂烟气脱硫石膏对重度苏打盐化土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5
摘要:以大同盆地重度苏打盐化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模拟的方法,研究火电厂烟气脱硫石膏3种用量(15、30、60 t·hm-2)下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脱硫石膏不同施用量和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关系,旨在为大同盆地苏打盐化土改良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结果表明:脱硫石膏对3个土层的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均有提高作用,其中表层土壤(0~10 cm)提高的幅度最大,其次是10~20 cm,20~40 cm底层土壤提高幅度最小;脱硫石膏对表层(0~10 cm)土壤的饱和导水率提高速率以及效率最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脱硫石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提高速率及效率逐渐降低;脱硫石膏的经济用量应为30 t·hm-2;重度苏打盐化土饱和导水率与脱硫石膏施用量无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不同地区规模猪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的诊断
《养猪 》 2015
摘要:2015年2—6月山西省5个规模化猪场3~10日龄哺乳仔猪发生严重腹泻,对采集52份病料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PCR或RT-PCR检测,结果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75%,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率为61.54%,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阳性率为9.62%,表明这5个猪场发生的腹泻主要是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引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大豆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15
摘要:在晋北地区的生态及生产条件下,研究了13个大豆品种在大田种植的生育表现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参试的13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在111~124d,每667m2折合产量在124.01~171.34kg;晋豆30号每667m2折合产量最高,为171.34kg,黑河25号最低,为124.01kg,而对照晋豆25号每667m2折合产量为158.01kg,较对照增产的品种有嫩丰16号、晋豆30号、晋豆34号,其他品种较对照均减产;嫩丰16号的百粒重最重,为24.3g,冀豆17号的单株粒数达到298.2个,晋遗52号的主茎节数最多,为21.9个,这些均可以作为优势性状在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中加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秆黑粉病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小麦秆黑粉病曾是中国北方麦区主要病害,近年病情回升、局部为害严重。为持续控制该病严重流行造成的毁灭性灾害,本研究采用品种抗病性鉴定和药剂多点试验结果多重比较的方法,从目前推广品种(系)资源207份材料中,鉴选出高抗和中抗品种,‘晋麦31’、‘晋麦32’、‘晋麦33’、‘临优145’、‘临抗20’、‘运旱618’、‘运94-32’、‘豫麦57’、‘烟农19’、‘郑麦9023’、‘冀麦32’等11个;利用3地区不同生态条件多重复鉴定分析方法,试验出可替代五氯硝基苯的拌种药剂类型有三唑醇、粉锈宁、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安克锰锌等5种。研究结果证明,采用药剂拌种和选用抗病品种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可持续控制小麦秆黑粉病的流行为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