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西果品主产区苹果、梨、桃和枣果实农药残留水平及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对山西省中部、南部水果主产区的苹果、梨、桃和枣共70个样品进行了116种农药的残留检测。结果表明,70个水果样品共检出14种农药,全部为低毒—中等毒性农药,其中,杀虫剂9种、杀菌剂5种和植物生长调节剂1种。杀虫剂检出频率最高的为氯氰菊酯,检出率为11.4%;杀菌剂检出频率最高的为多菌灵,检出率为20%。以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西果品主产区苹果、梨、桃和枣的农药检出率分别为46.7%,30%,60%和45%,超标率均为0。幼果期果实套袋可减少果品农药污染。梨被检出的农药种类及数量最少,而桃被检测出的农药种类及数量最多。


黄芪多糖对红细胞调控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小鼠脾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试验探讨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用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作用于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体系,48h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研究黄芪多糖对红细胞免疫调控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红细胞、植物血凝素(PHA),单独作用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红细胞对PHA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也有促进作用,但是二者没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黄芪多糖不能促进体外培养T淋巴细胞增殖,甚至还抑制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但黄芪多糖可以协助红细胞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双方共同作用,引起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加和增强增殖功能。


分蘖对春播玉米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2011—2012年连续2 a,以分蘖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先玉335为研究对象,通过保留与去掉分蘖2种处理,研究分蘖对玉米株高、穗位、茎粗、干物质积累、穗粒数、穗粒质量、灌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分蘖对玉米主茎株高与穗位没有影响,也没使主茎变细;若保留的分蘖萎蔫,对植株干物质、主茎果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粒质量无显著影响,若保留的分蘖正常发育,则植株干物质、主茎果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粒质量显著高于去掉分蘖和分蘖枯萎玉米;分蘖叶片产生的有机物可向主茎果穗转移,保留分蘖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去掉分蘖玉米。


国外绿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52份绿豆种质资源为材料,评价其5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水平。结果表明:除美国等5个不同地区的14份材料未正常开花结荚外,其余338份材料的农艺性状具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质量性状中叶形和幼茎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0.69),数量性状中荚长(2.08)和百粒重(2.07)的最高。UPGMA聚类将338份参试材料分为6大类群,各类群有其独特的性状特征,其中第5类群早熟、矮秆、大粒,可为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想亲本。亚蔬(ARC-AVRDC)(泰国)、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美国和俄罗斯等7个不同地理区域材料间具有显著的遗传变异,其中俄罗斯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韩国最低;印度尼西亚的生育期较短,主茎节数、单荚粒数、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最高,属于早熟、大粒、高产的种质,可以为我国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UPGMA聚类可将这7个不同地理区域的材料划分为3类,其中印尼和韩国的材料各被划分为一类,其他5个国家聚为第Ⅲ类,群体间的性状表现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的关系。
蛋种鸡不同产蛋期种蛋的孵化性能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研究蛋种鸡在不同产蛋期对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将海兰褐父母代种鸡蛋116 337枚,按产蛋周龄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多批次入孵。结果显示,不同产蛋期种蛋的孵化性能与种鸡的周龄存在着很大关系,产蛋高峰期种蛋的孵化性能最优,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性能最差。


长期定位施有机肥对西北半干旱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旱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旱地土壤改良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在宁南旱区进行3a有机肥定位施用试验,设置3个有机肥施用量水平:30 000kg/hm2(L)、60 000kg/hm2(M)和90 000kg/hm2(G),以不施有机肥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对0~20cm土层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影响较为显著,特别是高量有机肥处理,3a较对照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127.7%、26.1%和19.5%;各有机肥处理0~20cm土层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大小顺序基本为G≥M>L≥CK,G和M处理效果最显著,3a较对照分别提高(P<0.05)32.5%~197.2%和16.7%~34.8%;各有机肥处理过氧化氢酶变化规律不明显,基本维持在8.07~9.48U4。说明,旱地施有机肥对提高一些土壤酶活性有显著效果。


全麦粉面筋指数法在小麦育种中应用条件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为了更加灵活、方便地对小样本小麦品种进行品质测定,采用全麦粉面筋指数法代替面粉面筋指数法进行研究。[方法]选用适合山西省南部小麦种植的高、中、低筋型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小麦全麦粉面筋指数(简称小麦面筋指数)与面粉的沉降值、稳定时间的相关性,小麦面筋指数与面粉面筋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试验可以得出,小麦面筋指数测定条件以温度20℃,湿度50%左右最适宜,且小麦面筋指数与面粉面筋指数高度相关,小麦湿面筋含量与面粉湿面筋含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结论]利用小麦面筋指数法可以代替面粉面筋指数法指导小麦育种、仓储及面粉和食品加工等。


富硒谷子新品种晋谷54号的选育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晋谷54号原名汾选446,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晋谷21号为母本,以晋谷20号为父本,F0代种子经离子束诱变处理,后逐代种植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优质,独具富硒特色,在第七届全国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评为"一级优质米"的称号。它的成功选育极大地满足了当前市场及人民生活对富硒特色产品的需求。介绍晋谷54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晋谷54号的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