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南方果树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细菌性黑斑病严重影响杧果产量和商品价值,是杧果生产上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该病由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引起,几乎遍布热带亚热带杧果产区,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综述了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的症状、分布与为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病原及其遗传多样性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害的进一步研究及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 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 发生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法制备竹笋下脚料膳食纤维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利用根霉菌发酵过程中消耗糖类和蛋白质的作用,从竹笋下脚料中制备纯度高、品质佳的膳食纤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原料粉20目,液料比1∶15(g/mL),34℃下发酵32 h可获得品质较好的竹笋膳食纤维,得率达到54.53%,总膳食纤维含量54.2%。与传统化学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具有原料损失少、得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的优点,制备的膳食纤维持油力相近,持水力和溶胀度显著提高。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备的膳食纤维食用性和功能活性较高,并且保持了竹笋本身特有的风味。根霉发酵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易于放大,是一种高效制备毛竹笋下脚料膳食纤维的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胡椒地穿刺巴斯德芽菌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穿刺巴斯德芽菌(Pasteuria penetrans)是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的专性寄生菌,且是研究最多的线虫天敌细菌之一。胡椒作为海南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根结线虫发病率较高。前期的研究发现,在海南岛胡椒中较易分离到P.penetrans。结合形态学和16S rRNA序列分析的方法,着重对海南岛6个市县共13个胡椒园进行P.penetrans资源鉴定发现,在经筛选获得的33个具代表性巴斯德芽菌克隆中,32个克隆子被鉴定为P.penetrans,而克隆子tf-1与P.penetransT(AF077672)的相似性仅为97.7%,且在发育树上处于独立分支,可能为巴斯德芽菌属的一个新种。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海南岛存在较丰富的P.penetrans资源,但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内没有发现明显的种内地域特异性。
关键词: 海南岛 穿刺巴斯德芽菌 16S rRNA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氮对虾类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氨氮是虾类蛋白质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形式,因此氨氮是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水体环境污染物之一,具有较强的毒性,对虾类的存活、生长代谢、组织结构、生理和免疫功能等均有显著的毒性影响。文章综述了氨氮对虾类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深入的毒性机制研究提供资料,并为虾类的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及高产种质初级筛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强木薯现有选育材料和引进种质的研究利用,本研究以主栽品种SC8和SC205为对照,对142份选育材料和8份瑞士引进新种质进行了16个表型性状的鉴定和EST-SSR标记,分析和评价其遗传多样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挖掘高产木薯种质。分子标记聚类分析表明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值为0.652,基于表型性状的聚类遗传相似系数均值为0.186,2种聚类结果之间差异显著,但均表明种质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2年产量相关性状调查结果差异极显著,表明受环境影响较大。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322综合评价表现最好,G74综合评价表现最差,同时,有47份选育材料的综合评价优于2份对照。在今后杂交育种工作中可选择亲缘关系较远且表型差异互补的种质作为杂交亲本,以进一步聚合优良性状,改良不利性状。
关键词: 木薯 EST-SSR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种质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季节龙眼成花差异的碳素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具有相近树体状况的龙眼树在催花之后,有的可以成花,有的却只能抽生叶芽。为了研究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以成花和未成花两种反季节催花龙眼树为对比试材,研究了氯酸钾催花之后树体成熟叶、嫩叶、成熟枝、嫩枝、顶芽中碳素含量差别。结果表明:碳素在成花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成熟叶片碳素含量达到50.93 mg/g的树可以成花,成熟叶片碳素含量在37.40 mg/g以下的反季节龙眼难以成花。同时嫩叶成熟度对成花的影响很大,较为成熟的嫩叶含有较高的碳素含量,该类树也容易成花。这可以作为反季节龙眼树体催花的一个新的判定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提取液对砂糖桔采后防病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剑麻提取液对砂糖桔采后防病效果以及对其品质的影响,利用剑麻提取液不同使用浓度对砂糖桔进行采后处理,同时与施保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当剑麻提取液使用量为250 m L时,可以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及绿霉病的发病率,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同时延缓砂糖桔贮藏期间TSS、TA及VC含量下降的速度,其效果与施保克相当。剑麻提取液对砂糖桔采后防病效果以及对品质保持方面的效果,均与使用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剑麻提取液在砂糖桔采后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素-g-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对SO_4~(2-)的吸附性能研究
《离子交换与吸附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自制的纤维素-g-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cellulose-g-PDMAEMA)接枝共聚物作为阴离子吸附剂,采用离子色谱方法对其吸附SO42-的能力进行研究。通过考察SO42-浓度、吸附剂接枝率、质量与吸附时间等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新型纤维素接枝物吸附剂吸附SO42-的方法。同时应用其吸附橡胶废水中的SO42-。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小的吸附剂用量(0.01g)下,对两种橡胶废水样品中SO42-的吸附量分别为9.0mg和15.0mg,为橡胶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关键词: 纤维素-g-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 吸附 SO42- 离子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矮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许多植物上,矮化是一个优良的农艺性状。近年来,各种矮化相关基因被鉴定和克隆,其中大部分是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类固醇类等)合成、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其功能缺失或过量表达会造成植株矮化的表型;此外一些多胺类合成基因、细胞壁相关基因、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类基因以及其他一些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也被发现其功能的缺失会造成植株矮化。就近年来发现的与植物矮化性状相关的基因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利用这些基因进行农艺性状改造及矮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