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磷水平对剑麻生长和磷肥效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4个不同施磷(P2O5)水平(0、0.16、0.21、0.26 g)对剑麻幼苗生物学性状、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显著提高剑麻株高、叶片长度和叶片厚度。施磷处理剑麻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有所增加。在施用尿素(以N计)0.45 g/株、氯化钾(以K2O计)0.70 g/株基础上,施用过磷酸钙0.21 g/株时,剑麻地上部鲜重最大,为644.7 g/株,比不施磷处理增加39.6%,且其磷肥回收率和农学利用率也最大。施磷处理剑麻叶片和根系全磷含量均比不施磷处理P0高,叶片全氮含量和根系全磷含量明显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剑麻整株氮素积累量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磷素和钾素积累量总体上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转录组中SSR位点的信息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NCBI网站下载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品种RRIM 600的全转录组数据(登录号:JT914190-JT981478),利用SSR软件MicroSAtellite(MISA),并采用含有1~10个碱基重复、碱基数在12 bp以上的鉴定标准对SSR基元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从RRIM 600的全转录组数据中,共发现91 846个SSR,分布于42 859条Unigene中,发生频率为63.71%。橡胶树转录组SSR的平均长度为9 bp,平均分布频率是1/0.92 kb。其中含6个碱基重复基元类型最多,共有52 615个,占所鉴定SSR总数的57.29%。同时对这些SSR的可用性进行了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芒果品种的叶片含水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2个芒果品种台农1号和贵妃的叶片含水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7月至10月土壤含水量高于11月至翌年3月,台农1号和贵妃的各个物候期的土壤含水量及叶片含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个品种的叶片含水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并达到极显著水平,但贵妃的相关性大于台农1号。不同物候期土壤含水量与芒果叶片含水量相关性不同,台农1号坐果期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负相关,而贵妃在抽梢期两者达到显著正相关,其他物候期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加强黑龙江农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思考
《改革与战略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介绍了黑龙江农垦"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情况,分析了黑龙江农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黑龙江农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措施。文章认为,加强黑龙江农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一是巩固和加强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二是坚持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三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投入力度,降低自筹配套资金比例;四是增加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五是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六是拓宽项目渠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川黑木耳吸水机理研究
《化学研究与应用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木耳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通过IR和SEM研究了黑木耳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不同溶液环境下的吸胀曲线,并研究了其保水和重复吸水能力。结果表明,黑木耳富含羟基、羧基、酰胺基等吸水基团,木耳胶质主要为疏松多孔结构,腹侧角质层较为致密,含少量微孔,背侧含有丰富的纤维绒毛,绒毛直径约为5微米。吸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木耳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最大吸水倍率为23倍,且具有优良的保水及复水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大蓟马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是海南豇豆的重要害虫,是影响豇豆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室内试验,对豆大蓟马的发育速率、有效积温、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35℃温度范围内,豆大蓟马的世代发育历期为10.57~46.29 d,其中卵期为2.72~8.71 d,若虫期为3.54~16.24 d,预蛹期为0.76~3.62 d,蛹期为2.02~8.74 d,产卵前期为1.00~9.16 d;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二次回归关系,且呈显著相关;卵、若虫、预蛹及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18、9.80、9.37、8.83℃,有效积温依次为76.55、76.77、17.06、46.73日·度,完成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35℃和238.87日·度;温度对豆大蓟马的存活率影响显著;成虫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下平均寿命为63.24 d,35℃下平均寿命为11.20 d;30℃时产卵量最高,平均产卵232.78粒/雌,分别是15℃和35℃下的3.84倍和8.87倍。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豆大蓟马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基础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假药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触杀活性及其有效成分的初步分离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假蒟的杀虫生物活性,对假蒟根、茎、叶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乙醇和甲醇5种溶剂依次进行索氏提取,测定各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触杀活性,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触杀活性不同,假蒟的主要活性部位为根,其次为茎,叶活性最低;5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中,以石油醚提取物的活性最突出,其他溶剂提取物对试虫基本无生物活性.虫龄越低提取物的杀虫活性越佳,假蒟根石油醚提取物对斜纹夜蛾三至六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204 9%、0.370 8%、0.853 6%、1.233 1%;假蒟茎石油醚提取物对斜纹夜蛾三至六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0.2392%、0.397 8%、0.948 5%、1.486 7%.通过对假蒟根石油醚洗提物进行柱层析和TLC分离,得到16个组分,主要活性组分为A、B、C、D,在1 mg/mL质量浓度下,其对斜纹夜蛾四龄幼虫24 h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其次是组分E和组分F,24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3.33%和36.67%;其他组分基本无生物活性.总之,假蒟根石油醚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触杀活性最高,且虫龄越低杀虫效果越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羟丙基纤维素取代度
《精细石油化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茚三酮比色法定量测定羟丙基纤维素取代度的方法,采用10%NaOH溶解羟丙基纤维素,浓硫酸水解,应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取代度。对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定最佳测定条件。所得最佳测定条件:波长586nm、浓硫酸用量4mL、100℃水浴加热2min、25℃静置30~60min。该方法的灵敏度(RSD=0.0046)高、重现性(RSD<0.001)好,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的样品分析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香蕉病毒病害调查及检测
《南方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展海南省香蕉病毒病害调查研究,为海南香蕉病毒病检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在海南省海口、澄迈、儋州、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三亚等市(县)的香蕉园对呈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蕉植株进行病毒病调查和病样采集,并运用ELISA、PCR和RT-PCR方法对病样进行病毒学检测。【结果】在所有被调查的蕉园中均有香蕉病毒病害发生,其田间自然发病率一般为5%~8%,症状可分为束顶型、花叶心腐型、褪绿条纹型、叶脉坏死型和花苞畸形型5种,其中束顶型和花叶心腐型最为常见;ELISA、PCR或RT-PCR检测发现,束顶型、花叶心腐型病样病原分别为BBTV和CMV,花苞畸形型和叶脉坏死型病样均由BBTV、CMV复合侵染所致,褪绿条纹型病样在CMV/BSV的ELISA检测中均为阴性,但BSV的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海南香蕉病毒病主要由香蕉束顶病毒(BBTV)和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CMV)单独或复合侵染所致。生产中,应推广种植香蕉无毒试管苗,实施蕉园蚜虫综合防控,以减少香蕉病毒病的发生与传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海水珍珠Mg、Fe、Zn和Mn含量变化及其对珍珠微观结构的影响
《矿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对流沙湾优劣质珍珠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两种珍珠的外表面与纵截面进行系统观察,采用785 nm激发波长对两珍珠的珍珠质层和棱柱层中无机相进行原位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劣质珍珠中Mg、Fe、Zn、Mn和P含量比优质珠高,珍珠层外表面文石晶体有序排列程度低;阶梯状珍珠层越致密、台阶厚度越薄,其珍珠质量越好。同一直径的珍珠,优质珍珠文石板片厚度较劣质珍珠薄,劣质珍珠棱柱层结构疏松,棱柱层比优质珠厚,劣质珠棱柱层中的方解石与杂质层影响了珍珠正常矿化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