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凤眼莲、水花生、鲢鱼对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及氮、磷的去除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种群的控制作用,研究了飘浮植物凤眼莲和水花生、滤食性鲢鱼及其组合对水体中藻种群结构、生物量和数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凤眼莲、水花生和鲢鱼均可减少水体中藻类总生物量,其中水葫芦+鲢鱼组合的效果最好;单独放养鲢鱼的处理虽然藻类总生物量下降,但藻类总数量增加;试验结束时,水葫芦、水花生、鲢鱼、水葫芦+鲢鱼、水花生+鲢鱼处理水体藻类总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20.1%、21.1%、94.5%、16.8%、20.7%。水葫芦、水花生都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试验结束时,水葫芦+鲢鱼处理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41.52%,水花生+鲢鱼处理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41.94%;对照组的总氮、总磷与水体藻类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对藻类种群结构产生影响并且改变各藻类的比例,单独放养鲢鱼水体中平均体积大的硅藻、裸藻、甲藻受到了抑制,但对平均体积较小的蓝藻、绿藻的抑制效果不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对稻米中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60Coγ射线辐照黄曲霉毒素B1纯品水溶液和稻米,研究了辐照对水溶液中及稻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水溶液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4 kGy的辐照剂量下,降解率达到95%,当剂量增加到6 kGy时,降解率基本维持在95%左右,此后降解率的增长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趋于缓慢;稻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4 kGy的辐照剂量下,降解率达到42%,在6 kGy时,降解率可达到84%,当辐照剂量增至10 kGy时,降解率达到98%,此后降解率的增加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也趋于缓慢。γ射线辐照对黄曲霉毒素B1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关键词: 稻米 黄曲霉毒素B1 辐照降解 降解率 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SSSLs的水稻穗长QTL的定位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穗长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是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且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SLs)减少了个体间遗传背景的干扰,是鉴定复杂性状QTL的新型遗传材料。本研究以广陆矮4号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的85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测验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广陆矮4号之间穗长的差异,对代换片段上穗长QTL进行了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22个穗长QTLs,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以外的11条染色体上,其加性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2.63~3.87,加性效应百分率变化范围为-11.47%~16.88%。这些QTLs的鉴定,为进一步克隆穗长QTL以及水稻穗长的分子改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J-1B卫星遥感影像的小麦冠层温度的反演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冠层温度是监测作物是否受干旱、病虫害等不利因素胁迫的重要指标。为探讨HJ卫星热红外通道300 m的空间分辨率能否达到监测作物冠层温度的需求,以江苏省宝应县为例,利用小麦开花期HJ卫星遥感影像反演单通道算法地表温度,并用近似于同一时相的TM影像温度反演结果做定性、定量对比验证。结果表明:HJ-1B影像的结果在空间分布上与TM的结果相近,HJ-1B影像反演的地表温度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35.72℃、15.85℃,平均为22.87℃,TM影像反演的结果分别为33.95℃、14.88℃和21.91℃,数值上相差不大;掩膜结果表明,HJ星影像反演的小麦冠层温度比TM的仅高0.48℃;地表温度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下降,且下降速率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减化比值植被指数大于3时,地表温度基本稳定在18~20℃。小麦开花期田间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温度空间分布均一,降低了对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要求,结合HJ卫星影像重返周期小、幅宽大、便于获取等优势,HJ卫星影像用于监测开花时期小麦冠层温度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性壳聚糖对新高梨的保鲜作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壳聚寡糖、辐照降解型壳聚糖和季铵化壳聚糖共3种改性壳聚糖对新高梨果实进行涂膜处理,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组的综合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其中霉斑、褐变和腐烂梨果数量明显下降,涂膜处理还提高了果实硬度,降低了失重率,减少了维生素C损失。壳聚糖处理组间相比,辐照降解型壳聚糖组和季铵化壳聚糖组保鲜效果好于壳聚寡糖组。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也证明,辐照降解型和季铵化壳聚糖处理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新高梨果实的相对电导率、呼吸强度和MDA含量,同时提高SOD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物量累积、分配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物量累积、分配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在姜堰市进行大田试验,并设计10个肥料处理:对照(不施肥,CK)、缺氮(PKB)处理、缺磷(NKB)处理、缺钾处理(NPB)、大量营养元素平衡施肥处理(NPK)、大量营养元素平衡施肥+增施硼肥处理(NPKB)、大量营养元素平衡施肥+增施硼、锌肥处理(NPKBZn)、1/2氮肥施用量处理(1/2 N+PKB)、3/2氮肥施用量处理(3/2 N+PKB)、2倍氮肥施用量处理(2 N+PKB)。结果表明:(1)在缺素处理(PKB、NKB、NPB)中,油菜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均为PKB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梨贮藏过程中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特征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翠冠’梨为材料,研究了套双层遮光纸袋梨果实贮藏过程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及糖代谢中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套袋梨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和蔗糖含量都低于未套袋对照;套袋梨果实中山梨醇脱氢酶活性在贮藏的前5d都低于对照,贮藏10d后活性均高于对照,且与山梨醇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贮藏套袋梨果实中蔗糖磷酸合酶(SPS)及蔗糖合酶(SS)分解和合成方向活性都是前期低于对照,贮藏后期都高于对照,且蔗糖含量与蔗糖磷酸合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方向)活性都呈显著正相关;贮藏的套袋梨果实和对照中的山梨醇含量与果糖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即在贮藏过程中山梨醇可能转化为果糖,而蔗糖则转化成葡萄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地区耐盐(海水)蔬菜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耐盐(海水)农业发展概况,综述了江苏耐盐(海水)蔬菜研究进展及产业化开发前景,为江苏发展耐盐(海水)蔬菜产业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