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知母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知母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知母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在对知母道地产区1年生种苗的调查与测定基础上,以种球直径和侧根数为分级指标,采用K-聚类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知母种苗进行分级,进一步通过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划分的等级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初步制定知母种苗的3个等级,一等种苗:种球直径≥15.0 mm,侧根数≥16个;二等种苗:10.0 mm≤种球直径<15.0 mm,11个≤侧根数<16个;三等种苗:7.0 mm≤种球直径<10.0 mm,7个≤侧根数<11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高效提取普通小球藻叶绿体DNA的新方法
《植物生理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尿素-月桂酰肌氨酸钠(urea-sarkosyl)法,用于分离带有坚硬细胞壁小球藻的高纯度叶绿体DNA(cpDNA)。将对数生长期的小球藻收集后置于冰上研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收集叶绿体层,显微观察表明叶绿体经梯度离心后形态完整。采用尿素-月桂酰肌氨酸钠法、蛋白酶K消化及酚/氯仿/异戊醇抽提,获得了高纯度的cpDNA。检测结果显示,cpDNA分子长度为22 kb,A260:A280值为1.87±0.01,产率达(2.52±0.01)μg·g-1(DW);cpDNA编码的16S rDNA扩增呈阳性,而由细胞核编码的18S rDNA扩增呈阴性。表明cpDNA纯度高,没有受到核基因组DNA的污染,符合小球藻cpDNA高通量测序的要求。同时,该方法也适合提取具有相似细胞壁成分的其他微藻的基因组DNA和cpDNA。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叶绿体DNA 尿素 月桂酰肌氨酸钠 percoll分离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测定及复配增效作用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豆大蓟马是海南冬种豇豆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豇豆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本文采用离心管药膜法,测定了毒死蜱、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和啶虫脒等6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并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其它5种杀虫剂复配的增效作用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豆大蓟马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甲维盐(0.000 5 g/L)>阿维菌素(0.056 1 g/L)>毒死蜱(0.125 3 g/L)>高效氯氰菊酯(0.165 4 g/L)>啶虫脒(0.228 3 g/L)>吡虫啉(19.803 5 g/L);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复配的共毒系数为77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配比为1∶9时的共毒系数为1 733。本研究为开发豆大蓟马防治药剂和田间化学防治提供了基本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AGPase一个大亚基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淀粉合成起始的关键酶,利用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得到一条橡胶树AGPase大亚基的类似序列,再以木质部cDNA为模板通过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得到AGPase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HbLSUI(GenBank NO:KJ02093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GPase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具有AGPase大亚基保守结构域。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GPase基因在木质部和树皮中的表达量较高。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AGPase基因在不割胶、常规割胶和乙烯刺激割胶3种割胶强度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割胶和刺激割胶可导致该基因的表达量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灵芝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技术对橡胶灵芝Ganoderma philippii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到1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2,5-二羟基苯乙酮(1),甲龙胆酸(2),(S)-苹果酸二甲酯(3),muurola-4,10(14)-dien-11β-ol(4),dihydroepicubenol(5),5-羟甲基呋喃甲醛(6),麦角甾-7,22E-二烯-3β-醇(7),麦角甾-7,22E-二烯-3-酮(8),麦角甾-7,22E-二烯-2β,3α,9α-三醇(9),6β-甲氧基麦角甾-7,22E-二烯-3β,5α-二醇(10),麦角甾-4,6,8(14),22E-四烯-3-酮(11),麦角甾-4,6,8(14),22E-四烯-3β-醇(12),5α,8α-过氧桥麦角甾-6,22E-二烯-3β-醇(13),7α-甲氧基-5α,6α-epoxy麦角甾-8(14),22E-二烯-3β-醇(14),麦角甾-8,22E-二烯-3β,5α,6β,7α-四醇(15),麦角甾-5,23E-二烯-3β-醇,醋酸盐(16)。化合物1~16均首次从橡胶灵芝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5首次从灵芝属分离得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竹冬笋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分析
《食品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了解毛竹冬笋的营养价值,促进毛竹冬笋的开发利用,对毛竹冬笋笋头、笋肉和笋壳3个不同部位中蛋白质、总糖、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组成以及活性物质多酚和黄酮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品种竹笋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毛竹冬笋肉中蛋白质、总糖及灰分含量高于笋头和笋壳,与其他品种竹笋相比,冬笋肉中营养成分含量上相对比较丰富,食用价值高;笋肉中Na、Mg、K、Ca、Cu、Zn元素含量均高于笋头和笋壳,笋头中微量元素Mn、Fe的含量较高,笋壳中矿质元素含量最低;氨基酸分析显示,笋壳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笋头次之,笋肉最低;笋肉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10.31、3.49 mg/g,显著高于笋头和笋壳中的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绿色木霉H06产孢培养条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绿色木霉菌H06菌株产孢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孢的3个主要因素:装液量、接种量和培养温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最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绿色木霉H06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200 r/min,装液量74.70 mL/250mL,接种量5.83%,pH 7.5,温度29.50℃,培养时间72 h,菌龄48 h。H06菌株最大理论孢子含量为7.64×109个/mL。经3次平行试验验证,实际平均孢子含量与预测孢子含量相近,比之前的孢子含量提高13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保守microRNA预测和特征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释放的椰子转录组序列和miRBase数据库中的microRNA(miRNA)序列信息,分析椰子中保守miRNA及其相应靶基因的特征。根据miRBase数据库中植物miRNA序列,共预测了41个miRNA,分别属于22个miRNA家族。这些miRNA家族中13个家族在植物中非常保守,miRBase至少在19个物种中检测到,而miR902、miR2673和miR414这3个家族不保守,仅在1~2个物种中检测到。这些预测的miRNA的成熟序列长度大多为21个碱基(59.5%),而前体序列的长度大多为50~100个碱基(61.9%)。分析miR396家族前体序列时发现,成熟miRNA和成熟miRNA*(成熟miRNA形成发卡结构互补的序列)序列很保守,但是中间的序列变异很大。此外,预测miRNA的靶基因发现保守的miRNA家族的靶基因为一些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相关,而不太保守的miRNA家族的靶基因编码与表型控制相关的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顶梢枯死病传入中国的风险分析
《植物检疫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番木瓜顶梢枯死病(Papaya dieback disease)是番木瓜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根据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ISPM No.11),从番木瓜顶梢枯死病分布情况、进入可能性、定殖和扩散可能性、后果评估等方面对番木瓜顶梢枯死病传入中国开展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番木瓜顶梢枯死病传入中国风险高,并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乙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逆境胁迫表达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乙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将为进一步研究ADH在香蕉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本研究从香蕉果实抑制差减文库中获得一条香蕉乙醇脱氢酶基因片段,采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命名为MaADH。MaADH的cDNA全长1140 bp,编码37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40.7 kDa,等电点为7.09。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该基因具有MDR保守结构域,包含22个NAD结合位点、11个底物结合位点和4个锌结合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aADH与拟南芥和甘蓝亲缘关系较近。MaADH在盐胁迫和低温胁迫处理的香蕉苗中上调表达;在干旱胁迫下该基因是先上调表达,随后下调表达;在伤害胁迫下是先下调表达后上调表达,但变化不明显。研究说明,香蕉中的乙醇脱氢酶基因在香蕉适应盐、低温、干旱和伤害等逆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