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SPME-GC/MS联合分析槟榔花香气成分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PME-GC/MS方法分析槟榔花雄花和花梗中的香气成分。雄花中鉴定出47种香气成分,主要为乙酸异戊酯、苯乙烯、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酯、丙酸异戊酯、3,7-二甲基-2,6-辛二烯-2-甲基丁酸酯、乙酸己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6.24%、8.44%、7.41%、5.62%、4.11%和3.93%;花梗中则鉴定出24种香气成分,主要为(Z)-3-己烯醇乙酸酯、(E)-3-己烯醇乙酸酯、乙酸己酯和乙酸异戊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7.71%、26.51%、20.96%和11.97%。在槟榔花雄花和花梗中仅有6种共有香气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占49.24%和60.35%。槟榔花雄花和花梗的香气均以酯类成分为主,但在其组成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槟榔花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谱-质谱联用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神秘果含片加工工艺的研究

食品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具有变味功能的神秘果含片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考察助干剂对果粉的效果,结合加权法计算考察甜味剂、崩解剂、粘合剂以及润滑剂等配方工艺。结果表明,经添加助干剂(玉米淀粉5%+麦芽糊精10%)冷冻干燥制得的神秘果果粉15%,添加甜味剂甘露醇30%~40%、微晶纤维素10%等基本原料,以及粘合剂淀粉浆10%~12%为以2%聚乙二醇-4000为润滑剂,经混合、造粒、干燥、压片等工艺,制得神秘果含片。该产品不仅保留了神秘果的变味糖蛋白,且口感细腻、爽口,风味独特,食用方便。对神秘果产业化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神秘果 含片 压片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莱茵衣藻缺铁应答基因Femu2p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生物技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莱茵衣藻缺铁应答基因Femu2p,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GEX-6p-1-Femu2p,优化条件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方法]提取莱茵衣藻CC425的总RNA后,利用RT-PCR和两次重叠延伸PCR相结合的方法获得Femu2p的全长编码区,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6p-1-Femu2p,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DL21(DE3)中,利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结果]Femu2p的全长编码区为2 904 bp,编码967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100.4 k Da,理论等电点为8.86。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属于包含多个C2H2类型锌指结构域的Ran BP2家族。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为:IPTG浓度0.25 mmol/L,诱导温度16℃,诱导时间8 h。[结论]成功克隆了Femu2p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并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

关键词: Femu2p 莱茵衣藻 重叠延伸PCR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缺铁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僵菌野生菌株对红脉穗螟幼虫的致病效果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测定不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野生菌株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幼虫的致病能力,旨在获得对该虫具有高致病力的生防菌株,以期为红脉穗螟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生物资源。结果表明,G2和G3菌株对红脉穗螟幼虫表现出较高致病力,在1.0×108孢子/m L浓度下,两个菌株对红脉穗螟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32%和80.34%,LT50分别为4.77 d、6.18 d;田间试验表明,G2和G3菌株在1.0×1010孢子/m L浓度下,药后7 d可使红脉穗螟的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73.72%和68.71%,表明这两株菌株在红脉穗螟生物防治中是极具有应用潜力的生防真菌。

关键词: 绿僵菌 红脉穗螟 致病力 半致死时间(LT50) 僵虫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中CHS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蛋白序列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中的几丁质合酶(Chitin synthase,CHS)基因的特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相关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根据丝状真菌中CHS基因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得到FOC4中全长cDNA,测序后对该基因家族编码的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OC4共有8个CHS基因,根据蛋白聚类分析表明可其可划分为2个家族,并可根据氨基酸序列特征进一步划分为7个小类,该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种镰刀菌中保守程度较高。

关键词: FOC4 几丁质合酶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饱和灌溉条件下香蕉施肥减量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田非饱和灌溉条件下,研究减量施肥对香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建立香蕉滴灌施肥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施肥相比,滴灌减量施肥处理在抽蕾前表现出更好的生长势,并且显著提高了香蕉的产量。滴灌减量施肥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9.9%、14.3%;香蕉果指数、果指长与果指围比对照显著增加;同时滴灌施肥技术比海南常规施氮肥每公顷用量分别减少98、254 kg,钾肥每公顷用量分别减少337、1024 kg,同时用水、人工等生产成本也降低,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滴灌施肥是一项适于集约化农业需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水肥一体化技术。

关键词: 非饱和灌溉 减量施肥 香蕉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辅助浸渍增强速生材单板研究

木材加工机械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树脂的方法,以单板增重率来表示三聚氰胺树脂的相对浸渍量,研究超声波功率和浸渍时间与单板增重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和浸渍时间对单板增重率存在显著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法能提高单板的增重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单板增重率呈增长趋势。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浸渍 三聚氰胺树脂 速生材单板 增重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芒果种质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芒果种质圃的33份种质,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芒果果实13个品质性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类胡萝卜素、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总酚、抗氧化能力、钾、钙、镁、铁)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芒果果实品质性状变异非常丰富,变异系数在16.05%~70.24%之间,变异幅度以铁含量最小、蔗糖含量最大。一些果实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但多数品质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主成分分析表明,13个品质性状可综合为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6.63%。其中,葡萄糖、果糖、总酚、DPPH、钙、铁、钾、镁8个性状是果实内在品质的主要性状。

关键词: 芒果 果实品质 变异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棕象甲高龄幼虫冷驯化有效降温速率的确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红棕象甲[Rhynchophorous ferrugineus(Oliver)]高龄幼虫冷驯化试验的有效降温速率范围,初步了解其体内抗寒物质应对不同降温条件下生理指标的变化。实验设定3种不同降温速率(1.00、0.10、0.05℃/min),①从(25±0.5)℃分别降至5℃进行冷驯化,后置于检测温度(-8℃)下处理2 h观察并统计存活率;②测定不同降温速率处理后试虫体内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两组实验均设置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红棕象甲高龄幼虫冷驯化有效降温速率范围在1.00~0.10℃/min之间,最佳降温速率为0.10℃/min;试虫应对不同降温速率时,体内脂肪、甘油、总糖及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而水含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

关键词: 红棕象甲 高龄幼虫 降温速率 冷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营养条件对热带海洋富油微藻生长和油脂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脂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热带海洋富油微藻XG01(琴式菱形藻,Psammodictyon panduriforme)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培养基中不同质量浓度的氮盐、磷酸盐和硅酸盐对藻株XG01生长和油脂产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氮盐(硝酸钠)、磷酸盐(磷酸二氢钠)和硅酸盐(九水偏硅酸钠)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300、10 mg/L和20 mg/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藻株XG01的生物量达0.85 g/L,藻细胞内的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分别为48.21%和0.41 g/L。

关键词: 富油微藻 氮盐 磷酸盐 硅酸盐 油脂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