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菠萝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paradoxa)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果树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菠萝黑腐病是菠萝采后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广东菠萝的市场供应及加工生产。对其病原菌奇异根串珠霉生物学特性和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菠萝黑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生物学特性方面,研究温度、pH值、光照和营养对病原菌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在杀菌剂敏感性研究方面,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最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5~30℃,28℃最有利于分生孢子产生,最适合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8~30℃;最适病菌生长的酸碱为pH 5.0~8.0,在pH 7.0下病菌产孢最多;24 h黑暗处理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果胶,最适氮源为甘氨酸、蛋白胨和酵母膏;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抑菌效果最好。【结论】温度、光照和营养条件对病原菌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这些因子以及使用化学杀菌剂进行菠萝黑腐病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基因MeCWINV1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木薯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基因Me CWINV1胁迫诱导模式及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PCR的方法,从木薯基因组中分离到一段Me CWINV1基因启动子序列(Gen Bank登录号:KC465190)。分析结果显示,该启动子长度865 bp,含有TATA box和CAAT box保守元件,以及MBS、HSE、AT1等多个与植物逆境胁迫相关的元件。通过构建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对该启动子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US基因主要在烟草叶脉中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启动子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木薯 细胞壁酸性转化酶 启动子 GUS基因 瞬时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人工橡胶林地砖红壤中氨挥发规律的研究
《土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工橡胶林栽培是海南特色农业,相对于一般的大田作物,其施肥量与施肥频率差别很大。而氨气挥发是造成氮肥直接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在海南岛人工橡胶林地利用静态箱自动采样测定了2010和2011年两年内4次施肥后NH3的挥发量。结果表明,施肥后第2天即有氨的挥发,最高值出现在施肥后第7天,此后氨气挥发量迅速降低,20天后基本上检测不到。研究发现,氨的总挥发量与施肥后25天内的土壤积温呈正相关,同时特殊天气,如海南特有的台风会显著增加氨的挥发量。统计结果表明,氨挥发损失率最高可达到氮肥施用量的10%。因此如何改进原有的施肥方法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也是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香蕉花蓟马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人工气候箱内饲养香蕉花蓟马,测定了14、18、22、26℃和30℃5个温度下香蕉花蓟马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分析了温度与香蕉花蓟马发育速率的关系,计算了其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存活率。结果表明:香蕉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和温度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香蕉花蓟马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预蛹、蛹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26、10.56、7.92、9.17、9.53、8.69℃,世代的有效积温为153.81d·℃。26℃下香蕉花蓟马的世代存活率最高,为63.16%;30℃下的存活率最低,为46.3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降香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降香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3-羟基-4,9-二甲氧基紫檀烷(1),medicarpin(2),2',4',5-trihydroxy-7-methoxyisoflavone(3),7,2',3'-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4),formononetin(5),3,8-dihydroxy-9-methoxypterocarpan(6),koparin(7),3-hydroxy-9-methoxypterocarp-6a-ene(8),2'-hydroxyformononetin(9),stevenin(10),2',7-dihydroxy-4',5'-dimethoxyisoflavone(11),lyoniresinol(12),2,5-dihydroxy-5-methoxy-benzo-phenone(13)和neokhriol A(14)。化合物1,3,4,6,8,12和14均为首次从降香中分离得到,滤纸片琼脂扩散法表明化合物4对烟草青枯菌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实脱落过程中水解酶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果实的脱落是由于离区细胞间质的降解,而细胞间质的降解有赖于水解酶的参与,这使得水解酶成为近年来器官脱落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主要综述了各种水解酶的生化特性、克隆表达以及降解细胞间质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推进水解酶在果实脱落上的研究及其相关制品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水解酶 纤维素酶 内切-1,4-β-D-葡萄糖酶 β-甘露聚糖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甲酯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基因(HbCYP51)的克隆及机械损伤和外源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sterol 14α-demethylase,CYP5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基于从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胶乳转录组文库分离出的目的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橡胶树在不同机械损伤(割次)中和外施乙烯利和茉莉酸后,其胶乳中Hb CYP51 m RNA表达差异,探讨不同刺激方式和水平对Hb CYP51基因表达的影响。BLAST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了1个与细胞色素P450相关的基因,该基因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90%)和苹果(Malus domestica)(88%)中已报道的CYP51同源性最高,命名为Hb CYP51(Gen Bank登录号:KM203677),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其c DNA全长2 305 bp,包括1 46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推测编码1个含486个氨基酸的蛋白。定量RT-PCR分析表明,胶乳Hb CYP51基因是诱导型表达,并被割胶、乙烯利和茉莉酸调控表达,其中受24 h茉莉酸诱导上调表达最显著(P<0.01),首次证明了割胶、乙烯利和茉莉酸可激活Hb CYP51的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割胶刀次与Hb CYP51基因的表达量和胶乳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胶乳产量与Hb CYP51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初步说明,Hb CYP51可能是巴西橡胶的重要防御因子,直接或间接参与对割胶和乙烯利的防御反应。
关键词: 橡胶树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基因(HbCYP51) 克隆 表达 机械损伤 乙烯利 茉莉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