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安全性评价及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黔中金荞麦提取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及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昆明小鼠和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测定黔中金荞麦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5.0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黔中金荞麦水、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对大鼠体质量无不良影响,醇提物高剂量组可致部分大鼠死亡,其余各组对大鼠外观行为无不良影响.与对照组比较,黔中金荞麦醇提物低剂量组大鼠白细胞(WBC)和淋巴细胞(LYMPH)显著性升高(P<0.05);黔中金荞麦醇提物中剂量组大鼠总蛋白(TP)极显著降低(P<0.01),尿素氮(BUN)和雌性大鼠脾脏系数呈显著降低(P<0.05);黔中金荞麦醇提物高剂量组甘油三酯(TG)无显著性变化(P>0.05),其余血液生化指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变化,雌性大鼠脾脏系数呈极显著降低(P<0.01).黔中金荞麦水提物高剂量组TP极显著降低(P<0.01),TG显著增加(P<0.05).组织病理学检测表明,高剂量的黔中金荞麦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大鼠肝脏和肾脏结构具有一定影响.与对照组比较,黔中金荞麦水提物组大鼠肠道菌群丰度减少,醇提物组丰度增加,饲喂提取物后菌群多样性和物种均匀度均减少.水提物、醇提物及对照组优势菌群门类均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最优菌属分别为唾液乳酸杆菌属(9.06%)、拟杆菌属(37.67%)和拟普雷沃菌属(5.91%).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分析(LEfSe)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黔中金荞麦水提物组拟杆菌属、醇提物组乳杆菌属等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根据外源性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黔中金荞麦水提物和醇提物为无毒物质;结合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和病理组织观察结果,高剂量的黔中金荞麦水提物(40 g/kg)和醇提物(34 g/kg)可影响大鼠肝脏和肾脏结构;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可改变大鼠肠道菌群结构,调节菌群种类和数量.
关键词: 黔中金荞麦 提取物 安全性评价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西番莲水通道蛋白PePIP2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番莲作为新兴的热带果树,在热带农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干旱、高温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相关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AQP)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本研究以西番莲‘台农’(Passiflora edulia Sims)为实验材料,利用西番莲的基因组数据,通过同源克隆法从西番莲中克隆得到了一个水通道蛋白基因PePIP2,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861 bp,编码286个氨基酸。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分子式为C1417H2156N360O373S8,预测分子量为30 459.37 Da,等电点为8.84,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膜上。启动子区域分析显示其含有参与胁迫应答的顺式作用元件。对其进行干旱、高盐、低温、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PePIP2能够受到干旱、高温和低温胁迫的诱导表达,其中在土壤含水量为50%,在45℃高温处理4 h和0℃低温处理48 h,其表达量最高。在烟草中进行瞬时表达,在不同时间的干旱胁迫处理下,PePIP2的表达水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该研究结果将为西番莲抗逆机制解析和分子育种等方面打下基础。
关键词: 西番莲 水通道蛋白 克隆 生物信息学 非生物胁迫 表达


镍污染稻田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及健康风险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用于黔中地区稻田安全生产的镍(Ni)低积累水稻品种,采用田间试验法,以黔中地区主栽的10个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部位Ni含量,研究Ni在稻米中的累积和转运特征,并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0个水稻品种中宜香优800稻米Ni含量最低,为0.372 mg/kg;乐优891稻米Ni含量最高,为2.136 mg/kg。宜香优800稻米对Ni的富集能力及Ni由稻壳向稻米转运的能力均低于其他9个水稻品种。基于稻米Ni含量对水稻品种聚类的结果表明,宜香优800为低值类(第Ⅰ类)品种。健康风险评价显示,10个水稻品种对不同人群的THQ(目标危害系数)值均小于1,无健康风险。宜香优800的THQ值最低,结合稻米Ni含量,推荐其作为黔中地区Ni低积累水稻品种。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筛选 镍 富集 转运 聚类分析 目标危害系数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贵州冬荪遗传多样性分析
《北方园艺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不同地区的20份冬荪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分子标记技术,从78条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重复性高和特异性强的引物,在供试冬荪菌株中进行扩增。利用NTSYS 2.10e聚类分析软件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利用PopGen 32软件对20份冬荪种质ISSR统计结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通过分子标记技术评价冬荪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冬荪遗传育种提供优质材料。结果表明:筛选出具备多态性ISSR引物24条,对供试冬荪菌株进行PCR扩增共获得谱带有788条,其中多态性谱带768条,多态位点比例达到97.5%;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平均等位基因(Na)为1.991 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85 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43 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16 1;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7时,20份冬荪菌株可分为三大类群。综上,20株冬荪种质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较复杂;不同来源的种质由于菌种流通频繁而导致亲缘关系复杂,育种亲本的选择纯化周期较长。


蓝莓果浆不同形态多酚的酶法转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蓝莓果浆为材料,利用酶法转化促进结合态多酚释放为游离态多酚,并研究不同形态多酚抗氧化活性。利用不同酶制剂酶解,以游离态多酚转化率为指标,筛选最适复合酶组合,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酶解条件;以FRAP抗氧化能力和ABTS抗氧化能力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作为复合酶(配比为4:6),复合酶用量2.8%、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24 min。在此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酶解蓝莓果浆游离态多酚转化率可达83.47%,提高了9.96%;酶解蓝莓果浆游离态多酚含量(343.58 mg GAE/100 g FW)提高27.67%,结合态多酚含量(68.03 mg GAE/100 g FW)降低29.84%。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蓝莓果浆游离态多酚提取物的FRAP抗氧化能力和ABTS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15.45%和27.25%,总酚提取物的FRAP抗氧化能力和ABTS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6.81%和15.62%。本研究表明,酶解促进了蓝莓果浆游离态多酚的转化,并增强了蓝莓果浆的抗氧化能力,为蓝莓功能活性产品研发与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蓝莓果浆 酶解 响应面优化 游离态多酚 抗氧化活性


QuEChERS-UPLC-MS/MS法同时检测中药材半夏中31种农药残留
《农药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经典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同时检测半夏块茎中31种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100 mg PSA净化,以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UPLC-MS/MS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31种农药在0.01~1000μg/L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大于0.9990;在3个添加水平(LOQ、10倍LOQ、100倍LOQ)下,31种农药在半夏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2%~115%,相对标准偏差为1.19%~13.25%(n=7)。31种农药的定量限为0.000 02~0.002 mg/kg。采用所建方法对贵州省赫章县23批半夏块茎样品进行残留检测,结果显示31种农药残留范围<LOQ~0.14374 mg/k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均满足农药残留检测分析要求,适用于半夏中31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关键词: 农药 残留 半夏 QuEChERS UPLC-MS/MS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品质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并建立其评价体系。本试验选取88个不同品种的贵州禾原料酿造白酒,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白酒各项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二维排序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禾酿酒适宜性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建立贵州禾酿酒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白酒各项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差异性(P<0.05),且品质指标间变异系数各不相同,说明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的白酒品质性状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品质评价指标可用3个主成分表示,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6.349%。同时,结合二维排序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知,pH、总酸、总酯、总醛、出酒率和酒精度这6个品质指标可作为综合评价贵州禾酿酒适宜性的关键性指标;此外,可将88个不同品种贵州禾分为4类,第Ⅰ类贵州禾品种(16个)酿酒品质相对较佳,第Ⅱ类贵州禾品种(23个)适宜作为低度酒的酿造,第Ⅲ类贵州禾品种(48个)酿酒品质相对较差,‘牛芒禾’单独聚为第Ⅳ类,其酿酒品质最差,不适合作为白酒酿造的原料。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并为贵州禾优质酒酿品种的选育及贵州禾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叶用紫苏农艺性状动态变化及与叶片产量相关性分析
《北方园艺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4份叶片适于鲜食的紫苏品系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紫苏相关农艺性状进行动态观测,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紫苏主要农艺性状生长变化规律及与叶片产量间的相关性,以期为高产叶用紫苏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个紫苏品系的株高、茎鲜质量、一次分枝数、单株叶片数量基本均表现出了在营养生长前期及中期快速增加,后期放缓,直至成熟衰老期出现回落的趋势;单株鲜叶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营养生长后期至生殖生长前达到最高值。主要农艺性状与鲜叶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叶用紫苏单株鲜叶产量与叶片数及茎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一次分枝数、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单株叶片数、茎鲜质量以及一次分枝数等对叶用紫苏的单株鲜叶产量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综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植株高大健壮、分枝数多、叶片茂密是高产叶用紫苏的主要形态特征。


黔西北镉污染耕地安全生产四季豆品种筛选
《河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3个当地推广种植的四季豆品种为材料,在黔西北地区L地与Y地的Cd污染耕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品种四季豆Cd吸收富集差异,探讨品种与环境对其作用效应,并筛选出适宜黔西北地区种植的四季豆Cd低富集品种。结果表明,四季豆产量与Cd含量均受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的极显著影响。同一地点不同品种四季豆Cd含量差异显著,最高值(红皮秋紫架豆)与最低值(帮达二号)可相差10倍。L、Y两地不同品种四季豆对土壤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6%~0.50%、0.13%~0.93%,供试的13个品种四季豆Cd含量均表现为安全水平。13个四季豆品种中帮达二号产量最高,在L、Y两地分别达18 513.6、19 287.9 kg/hm~2。综上,13个四季豆品种均可作为黔西北类似Cd污染区安全生产的推荐品种,其中帮达二号因高产、低Cd含量等被优先推荐。


不同年份缬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2020、2021年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精油的挥发性物质,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研究2种年份缬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2种年份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70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帖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2种年份缬草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2021年缬草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比2020年多.在共有挥发性成分中,2-蒎烯、莰烯、β-蒎烯、柠檬烯、乙酸冰片酯、(1S)-6,6-二甲基二环[3.1.1]庚-2-烯-2-基甲醇乙酸酯、甲氧基乙酸、β-乙酸松油酯相对含量较高.
关键词: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 精油 挥发性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