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硫磺胶悬剂防治小麦、瓜类白粉病和枸杞锈螨的试验效果
《河南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硫磺胶悬剂是无机硫杀菌剂中的一种新型保护剂。它不仅对麦类、瓜类白粉病和棉花红蜘蛛、果树叶螨等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还具有使用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在全国新农药药效测试组织的安排下,有关单位就共同使用广东省江门农药厂出产的45%~50%硫磺胶悬剂对小麦、瓜类白粉病以及枸杞锈螨等进行了防治效果的测定,以期应用于生产。 参加试验的单位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


从河南省的生态气候特点谈小麦品种利用
《河南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94~1995年度河南省小麦生育期间遭受到春冻、干旱以及纹枯病、蚜虫、红蜘蛛等多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危害,造成全省小麦总产比1994年减产,有的地、市减产达25%以上。减产的原因除气候因素外,在品种利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根据我省气候特点,分析小麦品种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1995~1996年度小麦品种利用意见,供参考。


真空冷冻干燥蔬菜的品质分析
《华北农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对真空冷冻干燥及热力干燥的4种蔬菜(胡萝卜、菠菜、韭菜、洋葱)进行品质分析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蔬菜中粗蛋白、总糖、总酸含量分别是热力干燥同种蔬菜的3倍、1.6倍、2倍;VC、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热力干燥蔬菜高4~6倍、2~3倍。真空冷冻干燥蔬菜的粗蛋白、总糖、总酸、胡萝卜素、VC的保存率分别比热力干燥的高67%、30%、35%、60%、50%~75%。
关键词: 蔬菜保鲜,真空冷冻干燥,热力干燥,营养保存率,品质分析


模糊聚类在河南省小麦气候生态区划中的应用
《华北农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对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穗粒数、千粒重的12个气候要素,有代表性的8个地点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当选取λ值为0.857时,将河南省小麦气候生态聚为四个类区,即豫南、豫北、豫中北、豫中南;并对各气候生态区的小麦品种布局原则,生育特点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作了概述。
关键词: 小麦,模糊聚类,气候生态区划,河南省


创办科技示范基地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管理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结合我院多年创办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的实践,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形式与作用,提出了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应当注意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成果转化


旋毛虫基因重组抗原对小鼠的免疫保护试验
《河南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用5μg和15μg的旋毛虫基因重组抗原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免疫,结果于免疫后第4周小鼠体内的抗体效价明显上升,至第7周达到高峰。当每只鼠用90条旋毛虫肌幼虫口服攻击后,抗体效价稍有下降,但到攻虫后的第5周基本回升至攻击前水平。通过人工消化法集虫和计算每克肌肉含虫数(LPG),发现注射5μg抗原蛋白的小鼠,其 LPG比对照鼠的平均减少 7.7%;而注射15μg抗原蛋白的小鼠的 LPG比对照鼠的减少33.5%。试验表明,旋毛虫基因重组抗原对小鼠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陆地棉功能叶不同生育时期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作物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以丙二醛含量表示)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吐絮前呈波动上升,吐絮盛期急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吐絮前缓慢上升,吐絮后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结铃以前随叶片发育而上升,结铃后急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对POD同工酶进行电泳发现,其酶谱构成随生育进程而变化,早熟品种在开花期酶带条数最多,其中出现两条慢带,而中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包括低酚棉)则在吐絮期最多,此时早熟、中早熟和中熟品种均有一条慢带,但晚熟品种始终未出现慢带,推测慢带可能与品种的成熟期有关。结果还表明,早熟品种三种酶活性在吐絮前与其它品种的差异不明显,有时还比其它品种略高,说明尽管早熟品种生育期较短,但其功能叶的生理生化功能仍很旺盛。低酚棉上述生理指标与有酚棉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