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温度对棉蚜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

棉花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利用不同温度及代别组合共计12个处理研究了温度对棉蚜生命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棉蚜的影响和棉蚜亲代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健壮个体子代在14~30℃温区随温度升高,发育速率呈幂函数曲线上升,棉蚜在14℃下若蚜死亡率高达70%,成蚜繁殖力极低,但在18~30℃温区内绝大多数棉蚜可以发育至成熟,以18~20℃棉蚜寿命最长,繁殖力最强,平均单蚜产仔蚜54.66~63.52头。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而导致内禀增长率呈对数曲线增加,至30℃r_m值达0.4486。但在高温下(26~30℃)连续饲养子代其r_m值则明显下降。不同温度下发育的个体大小差别明显,以18~20℃下成蚜较大。因此,作者认为棉蚜最适温区的划分不仅应考虑棉蚜的存活率、繁殖力及寿命,还应注意这些参数连续多代饲养的稳定性。根据亲代、子代棉蚜内禀增长率的差异程度,认为18~22℃为棉蚜发育的最适温区,处于最适温区的棉蚜个体健壮,体长宽积1mm~2以上。鉴于高温能导致短期内棉蚜种群剧增,因而从生物学意义上可以认为棉蚜具有在棉花蕾铃期猖獗的潜在能力。

关键词: 棉蚜 温度 生命参数 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铷(Rb)标记棉盲蝽及其向棉田扩散为害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0年在网室试验研究证实,用硝酸铷2000-4000ppm喷洒寄主标记棉盲蝽,方法简便、结果可靠。1991年分别在河南太康县和南阳市用2000ppm的硫酸鉫喷洒棉盲蝽集中越冬区域(200m~2)大量标记棉盲蝽。结果表明,从铷处理区扩散到棉田的铷标成虫占80%以上,其扩散高峰在5月下旬。对野生寄主区在成虫羽化前进行耕翻处理,附近棉田受害率仅6.8%,未处理区的棉花受害率达33.9%-36%,处理效果为80%左右,该研究结果为棉盲蝽的预测预报和踪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棉盲蝽 Rb标记 扩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苯咪唑及丙硫苯咪唑对大白鼠不同感染期的旋毛虫肌幼虫杀虫效力

华北农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单独给药及联合给药,以300ppm混入饲料连续饲喂的方式,对105只人工感染旋毛虫的大白鼠,在不同感染期采用长短不同的给药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感染期的旋毛虫肌幼虫以甲苯咪唑(150ppm)与丙硫苯咪唑(150ppm)联合给药疗效最佳,其次为甲苯咪唑。较经济的给药时间为:感染期在40~90天之间,横纹肌感染量为2343条/克,给药10天;感染期在90~165天之间,横纹肌感染量为2080条/克,给药15天,感染165天以上,横纹肌感染量为2080条/克,给药20天。

关键词: 旋毛虫肌幼虫 甲苯咪唑 丙硫苯咪唑 大白鼠 杀虫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复混肥的肥效试验

土壤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肥料效应受气候、土壤及作物的影响很大,变幅惊人。因此必须进行多年的定位试验,才能对某一肥料的肥效及在此基础上制订的施肥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客观评价。从1987年开始,我们在小麦—玉米轮作中进行了各种复混肥对小麦、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为指导复混肥生产,分配及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鼠源性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在兽医学上的应用

中国兽医科技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自从1975年Khler和Milstein创立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来,单克隆抗体(mAb)已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抗白粉病性状基因导入小麦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授粉后外源DNA(基因)导入技术是实现作物基因转移的分子育种新途径。我们采用这一技术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导入感病小麦品种(以二棱大麦品种80S—111为供体,小麦花培品种花76为受体)后产生多种变异类型。本文主要通过对后代5个抗白粉病稳定的株系的抗性表现、与已知基因的比较、籽粒氨基酸成分的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

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河南省人口众多而奶牛数极少,人均年消耗奶量仅有1—2千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牛急需较大的发展,如仅靠纯种繁殖及杂交改良等常规技术发展奶牛极为缓慢;采用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技术,即借黄牛之腹怀奶牛之胎让黄牛生出高产奶牛,这样既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黄牛资源,又是快速发展奶牛的捷径。本项研究的目的除上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国产激素进行奶牛超数排卵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国产激素(FSH)在使用方法、时间、剂量、配制比例等方面对奶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并对供体牛的年龄、胎次、产后日期,重复超排及季节、气候等各种因素在超数排卵效果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还表明国产FSH超排效果比较稳定。

关键词: 奶牛 激素 超数排卵 胚胎移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国产激素进行奶牛超数排卵及同期发情处理的试验研究

畜牧与兽医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用不同批号的FSH、PGF_(2a)共超排奶牛109头,超排有效率87.16%,采卵成功率90.35%,平均获卵数为7.55±6.62枚,平均获可用胚胎数5.67±5.22枚,不同批号间的平均获卵数,平均可用胚胎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供体超排后发情时间为36.30±9.92小时,受体同期发情处理后发情时间为63.24±16.09小时。奶牛移植受胎率为66.66%(6/9),黄牛移植受胎率为42.59%(23/54)。

关键词: 奶牛 超数排卵 胚胎 同期发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玉米螟的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螟危害棉株生长点和主茎后,单株产量损失28.26~88.7%,由于棉株的自我生理调节和群体补偿效应,实际损失为12.61~52.17%。测定了受害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以及受害株率与百株卵块数之间的关系,拟定出不同皮棉产量水平的棉田防治指标:高产田(100kg/亩)4.9块卵/百株;中产田(75kg/亩左右)5.5块卵/百株;低产田(50kg/亩左右)6.2块卵/百株,在玉米螟严重发生年份,应适当放低。

关键词: 棉花 玉米螟 防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