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从京东方看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的现状及建议

财务与会计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一项达460亿元的巨额融资计划,让上市10余年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方)处于风口浪尖。"利益输送"、"融资目的不明"等,一时间,针对京东方的质疑纷至沓来。那么,如何改善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的现状?笔者以京东方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一)案例简介1.边亏损边融资按照京东方最新公布的融资计划,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常规稻美油占的选育及应用

中国种业 2014

摘要:水稻是广东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稻谷产量占粮食作物产量的比例平均保持在76%以上。但由于广东省人多地少,也属缺粮大省,同时随着广东经济不断发展,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食味品质也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广东急需一批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品种。为此,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新品种选育研究室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利用高产抗性好的五山油占为母本,特优质且抗稻瘟病的美丝占为父本,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淮山紫薯营养面条的研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用新鲜紫淮山通过真空干燥制得紫淮山粉。以紫淮山粉、紫薯粉、面粉为主要原料,研制成新型营养保健面条。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面条的断条率、烹煮损失率和感官评价值,确定紫淮山紫薯面条的最佳加工工艺配方。结果表明:紫淮山紫薯面条的最佳配方为高筋面粉量100g,食盐1.5g,添加紫淮山粉10%,紫薯粉5%,卡拉胶0.50%。在此工艺条件下,面条断条率为0、烹煮损失率为8.25%,产品感官性状良好、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紫淮山 紫薯 面条 最佳工艺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常规稻新品种黄银占的选育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银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产量与对照种优优128(三系杂交稻)相当。介绍了黄银占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黄银占 优质稻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哺乳动物RNAi抗病毒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NAi是由双链小RNA(siRNA)介导的以序列特异性方式诱导同源mRNA降解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其特异性和高效性,已成为当前广泛应用的特异性基因阻断技术。虽然内源性RNAi机制在果蝇、秀丽隐杆线虫、拟南芥等低等动植物中的抗病毒侵染作用已较为明确,但在高等动物尤其在哺乳动物抗病毒感染中的研究一直处于探讨阶段。近期,《Science》等顶级学术期刊上,连续发表将RNAi应用于哺乳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性研究。发现去除病毒中的抑制蛋白,乳鼠体内产生大量内源性siRNA并对病毒进行攻击,且成功抑制病毒扩增,使得乳鼠存活。研究结果均证明RNAi在哺乳动物中也具有抗病毒功能,从而为高等动物病毒病的预防及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简单回顾RNAi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叙述RNAi在哺乳动物水平上的研究情况,尤其是近期应用RNAi在小鼠以抵抗病毒对机体的感染和相关应用与安全性问题取得的新进展。

关键词: RNA干扰 哺乳动物 抗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寄生帚梗柱孢霉

植物检疫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寄生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 Crous,Wingfield&Alfenas)是严重危害花生和大豆产业的重要病原真菌,在我国被列为重要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介绍了寄生帚梗柱孢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诊断特征及检疫措施,以期使读者较全面地了解寄生帚梗柱孢霉的经济重要性,为进一步研究、检疫和防治该种病原菌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黑腐病 寄生帚梗柱孢霉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诊断特征 检疫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稻两鸭共作对稻田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鸭稻共作是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的重要技术,对稻田土壤养分消耗具有一定的缓冲和调控作用。但在鸭稻共作有机生产模式中,外源性化肥投入的缺乏常常成为水稻高产的限制因素。为更好地解决有机种植中土壤养分供应的问题,对常规鸭稻共作进行了调整,建立了2种"一稻两鸭"共作生态农业模式。通过田间试验对常规稻作、常规鸭稻共作、一稻两鸭轮养及一稻两鸭套养4种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进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稻作,3种鸭稻共作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全钾、全氮的含量,同时减小碱解氮的消耗。与比生产前期相比,生产结束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而3种鸭稻共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比生产前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4种种植模式下土壤全磷含量在生产结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一稻两鸭套养和一稻两鸭轮养模式下土壤全磷含量的降低程度低于常规稻作。早稻生产结束后,一稻两鸭套养和一稻两鸭轮养模式下的土壤全磷含量比常规稻作分别高出13.53%和11.01%。与常规鸭稻共作模式相比,一稻两鸭轮养和套养模式增加了全氮以及全钾有机物的积累,同时减缓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下降。晚稻生产结束后,一稻两鸭套养模式下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比常规鸭稻共作模式高出3.7%,10.39%和7.59%。产量测定结果表明,早稻时期一稻两鸭套养模式下的水稻产量比常规鸭稻共作模式高12.90%,晚稻时期则比常规鸭稻共作高12.19%。一稻两鸭共作模式中,由于两批鸭子的存在,其排便和中耕作用几乎贯穿于水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因此培肥效果与常规鸭稻共作相比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系统内的养分循环利用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鸭稻共作 一稻两鸭 土壤养分 养分消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在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广东蚕业 2014

摘要:植物修复是土壤污染修复和大气污染修复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通过与其它植物修复品种比较,分别分析了桑树在土壤污染修复和大气污染修复方面的优势,认为桑树可作为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的一种优良植物修复品种,并提出了今后应深入开展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其研究重点。

关键词: 桑树 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 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形成、品质及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低氮磷水平下施钾处理(常规施钾(225.0 kg/hm2)、减钾28%(175.5 kg/hm2)和不施钾(0 kg/hm2))对水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华优8305和天优998的产量形成、品质及钾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钾相比,减钾28%提高华优8305的结实率及天优998的有效穗和结实率,进而增产;桂香占的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提高,但每穗总粒数下降,因而稳产;粤晶丝苗2号有明显的减穗减粒效应。减钾28%有利改善华优8305的稻米品质;不利改善另外3个水稻品种稻米碾磨品质。适度减钾对水稻剑叶和籽粒生理代谢酶活性无显著负面影响,减钾28%有利提高钾素利用率。低氮磷水平下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品种

关键词: 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 减钾 产量形成 品质 钾吸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脂加工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油脂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脂是人体重要的储能物质,营养价值丰富,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其极易氧化酸败,生成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其营养价值大幅降低。以常见油脂的加工工艺(包括提取、精炼和成品油后加工)为主线,着重介绍各加工工艺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针对油脂氧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可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油脂 氧化 提取 精炼 抗氧化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