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苏省水稻矮缩病的病原鉴定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发布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S7片段的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RB-S7-F/R和SRB-S7-F/R,采用RT-PCR、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对的方法,对2009年江苏发生的水稻矮缩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用RB-S7-F/R引物在47份检测样品中有36份可以扩增到一条1 200 bp左右的目的片段,而用SRB-S7-F/R引物未能扩增到预期条带。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已经发表的RBSDV中国分离物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3%~100%和97.4%~100%,与SRBSDV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77.4%~79.5%。系统进化分析得到类似结果。上述研究表明,2009年引起江苏水稻矮缩病症的病原为RBSDV,尚未发现SRBSDV的危害。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 白背飞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茶园土壤酸性和土壤元素有效性的调节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模拟试验探讨了生物炭用于茶园土壤对土壤酸性的调节作用和对土壤矿质元素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300 g/kg的用量向茶园土壤中施加生物炭能使土壤pH值升高0.05~0.22,有机碳含量提高1.6~7.9百分点,阳离子交换量(CEC)下降8~48 cmol/kg。生物炭明显降低茶园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Pb、Cd和Cu的含量,其中有效Pb降低38.5%~79.1%,有效Cd降低26.8%~74.6%,有效Cu降低12.5%~17.2%。同时,土壤中有效Fe、Zn也明显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银杏叶片光合系统Ⅱ荧光特性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银杏叶片在长期干旱胁迫下光合性能的变化,采用盆栽控水法对银杏幼苗进行干旱处理,并分别在处理后第0、20、30、40、50天,对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JIP-test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的加剧,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递减。由于干旱导致银杏叶片的光合系统Ⅱ(PSⅡ)结构破坏和稳固性减弱,其荧光动力学曲线出现了K相和L相的升高,在干旱处理40 d后升高加剧。PSⅡ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一系列荧光参数的变化,初始荧光F0逐渐升高,最大荧光Fm逐渐降低;代表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参数ABS/RC、ET0/RC、TR0/RC逐渐升高;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0/CS0高于对照,单位面积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ET0/CS0后期下降;表示受体侧电子传递活性的参数Sm、ψ0、φE0逐渐下降,M0、VJ、VI逐渐升高;表示热耗散的参数DI0/RC、DI0/CS0随干旱时间延长而急剧升高;活性反应中心数目RC/CS0减少;代表PSⅡ光合效率的参数Fv/Fm、PIabs逐渐下降;代表PSⅡ供体侧活性的参数WK随干旱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OEC逐渐减少。干旱胁迫导致银杏叶片PSⅡ反应中心失活,能流分配失衡,电子传递受阻,PSⅡ放氧复合体失活和PSⅡ稳固性减弱,从而破坏PSⅡ光合功能。而反应中心失活和受体侧电子Q-A的累积是造成PSⅡ电子传递活性减弱的主要原因。干旱条件下,银杏PSⅡ的PIabs比Fv/Fm对干旱的反应更灵敏,可作为银杏叶片受到伤害的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霍乱毒素B亚单位与胰岛素B链结构类似多肽融合蛋白的制备
《药物生物技术 》 2012 CSCD
摘要:为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TB)与胰岛素B链(9-23)肽段结构类似多肽(Ins B(9-23))的融合蛋白,使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了CTB与Ins B(9-23)的融合基因CTB-Ins B-X若干,并将融合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菌株经乳糖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过12%SDS-PAGE分析表明该菌株可以包含体形式表达融合蛋白,并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的包含体经过变性、复性后,可以在体外自组装成五聚体结构。GM1-ELISA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在体外可以与神经节苷脂GM1(monosialoganglioside)特异性结合,表明该融合蛋白保持了CTB形成五聚体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霍乱毒素B亚单位 胰岛素B链(9-23)肽段 包含体 五聚体 神经节苷脂GM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性克隆转化烟草获得抗病突变体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烟草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突变体材料,以含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性克隆PTYj01的农杆菌EHA105侵染转化烟草叶片,用50 mg/L卡那霉素对愈伤组织进行筛选,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20 d左右后进行植株再生。挑取表型正常、无TYLCV病症的再生烟草45株,经PCR鉴定均整合有TYLCV DNA序列。将表型正常的再生植株移栽,温室接种烟粉虱传毒鉴定再生烟草在整个生育期对TYLCV的抗性,共获得8株表型正常、无TYLCV病症的烟草。对这8个抗性植株T2代烟草进行农杆菌注射法和接种烟粉虱鉴定,发现T2-2、T2-7的T2代分离群体中有约75%的植株没有发病症状;对这2个株系的抗性植株进一步进行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发现其卡那霉素的抗性也符合3︰1的分离比例,说明株系T2-2、T2-7可能发生了抗TYLCV突变。可见,通过对侵染性克隆转化的烟草进行体细胞离体筛选,获得抗TYLCV突变体的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侵染性克隆 烟草 体细胞无性系 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苯基-2-萘胺对青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参数变化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苯基-2-萘胺对青菜种子进行浸种后对种子发芽、生长、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苯基-2-萘胺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在低浓度N-苯基-2萘胺处理下,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当N-苯基-2萘胺浓度小于1 mg/L时,随着N-苯基-2萘胺浓度的增加,青菜的株高不同程度增加,在0.50 mg/L处理下,株高增加最多,显著大于对照;根长和鲜质量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N-苯基-2-萘胺使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在低浓度N-苯基-2-萘胺处理下,青菜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当使用高浓度N-苯基-2-萘胺处理后,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和对照相比显著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性和半糯性水稻品种成熟胚组织培养力的比较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江苏优质糯性水稻品种的成熟胚再生技术体系,以非糯粳稻南粳44为对照,选择糯稻品种苏御糯和半糯性品种南粳5055为研究材料,以其成熟胚为外植体,分别从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分化和植株再生进行了比较,研究糯性水稻的成熟胚再生技术。结果表明,以M8为基本培养基,添加同样的激素组合(蔗糖3%,琼脂0.8%,2,4-D 3mg/L,KT 0.1mg/L,ABA 0.2mg/L),诱导20d,苏御糯出愈率为98.81%,南粳5055为81.00%,均比对照南粳44的99.32%略低,而且3品种的出愈快慢有差异,与对照南粳44相比,苏御糯的和对照相当,表现出愈较快,而南粳5055则比较慢。在分化过程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蔗糖3%,琼脂1%,山梨醇1.5%,2,4-D 0.1~0.4mg/L,6-BA 1~2mg/L),苏御糯和南粳5055在0.1mg/L 2,4-D和2mg/L 6-BA组合中分化率达到最高,分别是86.54%和56.5%,而对照南粳44只有21.42%,但南粳44在0.2mg/L 2,4-D和3mg/L 6-BA组合中的分化率最高,达到了66.67%。不同基因型的最高再生率分别为:苏御糯87.5%,南粳44 78.38%,南粳5055 65.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