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甜瓜椰糠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瓜产业在海南地区发展很快,是近年来种植效益较好的产业之一,为提高生产水平,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本地椰子加工废弃物椰糠进行资源化利用,对甜瓜椰糠基质栽培的品种选择、棚架设计与安装、栽培槽、栽培基质、供水系统和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要求和规范。


海南种子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因其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地理优势,在中国种子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较详细的介绍了海南种子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对如何促进海南种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海南小菜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菜蛾的发生量除了受到食料、各类天敌联合作用的影响外,明显受到温度、降水因素的影响。在海南岛每年5-10月,旬平均气温27℃以上,旬降水量50 mm以上,小菜蛾发生受到抑制,田间发生量小;在11-12月至次年1-4月,旬平均气温18~25℃,旬降水量30 mm以下,适宜小菜蛾生长发育,田间发生量大。显而易见,随着旱季和雨季的交替变化,小菜蛾的田间发生量也随着增加或降低。年度间,旱季或雨季提早或推迟,是决定当年小菜蛾幼虫盛发期提早或延迟的决定因素。


海南岛农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现状与防治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经济贸易及各方面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海南岛面临越来越大外来生物入侵的压力,呈现出传入数量大、种类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损失重等特点;提出"预防为主、及早发现、消灭和控制"防治对策。


海南甘蔗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通过对海南西部儋州、昌江、白沙,北部临高、澄迈和定安,主要甘蔗产区0~20cm土层共85个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蔗区土壤pH值平均为4.50,88.23%的样品pH值<5.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3g/kg,38.82%的样品有机质含量小于10g/kg;62.35%的样品碱解氮含量低于60mg/kg;38.82%的样品有效磷含量小于10mg/kg;78.82%的样品速效钾含量小于50mg/kg;60.0%的样品交换性钙含量小于450mg/kg;80.0%的样品交换性镁含量小于120mg/kg;28.24%的样品有效硫含量小于12mg/kg;83.53%的样品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蔗区土壤有效锌含量和有效铁含量较为丰富。


椰糠在不同氮源发酵过程中养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以烘干鸡粪、尿素、磷酸氢二铵等作为氮源,调整椰糠发酵堆(椰糠基质)的碳氮比为30:1,并添加酵素菌进行短期发酵,研究椰糠基质在添加不同氮源发酵后的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发酵后椰糠基质的有机质含量均呈动态下降的趋势,其中以纯鸡粪为氮源的A、H处理的有机质含量下降最多。(2)发酵后椰糠基质的全氮、速效氮、速效磷的含量,以C、F、E、B、D等含化肥氮源的处理较高;速效钾的含量,以A、H两个以纯鸡粪为氮源处理的含量较高,以E、D两个以部分鸡粪为氮源处理的次之。(3)从发酵后椰糠基质的养分含量分析来看,以C(100%磷酸二氢氨-氮)、E(33.3%鸡粪-氮+33.3%尿素-氮+33.3%磷酸氢二铵-氮)、F(50%尿素-氮+50%磷酸二氢氨-氮)处理发酵后的养分含量较高,为椰糠基质发酵的优良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