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64条记录
利用功能标记鉴定普通野生稻中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9个菲律宾白叶枯病菌小种对供试的9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Griff.)及1份高感白叶枯病材料IR24进行抗性鉴定,发现IR24对所有的菌株都表现为高感,6份野生稻材料对9个菌株表现全抗,占参试野生稻总数的67%。取自广西玉林的1份材料只感PXO280(P8),海南万宁的1份材料感PXO71(P4),广州高州的1份材料对PXO79、PXO99和PXO339感病,而这几份材料对其余菌株都表现为抗病,说明每份材料至少含有1个抗性基因。利用已克隆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5、xa13、Xa21和Xa27的功能标记检测,结果表明9份供试普通野生稻中都不含抗性基因xa5、Xa21;5份为显性Xa13纯合体,4份为隐性抗病xa13杂合体;5份为抗病显性Xa27纯合体,3份为隐性xa27纯合体,1份材料中xa27和Xa27都不存在。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白叶枯病 抗性基因 功能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血竭基源植物的研究与利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9 CSCD

摘要:血竭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目前商品血竭主要来源于棕榈科黄藤属(Daemonorps)植物的果实和百合科龙血树属(Dracaena)植株茎干的红色树脂。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有野生分布的血竭基源植物只为海南龙血树和剑叶龙血树两种。系统综述了我国血竭基源植物的资源状况、血竭形成机理、血竭基源植物的开发利用、人工繁育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野生血竭基源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血竭产生机制的研究等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血竭 龙血树属 植物资源 形成机理 开发利用 人工繁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幼龄腰果植株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L9(34)正交设计,探讨氮、磷、钾肥配施对幼龄腰果植株生长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2龄腰果植株,最佳施肥组合为N1P1K1,年施氮(N)150 g/株、磷(P2O5)50 g/株和钾(K2O)50 g/株处理,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对于3龄腰果植株,年施氮250~450 g/株处理,植株的冠幅、株高增量随着氮施用量增加而增大,磷、钾影响不显著;现蕾期和初花期,P2O590 g/株和K2O200 g/株处理的植株现蕾、开花枝梢比例最高,施氮影响不显著;盛花坐果期,施N350 g/株、P2O5150 g/株和K2O 150 g/株处理的植株现蕾开花枝梢比例最高。氮和钾对3龄植株结果影响较大,年施N250~450 g/株处理,平均株产量随着氮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施肥组合为N3P1K2,施N450 g/株、P2O590 g/株和K2O 150 g/株处理,可以促进3龄腰果植株结果。3龄植株腰果产量与初花期叶片钾(K)含量(0.43%~0.47%)和盛花坐果期叶片N含量(1.89%~2.20%)呈直线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施肥 幼龄 腰果 植株生长 结果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盐和H_2O_2对海马齿PHGPx活性的影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直接还原膜上脂类过氧化物的抗氧化酶,在保护生物膜免受过氧化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了海马齿PHGPx活性的测定,检测了不同浓度盐和 H2O2胁迫对PHGPx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蒸馏水为缓冲液提取的叶片总蛋白效果较好; NaCl梯度浓度处理下,海马齿叶片PHGPx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的趋势,其中500mmol/L NaCl处理可以诱导最大活性; H2O2梯度浓度处理下,海马齿叶片PHG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0.5mmol/L H2O2处理获得最大活性;海马齿植株经 H2O2清除剂DMTU处理后再用 H2O2处理,PHGPx的活性降低,同时 NaCl的诱导效果并不受到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海马齿中PHGPx的活性受到盐和 H2O2的调节,并且它们对PHGPx酶活的调节可能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关键词: 海马齿 盐处理 H2O2处理 PHGPx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蜜杨桃果实不同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2009年7月在三亚市、五指山市香蜜杨桃果园的不同地段、坡向,采集样品果实,测定果实不同部位及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结果表明,同一果实的下端、中部、上端TSS含量差异极显著,中部、全果TSS含量差异不显著。果实下端TSS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端最低。果棱间、不同果棱中部TSS含量差异圴不显著。对果实中部、全果TSS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表明果棱中部TSS含量可直接表示全果TSS含量状况。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差异下,果实不同部位TSS含量有一致性的显著性差异,果实下端TSS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端最低。

关键词: 香蜜杨桃 果实不同部位 果棱 可溶性固形物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马齿对不同比例淡海水组培的生长和生理响应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红树林伴生植物海马齿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培试验系统考察了海马齿植株在不同淡海水组合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变化,以探讨海马齿植株盐环境的适应性和耐盐机制.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液中海水比例增加,海马齿植株生长速度变慢,节间变短,叶片肉质化程度加重,但都能健康生长并完成其固有的生长周期.随着培养液中海水比例的增加,海马齿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节间长度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茎周长却逐渐增加,叶片水分含量和根系活力先升高后降低,而叶片干物质和丙二醛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2∶1淡/海水组合培养液中海马齿植株的长势最好,根系活力最强.研究结果表明,海马齿植株最适宜在一定比例的淡/海水培养液中或一定盐浓度环境下生长,其具有很强的耐盐碱特性,渗透调节是其适应外界盐胁迫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海马齿 水培 耐盐性 生长和生理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水稻上一种新病害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近年来,海南水稻生产上出现一种类似稻瘟菌的病害,该病害分布广、危害严重,已经成为当地水稻生产的一个潜在威胁。本研究从海南不同地区水稻上分离到该病的病原菌,接种实验发现该分离物能引致与田间病害相同的症状。分生孢子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表明,其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杀菌剂室内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欧宝和凯润对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弯孢 病原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7600IU·mg~(-1)Bt悬浮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17 600 IU·mg-1 Bt悬浮剂防治小菜蛾幼虫,结果显示,17 600 IU.mg-1 Bt悬浮剂1 125 g·hm-2的防效为94.36%,高于16 000 IU·mg-1 Bt可湿性粉剂1 125 g·hm-2的防效(85.53%),是防治小菜蛾的有效生物药剂,推荐使用浓度为750~1 125 g·hm-2。

关键词: 17600IU·mg-1Bt悬浮剂 小菜蛾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玉糯2号的选育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的特征特性

杂交水稻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88S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2005年9月通过海南省技术鉴定。该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为23~24℃,在海南5月至10月下旬为稳定不育期,在此时期制种安全可靠;该不育系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稻米品质和开花习性较好,容易繁殖、制种。利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两优0293、两优389、P88S/747等均具有超高产潜力,其中两优0293和两优389分别于2006年通过国家和海南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P88S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