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几种杀螨剂防治海南绿橙红蜘蛛药效比较
《植物保护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8种杀螨剂防治绿橙红蜘蛛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7%炔螨特乳油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5%唑螨酯悬浮剂2000倍液和25%苯丁锡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绿橙红蜘蛛药后30 d防效分别为90.07%、92.51%、91.24%和91.86%,以5%唑螨酯悬浮剂2000倍液防效和持效性较好,但速效性差。


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egomovirus病毒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已成为植物病毒最具破坏力的种群,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集约化及其传播介体——粉虱种群的增加。综合前人的研究,报道了Begomovirus病毒在其进化、危害及对其控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
关键词: 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 粉虱 双生病毒 重组 进化


超级稻P88S/0389光合特性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超级稻P88S/0389与其亲本P88S和R0389剑叶的光合特性,探索P88S/0389高产的光合机理。[方法]采用W ellburn和Lichenthaler的方法测定剑叶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并使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杂交种的叶绿素含量居于双亲之间,生育期前期偏母本而后期偏父本;同时,杂交种有较强的光能吸收、转化和碳固定能力,其剑叶的净光合速率(Pn)、PSⅡ活性(FV/FO)和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参数均高于亲本,且下降速率都比亲本慢,非光化学猝灭(qN)较亲本低,上升速率也比亲本慢,表现出不易早衰等超亲优势。[结论]杂交种P88S/0389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光化学反应,热耗散较少。在水稻生产中,选择同时具有较高光合速率和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品种对水稻的高产尤为重要。


稻飞虱在海南省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飞虱在海南历年都有或大或小的发生,早稻发生危害较轻,主要以本地虫源白背飞虱为主。分析了稻飞虱发生特点及成灾原因,主要表现为初始种群数量多、种群增长快、危害性大、气候条件适宜及食料丰富,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生态控制、预测预报及药剂防治等。


利用SSR标记分析海南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7 CSCD
摘要:选用平均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28对SSR引物,对海南不同纬度5个普通野生稻居群的163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普通野生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8个位点共检测到227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A=8.1071,有效等位变异数Ae=4.4190,平均期望杂合度He=0.4004,实际观察杂合度Ho=0.7062,香农指数I=1.6048;(2)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较大,总的遗传变异中有46.40%存在于居群间(Fst=0.4640);(3)居群内杂合体较高(F is=-0.7069),根据固定指数(F=0.0588)计算出的异交率t=0.8889,说明海南普通野生稻的繁育系统属于一种较高的异交混合交配类型。
6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6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10%虫螨腈悬浮剂、1.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5%茚虫威悬浮剂和24%虫酰肼悬浮剂4种杀虫剂防治甜菜夜蛾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不仅速效性好,药后第1天的相对防效为85.51%~98.23%,持效期也较长,药后第10天的相对防效仍维持在90%以上,且在本试验使用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