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17-2020年浙江省猪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浙江省猪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变化规律,本试验对2017-2020年浙江省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送检的血清和病料样品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4种疫病痛原和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结果显示:PRRSV、CSFV、PCV2、PRV-gE/gI、PRV-gB的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81.4%,83.6%,91.4%,36.1%,94.3%;不同年份中,CSFV和PCV2抗体水平一直呈稳中上升趋势,2020年PRRSV和PRV-gE/gI抗体水平下降明显.病原检测结果显示:PRRSV、CSFV、PCV2和PRV的感染具有普遍性,病原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2.9%,2.5%,17.3%,6.6%,其中PRRSV/PCV2双重感染较多,阳性率为9.7%;不同日龄中,PRRSV、PCV2和CSFV保育猪病原阳性率最高,育肥猪次之,而PRV产房仔猪阳性率最高;此外,2019-2020年CSFV、PCV2和PRV的病原阳性率下降明显.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不同热处理方法对休闲松子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善休闲松子的品质,采用3种不同热处理方式(真空油炸、水煮及普通油炸)对松子进行加热处理,测定不同热处理下休闲松子的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真空油炸和水煮松子的酸价在4 min时均高于普通油炸;普通油炸松子的过氧化值在4 min时显著高于真空油炸和水煮(P<0.05),而当热处理时间达12 min时,真空油炸松子的过氧化值会快速升高至(0.3±0.05)g·kg-1,接近普通油炸松子在4 min时的过氧化值;真空油炸松子的皂化值略高于水煮松子,但无显著差异(P>0.05).真空油炸和水煮松子的抗氧化能力在4 min时显著高于普通油炸对照,且水煮松子表现出最佳的抗氧化能力.因此,真空油炸和水煮等热处理方式能更好地保留松子的营养功能.
关键词: 松子;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抗氧化能力


鲜食枣新品种'浙鲜枣1号'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鲜食枣新品种'浙鲜枣1号'是由'义乌大枣'中发现的优株选育而来.在浙江义乌地区果实脆熟期为9月5日左右.平均单果质量13.3 g,果实可食率96.99%.果肉白色,质地脆,肉质细,汁液多,有蜂蜜味,总糖含量10.93%,可滴定酸含量4.4 g·kg4,维生素C含量平均2.69 mg.g-1.品质优良,适宜于浙江省及类似气候地区栽培.


稻螟赤眼蜂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稻螟赤眼蜂试验使用的内参基因,本试验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挑选了十个稻螟赤眼蜂候选内参基因(包括PABPC1L、ACTR2、ARPC2、EF1a、EEF1D、SFRS7、HSP70、CSNK1a1、GAPDH和TMEM209),分别检测了其在包括温度、取食、农药刺激等不同条件下,以及在稻螟赤眼蜂不同的发育历期的表达情况.利用RefFinder分析软件对Delta CT、BestKeeper、NormFinder、GeNorm四种软件分析基因表达稳定性的结果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取食、农药刺激和不同发育历期处理,表达相对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为EF1a、EEF1D;SFRS7、ARPC2;PABPC1L、TMEM209;PABPC1L、ARPC2.本研究结果为在不同条件下选择稻螟赤眼蜂内参基因提供了参考,也有利于在稻螟赤眼蜂的基因表达研究中取得更为可靠、准确的数据.


白沙枇杷裂果的钙素调控生理研究
《果树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钙素营养与白沙枇杷裂果的重要关系及其对果实相关生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软条白沙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裂果与正常果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研究了Ca~(2+)在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外源喷钙效果。【结果】裂果果皮、果肉中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皮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果胶酶(PG)、纤维素酶(CL)活性较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裂果率与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SOD活性、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肉中GA3含量与果皮中ABA含量较正常果显著升高。果皮钙含量与果皮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果期果实Ca~(2+)含量最高,到膨大期显著下降。花期和幼果期喷钙显著提高了果实中钙含量和果皮SOD、CAT活性,降低POD、PPO、PG、CL活性和果皮ABA含量、果肉GA3含量。【结论】白沙枇杷果实钙素营养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幼果期到膨大期,果实钙素营养不足是导致枇杷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钙可通过调节活性氧清除、细胞壁水解与激素合成降低白沙枇杷裂果率。


豆渣、猪粪有机肥施用水平对梨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豆渣和猪粪有机肥不同梯度替代部分化肥对梨产量品质和梨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确定这两种有机肥的最佳施用量和化肥氮素替代比例.[方法]设置7个处理:纯化肥(CF),7.5、15、22.5 t·hm-2三个梯度豆渣有机肥(DZ1、DZ2、DZ3),7.5、15、22.5 t·hm-2三个梯度猪粪有机肥(ZF1、ZF2、ZF3).结合主成分分析对梨果实品质和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F相比,豆渣有机肥、猪粪有机肥处理梨产量分别提高29.4%~46.7%、30.3%~55.7%;施用有机肥提高梨果实品质,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糖酸比、单果质量.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豆渣有机肥有利于钙的吸收,猪粪有机肥更有利于铜、锰、镁的吸收.施用有机肥能有效缓解南方梨园土壤酸化趋势,并能培肥土壤,提高土壤微生物香农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梨果实品质和土壤肥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同施肥处理综合得分排序为:DZ3>DZ2>ZF1>ZF2>DZ1>ZF3>CF.[结论]施用有机肥处理对梨果实品质和土壤肥力的提升作用均优于纯化肥处理,豆渣有机肥优于猪粪有机肥.综合考虑效果、成本以及环境风险,梨园豆渣有机肥施用量以15 t·hm-2(氮肥有机替代率为35.8%)为宜,猪粪有机肥施用量以7.5 t·hm-2(氮肥有机替代率为13.0%)为宜.


基因编辑外源基因Cas9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基因编辑产品进行有效监管、消除公众疑虑是基因编辑产品在我国产业化的前提.目前,Cas9核酸内切酶是基因编辑技术中最常用的手段,因此需要建立针对Cas9核酸内切酶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基因编辑中最常用的Cas9核酸内切酶外源序列为靶位点,设计和筛选引物、探针,进行PCR体系优化,确定最佳的引物浓度与退火温度,通过特异性、灵敏性等测试建立了检测基因编辑外源基因Cas9的普通PCR和qPCR检测方法.在检测方法特异性实验中,普通PCR和qPCR方法均只在含有Cas9等外源DNA的样品中扩增出了阳性结果,而其他不含有Cas9核酸内切酶的样品则均为阴性结果;在方法灵敏性测试中,普通PCR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1%,qPCR法检测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16个拷贝;在方法稳定性实验中,普通PCR和qPCR方法在其相应最低检出限浓度下分别进行了67与60次重复实验,结果均为阳性.该定性定量方法适用于不同基因编辑作物,如水稻(Oryza sativa)、大豆(Glycine max)和油菜(Brassica napus)等.本研究建立的Cas9定性及定量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度较高、稳定性较强.该方法的建立为将来实现对基因编辑产品的有效监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皱环球盖菇不同极性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及成分分析
《菌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皱环球盖菇子实体的抗氧化活性,利用溶剂萃取法得到皱环球盖菇子实体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不同极性萃取物,选用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法、羟基自由基法和还原力法对4种萃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显示了最强的抗氧化活性;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分析了皱环球盖菇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化学组成,从中鉴定出9种化合物,多数为核苷类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皱环球盖菇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皱环球盖菇 不同极性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核苷类物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点滴复膜酵母兔源分离株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分析(英文)
《菌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点滴复膜酵母Cyniclomyces guttulatus是一种定殖及生长于犬、兔、豚鼠、龙猫、大鼠和小鼠等动物胃肠道内的真菌。与大多数传统酵母相比,点滴复膜酵母具有耐酸(pH 1.5–4.5)、耐高温(38–42℃)的独特生长特性,可在体外快速增殖。腹泻动物粪便中可见大量点滴复膜酵母,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感染点滴复膜酵母会引起明显病状,但其被认为是多种动物的机会性致病菌。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测序明确点滴复膜酵母的基因结构和注释信息,获得点滴复膜酵母的系统性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结果显示基因组大小为29.71Mb,包含11307个基因,转录组大小为17.67Mb,GC含量分别为43.02%和43.09%;mRNA、CDS、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 476、1 447、1 374和540 bp;点滴复膜酵母存在517个独特的基因家族,共包括1 162个基因,该酵母的独特基因特点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点滴复膜酵母的基因组大小和数量明显大于其他12种酵母,提示该酵母可能存在全基因组复制,这可能与其独特的胃肠道定殖、耐酸和耐高温生长特性密切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