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种新的反刍动物布尼亚病毒——施马伦贝格病毒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最近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机构连续报道在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的牛、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中发现一种新的病毒病流行,其病原为施马伦贝格病毒。文章根据相关报道从病原的鉴定、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和防控等方面对该病毒进行简要介绍,以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和防控措施,防止该病在我国发生和流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显性低酚棉新品系种仁营养品质与利用评价
《棉花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主选育的7个显性无腺体新品系为材料,通过种子性状考察,种仁游离棉酚、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测定,研究了低酚棉种仁具有重要的油用、食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结果表明:4个新品系种仁棉酚含量低于国家食用标准,其中苏显无154、苏显无156棉酚占种仁质量低于3 mg.kg-1,成为名副其实的无酚棉新种质。低酚新品系种仁粗脂肪含量高于有酚品种,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超过70%,油酸相对含量略低于有酚品种,亚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相对含量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与有酚品种相同。低酚新品系种仁色氨酸含量高于常规有酚品种,其它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氨基酸总含量与有酚品种相近。低酚基因Gl2e对棉花种仁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及其含量未产生负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1年中国棉花生长指数在江苏省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江苏省2011年棉花生产的概况,分析了棉花主要生育期气候条件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分析棉花长势及预测产量。结果表明,CCGI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快捷的指标,对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2年植棉形势,提出了江苏棉花生产发展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用量对滨海滩涂区甘薯干物质积累、氮素效率和钾钠吸收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沿海滩涂种植能源作物甘薯有广阔的前景。为确定苏北滩涂区甘薯适宜施氮量,比较了6个施氮水平下甘薯的成活率(SR)、商品率(CR)、蔓薯比(V/T)、干物质积累(DMA)、氮素累积值(NAV)、氮利用效率(NUE)、氮收获指数(NHI)及钾钠吸收的差异。结果表明:(1)施氮量与甘薯地上部分DMA和NAV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余同),对地下部分NAV影响较小(P>0.05)。(2)与不施氮比较,施氮60 kg(N)·hm-2对甘薯的V/T、SR、NUE和NHI均无显著影响。(3)甘薯的CR、地下部分和块根DMA以及理论产量(NAV×NUE×NHI)均以施氮60 kg(N)·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氮量超过60 kg(N)·hm-2,施氮量与甘薯的V/T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R、CR、NUE、NHI、地下部分和块根DMA均呈极显著负相关。(4)甘薯对钾钠的吸收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薯地上部分钾钠含量均在施氮量为60 kg(N)·hm-2时达到最高值。施氮量对钾钠含量比没有影响。因此,苏北滩涂区甘薯适宜施氮量为60 kg(N)·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SSL的高密度物理图谱定位水稻分蘖角度QTL
《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以籼稻9311为遗传背景携带粳稻日本晴基因组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的遗传图谱进行分子标记加密,构建了含250个多态标记的高密度物理图谱。以119个CSSLs为材料,P≤0.001为阈值,筛选到分蘖角度与受体亲本9311差异极显著的10个系。结合物理图谱和代换作图方法,共鉴定出5个分蘖角度QTL,其中qTA11的加性效应表现为增效作用,来源于9311的等位基因;其余4个QTL的加性效应为减效作用,均来源于日本晴的等位基因。qTA6-1和qTA6-2分别被定位于第6染色体RM253–RM527之间的3.55Mb区段和RM3139–RM494的1.65Mb区间;qTA9被定位于第9染色体RM257–RM189之间的3.40Mb区段;qTA10被定位在第10染色体RM222–S10-1之间的2.10Mb区段;qTA11被定位于第11染色体RM1761–RM4504之间的3.30Mb区间。以上研究结果为水稻分蘖角度QTL的精细定位和株型育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QTL 水稻 代换作图 分蘖角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施用量对醋糟有机基质栽培生菜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化肥施用量对于有机基质栽培蔬菜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问题,通过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研究醋糟有机基质盆栽条件下生菜养分吸收量、含量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下生菜根、叶中氮、磷、钾的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生菜叶片氮、磷、钾吸收量表现为:1/4s>1/2s>1/8s>1s>0s(正常施肥量为1s,0s、1/8s、1/4s、1/2s分别为正常施肥量的0、1/8、1/4、1/2倍)。化肥中氮、磷、钾的利用率均以1/8s最高。总养分利用率以1/4s处理最高。表明1/4s施肥量是醋糟有机基质盆栽生菜的最适宜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剂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小麦粉改良剂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以宁麦15面粉为原料,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谷元粉、瓜尔豆胶和变性淀粉,用粉质仪和拉伸仪研究其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面条专用粉。利用响应面法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评估改良剂对多指标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综合加权评分值的影响程度为谷元粉>变性淀粉>瓜尔豆胶,两两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适宜配粉条件为:谷元粉1.4%、瓜尔豆胶1.5%,变性淀粉2.2%。在此条件下流变学指标的综合加权评分预测值为0.869,验证值为0.856,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5%。表明添加适量的改良剂能够显著提高宁麦15面粉的品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黄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有机基质栽培,选用盐敏感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盐胁迫下黄瓜植株生长、矿质营养吸收、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可以有效促进黄瓜植株生长和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蔬菜营养品质;盐胁迫下,黄瓜生长受到抑制,植株体内N、P、K、Cu、Zn含量减少和K+/Na+降低,果实产量和可溶性蛋白、总糖、Vc、硝酸盐含量下降;接种AMF可缓解盐胁迫对黄瓜生长的抑制作用,使植株体内N、P、K、Cu和Zn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3%、11.7%、28.2%、13.5%和9.9%,K+/Na+、果实产量、可溶性蛋白、总糖、Vc含量明显提高,果实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表明AMF可通过促进盐胁迫下黄瓜植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植株对盐胁迫的耐性,进而提高其产量和改善营养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