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心土培肥犁改良瘠薄土壤的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根据心土培肥的改土技术要求研制出心土培肥犁,并分别在瘠薄黑土和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开展大面积机械改土试验,明确自主研发的心土培肥犁改土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对作物产量的效果,为其广泛应用到低产土壤改良提供机械及技术支持。试验设深松、心土培肥和常规对照耕作,采用大田对比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心土培肥和深松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对土壤理、化性质,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后效不完全一致;心土培肥降低土壤抗剪强度后效明显,碳酸盐草甸黑钙土>10~30 cm土层土壤抗剪强度比对照降低6.65~12.16 k Pa,黑土比对照降低8.20~11.31 k Pa,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改土后效果明显,黑土改土后效长,心土培肥改土效果优于深松;土壤容质量和硬度趋势同上;心土培肥提高土壤透气系数为2.78~14.28倍,饱和导水率为2.38~11.62倍;深松和心土培肥可提高下层土水分消耗比例,>30~60 cm土层耗水量为心土培肥区>深松区>对照区,心土培肥耗水量比照高10%;心土培肥处理可提高土壤磷含量和供磷强度,>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供磷强度比对照分别提高4.19~5.17倍和4.96~17倍,碳酸盐草甸黑钙土高于黑土;心土培肥可提高玉米产量,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心土培肥增产幅度为6.82%~18.01%,黑土增产幅度为6.45%~11.18%,平均增产效果碳酸盐草甸黑钙土>薄层黑土,但黑土持续增产效果好。

关键词: 土壤 农业机械 作物 心土培肥犁 碳酸盐草甸黑钙土 薄层黑土 理化性质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质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

摘要:目的检验实验室间测量准确度,探讨评定小规模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国内4家有资质的实验室,对强筋、中筋和弱筋3类不同品质类型样品8个面粉品质参数进行重复测定。结果不同实验室品质参数存在准确度差异,实验室C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和弱筋样品吸水量、实验室D强筋样品吸水量和中筋样品形成时间的重复性标准差为离群值,达到柯克伦检验1%显著水平;实验室B弱筋样品拉伸面积、实验室C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值为离群值,达到格拉布斯检验1%显著水平。初始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实验室B和实验室C出现系统性偏离,其中实验室B在弱筋样品拉伸面积,实验室C在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不满意"。结论小规模试验检测能力评定,应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判定离群值,初始能力评价采用经典法更为合适,稳健统计法和分割样品设计可作为实验室能力评价参考。

关键词: 实验室比对 小麦粉 品质

早熟高梁新品种龙杂17机械化密植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6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高粱的主产区之一.由于高粱对干旱、水涝、盐碱和瘠薄等方面的多重抗性,而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尤其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在北部无霜期短且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龙杂17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选系KS35A为母本、HR686为父本配制而成.原代号为龙683,为适宜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的机械化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矮秆酿造型高粱新品种,于2015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进行登记推广,认定编号为:

关键词: 机械化水平 密植栽培技术 新品种 黑龙江省农科院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作物育种研究所 种植业结构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Na_2SO_4胁迫对甜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NaCl+Na_2SO_4胁迫下甜菜根际环境的变化,选用KWS0143和Beta464 2个品种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将Na Cl和Na_2SO_4以摩尔比2∶1混合,按Na占土壤质量百分比为0、0.2%、0.3%和0.4%(S0、S2、S3和S4)设置4个处理,研究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甜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处理下根际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差异显著,细菌(18.19×10~5~176.23×10~5CFU·g~(-1))>放线菌(7.08×10~5~35.18×10~5CFU·g~(-1))>真菌(0.18×10~5~0.98×10~5CFU·g~(-1))。同一取样时期,各处理之间比较,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微生物总量均是S3最高;2个品种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在取样后期差异均显著,KWS0143高于Beta464。相关分析表明,脲酶活性与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一定量的盐胁迫有利于提高甜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本研究为调控盐渍土甜菜生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盐胁迫 甜菜 根际 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龙粳29大面积推广原因分析

中国种业 2016

摘要:龙粳29是2010年审定推广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水稻品种,2011年种植面积达22.43万hm~2,2010-2015年6年累计推广面积达79.4万hm~2,成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主栽品种之一。龙粳29迅速大面积推广原因主要有:良好的遗传基础;丰产性好、增产显著;适应性广、稳产性强;抗病性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关键词: 龙粳29 推广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套鉴别品种对哈尔滨市、鸡西市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哈尔滨市、鸡西市稻瘟病菌的致病性情况,以2006—2008年采集的143个稻瘟病菌菌株为选择压力,以7个中国、12个日本清泽鉴别品种为体系,通过幼苗喷雾接种的方式完成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在中国鉴别品种体系下,将2006—2008年哈尔滨市菌株分别划分为12、9、17个致病型,优势致病型分别为ZE1、ZF1、ZA57;将鸡西市菌株分别划分为6、15、10个致病型,优势致病型分别为ZE1、ZB17、ZF1。(2)中国鉴别品种对2006—2008年哈尔滨市菌株的抗性频率均值分别为62.86%、58.33%、58.38%,最高抗性品种分别为东农363、四丰43、珍龙13;对鸡西市菌株的抗性频率均值分别为67.03%、48.87%、57.82%,最高抗性品种分别为东农363、四丰43、四丰43。(3)在清泽鉴别品种体系下,将2006—2008年哈尔滨市菌株分别划分为33、12、27个致病型,优势致病型出现频率分别为11.43%、0、20.00%;将鸡西市菌株分别划分为21、17、19个致病型,优势致病型出现频率分别为38.46%、21.05%、19.05%。(4)清泽鉴别品种对2006—2008年哈尔滨市菌株的抗性频率均值分别为48.57%、56.25%、58.33%,最高抗性品种均为砦1号;对鸡西市菌株的抗性频率均值分别为57.37%、50.00%、63.89%,最高抗性品种分别为砦1号、福锦、爱知旭。(5)应用联合抗病性方式,东农363+砦1号组合对2006—2008年哈尔滨市菌株的联合抗病性均最好;应用抗性聚合方式,东农363+砦1号组合和Pi-4号+砦1号组合对2006—2008年哈尔滨市菌株的聚合后抗性频率均最高。总体分析可知,日本清泽鉴别品种对菌株的鉴定效果优于中国鉴别品种,但仍不是最佳选择。

关键词: 鉴别品种 哈尔滨市 鸡西市 稻瘟病菌 致病性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氰氨化钙土壤消毒对黄瓜根腐病及土壤病原菌的控制效果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氰氨化钙土壤消毒技术防治黄瓜根腐病,通过病害防治效果、植株生长情况等指标,结合土壤中茄病镰刀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手段明确氰氨化钙不同剂量处理后病原菌菌量的动态变化,以此评估氰氨化钙土壤消毒防治黄瓜根腐病的施用效果。应用建立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监测土壤中茄病镰刀菌带菌量,最低检测量为1×101个拷贝·g~(-1)。研究结果表明,氰氨化钙最佳施药量为120 g·m~(-2),其茄病镰刀菌消毒3 d菌量大幅下降,9 d时降为0,种植黄瓜苗后菌量恢复缓慢,对黄瓜根腐病防治效果为66.56%~74.41%,植株长势良好。

关键词: 黄瓜 氰氨化钙 茄病镰刀菌 防治效果 Real-time PCR 动态监测

北方地区蝴蝶兰不同生长阶段养护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为兰科蝴蝶兰属,于1750年发现,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为附生性兰花,已发现70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在中国台湾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湾出产最多~([1-3])。由于蝴蝶兰的花色丰富、花期长、寓意丰富,近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是最畅销的盆栽花卉品种之一,产业已覆盖全国各地~([1])。1蝴蝶兰温室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现状及发展建议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作为中国粮食的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长期耕作和保护措施不到位,肥沃的黑土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介绍了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的现状以及在现行耕作制度下粮食作物生产概况和效益,并对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的发展提出了些许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耕作制度 现状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晒烟创新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聚类及相关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构建筛选优良创新种质资源,明确品种间相似度及遗传关系,合理选择育种亲本材料,文章对55份晒烟创新种质资源作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基于24项生物学特性聚类分析,欧氏距离为12.95处可将55份晒烟创新种质资源分为五大类群,第Ⅰ类群上中等烟比率最高,可作为品质育种亲本选择材料,第Ⅱ与Ⅲ类群平均产量较高,是培育高产品种优先选择亲本,同时这两大类群在株高、茎围、节距、可见叶数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重点开发利用,第Ⅳ类群植株高度最小,可作为矮源亲本保存利用,第Ⅴ类群可作为培育早熟品种亲本材料。进一步分析创新种质资源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结果显示晒烟单位面积产量与可见叶片数、腰叶长、单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茎围呈显著正相关,腰叶宽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晒烟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