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年降雨较少、蒸发量大、传统种植模式下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在垄作全覆膜(T1)、垄作半覆膜(T2)和垄作不覆膜(对照)种植方式下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植株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适宜马铃薯的抗旱保墒种植技术。结果表明,苗期至成熟期,T1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提高了25.7%~120.0%,叶面积指数增加了42.2%~178.6%,且明显提高了0~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33.5%和115.8%,T1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但显著增加了作物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因此,T1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是适宜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马铃薯种植的抗旱保墒技术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土壤水分 单株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指数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围产后期亚临床酮病对奶牛氧化应激、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围产后期SCK奶牛机体是否产生了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试验选取胎次、体重、上一胎次产奶量接近的产前(5±2) d的50头临床检查健康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根据产后10 d奶牛血液中BHBA含量是否在1.2~3.0 mM范围内,选取其中10头奶牛作为对照组(健康奶牛,n=10),10头奶牛作为SCK组(n=10)。分别于产后第10 d、20 d早晨饲喂前采集尾静脉血液用于测定SCK参数(BHBA、NEFA)、氧化参数、抗氧化参数、炎性因子、生产性能。结果表明,SCK组奶牛血液中SCK参数(BHBA、NEFA)、肝功能指标(AST、ALT、ALB、CHOL和TG)、氧化参数(ROS、MDA和H_2O_2)、炎性因子(TNF-α、IL-1β、IL-2、IL-8和IFN-γ)和SCC在产后10 d和20 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SCK组奶牛产后20 d时以上所述参数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10 d的奶牛(P<0.05);而GLU含量、IgG含量、抗氧化参数(TAC、SOD和GPX)、DMI和产奶量在产后10 d和20 d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SCK组奶牛产后20 d时以上参数仍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10 d的奶牛(P<0.05)。综上所述,奶牛在产后20 d内机体产生了亚临床酮病,SCK奶牛肝脏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和炎性损伤,显著降低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关键词: 围产后期 亚临床酮病奶牛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FD的妊娠猪舍温度场仿真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妊娠猪舍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减少传感器的使用、节约成本,试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采用ANSYS CFX系统对妊娠猪舍温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和验证,将两列猪栏简化为发热板体,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妊娠猪舍进行了温度场模拟,通过仿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吻合度。结果表明:在该模拟条件下,实测值与仿真值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37℃,平均绝对误差为0.13℃,最大相对误差为1.51%,平均相对误差为0.44%。说明仿真温度和实测温度基本一致,模拟温度场和实际温度场具有较好的吻合度。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妊娠猪舍 温度场分布 仿真模拟 吻合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ulfanili Acid和ASA对番茄病毒病诱导抗性的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番茄品种"嘉信金骊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种子期、幼苗期、种子期和幼苗期用浓度为0. 029 mol/L的Sulfanili Acid和0. 028 mol/L的ASA对番茄幼苗进行诱导处理,以研究Sulfanili Acid和ASA对番茄病毒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诱导物Sulfanili Acid的3个处理与对照的相对免疫效果分别为51. 46%、63. 34%和49. 62%,诱导物ASA的3个处理与对照的相对免疫效果分别为66. 62%、75. 56%和77. 66%;对发病后不同时间与其病情指数的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各处理的初始病情指数和病情增长速率均低于各自对照,其中种子期和幼苗期都用诱导物ASA处理过的植株初始病情指数最低,为0. 618%,且病情增长速率最慢,为1. 940%。

关键词: ASA Sulfanili Acid 番茄 病毒病 诱导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豆渣发酵饲料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土豆渣发酵饲料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150只体重为22 kg左右小尾寒羊羔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发酵Ⅰ组和发酵Ⅱ组),每组50只,围栏圈舍舍饲。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精料和牧草),发酵Ⅰ组和发酵Ⅱ组饲喂精料和不同配方的土豆渣发酵饲料。预饲期为7 d,正式试验期为65 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采集背最长肌用于相关肉品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别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就日增重而言,发酵Ⅰ、Ⅱ组相比对照组表现出良好的优势;屠宰性能指标中,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度及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物理指标中,发酵Ⅰ、Ⅱ组显著提高了熟肉率(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别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及粗脂肪均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土豆渣发酵的饲料饲喂的小尾寒羊,其生长性能可达到常规日粮饲喂的效果,综合发酵饲料对熟肉率、粗粗白质、粗脂肪、嫩度、系水力及肉色泽的影响,发酵饲料具有改善肉品质的趋势,发酵饲料组间发酵Ⅰ组略优于发酵Ⅱ组。

关键词: 土豆渣发酵饲料 小尾寒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物理指标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PP_(333)和6-BA对甜荞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荞品种‘北早生’和‘赤甜荞1号’为材料,利用多效唑(PP_(333))和6-苄基腺嘌呤(6-BA)在不同幼苗时期进行叶片喷施处理,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花芽分化过程,记录开花时间,调查开花和结实数,通过液质联用方法检测3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及人工合成细胞分裂素(6-BA)含量,探究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荞的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甜荞花期调控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第二片真叶期喷施100mg·L~(-1)PP_(333)和150mg·L~(-1)6-BA能显著提高甜荞结实率和单株产量,两种处理的结实率分别较对照提高49.5%、39.4%,单株产量分别提高41.8%、23.0%。(2)观察甜荞花芽分化过程并将其划分5个时期,分别为生长锥分化前期、生长锥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雌雄蕊形成期,在第二片真叶期喷施PP_(333)和6-BA均加快了甜荞花芽分化进程,使其开花时间提前。(3)喷施PP_(333)在幼苗期和现蕾期降低了内源IAA、6-BA含量,增加GA_3、ABA含量,而在盛花期增加内源IAA、6-BA含量,降低ABA、GA_3含量;喷施6-BA在幼苗期和现蕾期增加了内源GA_3、IAA含量,在盛花期降低了内源GA_3、IAA含量,3个时期均降低了内源ABA含量,增加了6-BA含量。研究发现,第二片真叶期是调控甜荞小花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叶面喷施100mg·L~(-1)PP_(333)和150mg·L~(-1)6-BA的调控效果最佳,可加快甜荞花芽分化进程,使开花时间提前,增加单株结实粒数,提高甜荞品种的结实率和单株产量;PP_(333)主要是通过减少甜荞开花数,增强弱势小花活力来提高结实粒数,而6-BA主要是利用增加开花数,提高有效可孕小花数来增加结实粒数。

关键词: 甜荞 多效唑(PP_(333)) 6-苄基腺嘌呤(6-BA)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果实成熟相关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与甜瓜果实成熟相关的基因,选择与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的4个基因家族HB(Homeobox)、RIN(Ripening inhibitor)、ETR(Ethylene receptor)、CTR(Constitutive triple reaction),对甜瓜全基因组鉴定,分别获得CmHB家族成员17个、CmRIN家族成员21个、CmETR家族成员3个和CmCTR家族成员20个,通过序列比对和基序分析验证了家族成员鉴定的可靠性。利用转录组测序方法,分析4个基因家族各成员在甜瓜品种河套蜜瓜原种和转反义CmACO1基因的河套蜜瓜品系M9生长期和成熟期果实中的表达量,发现河套蜜瓜原种中13个基因在2个发育时期果实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CmHB3、CmHB11生长期的表达量是成熟期的42,9倍,而CmHB4成熟期的表达量是生长期的27倍,其表达量均呈极显著差异。在M9品系中,12个基因在2个发育时期果实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mHB3、CmHB11生长期的表达量是成熟期的6,3倍,而CmHB4成熟期的表达量是生长期的41倍,其表达量均呈极显著差异。在生长期,CmHB3、CmHB11的表达量在2个材料中存在极显著差异,CmRIN14、CmRIN15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成熟期,CmHB3的表达量在2个材料中存在极显著差异,CmRIN14、CmRIN15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还发现CmRIN14、CmRIN15在2个材料间的表达模式相反,表明其表达模式受CmACO1表达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甜瓜 乙烯 果实成熟 乙烯受体 CT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围产期奶牛高酮血症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

中国兽医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选取30头年龄、胎次相近的健康围产期荷斯坦奶牛,根据分娩时间选取产前21 d、14 d、7 d、分娩当天和产后7 d、14 d、21 d共7个时间点,跟踪分析围产期奶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另选取171头年龄、胎次相近的围产期奶牛,根据测定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筛选出高酮血症组(10头)与健康奶牛对照组(10头)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与高酮血症相关性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ROC诊断评价,得出Cut-off point值。最后分析疾病危险因素,以OR值评价该指标对判定疾病的危险系数。结果表明,高酮血症组产前无发病,在产后14 d达最高发生率(10%),随后下降至4.8%,从时间来看,高酮血症的发生一般在分娩后1~3周,产后14 d最高;确定了高酮血症诊断的首选指标为BHBA、NEFA,辅助指标及cut-point值分别为DBIL(1.15 mmol/L)、AST(73.50 IU/L);危险因素分别为NEFA(OR=7.72),TG(OR=7.03),GGT(OR=6.71),LDH(OR=4.45),P(OR=6.23)。本试验为建立完整有效的奶牛群体监测体系对预防围产期奶牛生产性疾病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围产期奶牛 高酮血症 血液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地区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风险监测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明内蒙古地区生鲜乳中硫氰酸钠(SCN)的含量,为生鲜乳中SCN的限量规定提供数据参考。试验检测了内蒙古地区2013—2017年10个盟/市2 443批次生鲜乳中的SCN含量。结果表明:1)内蒙古地区2013—2017年2 443批次生鲜乳中SCN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检出,检出范围在0~12.00 mg/kg,生鲜乳中SCN含量平均值在1.67~3.79 mg/kg,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13年生鲜乳中SCN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2014年、2015年和2017年(P<0.05),2014年和2015年生鲜乳中SCN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2017年(P<0.05),2013—2017年生鲜乳中SCN含量平均值为2.75 mg/kg; SCN检出率在32.20%~99.09%,呈逐年下降趋势,SCN的平均检出率为78.14%。2)内蒙古地区10个盟/市生鲜乳中SCN含量平均值在1. 79~5.81 mg/kg;锡林郭勒盟生鲜乳中SCN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除乌兰察布市的其他盟/市(P <0.05);呼伦贝尔市生鲜乳中SCN含量检出的最大值最高,为12. 00 mg/kg;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生鲜乳中SCN检出率最高,为100.00%。由此可见,内蒙古地区生鲜乳中SCN含量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存在外源添加的风险隐患,各盟/市生鲜乳中SCN含量不同。

关键词: 生鲜乳 内蒙古 不同地区 硫氰酸钠 风险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风沙区生态修复的科学原理、工程实践和恢复效果

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北方风沙区位于欧亚草原的东部,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其在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一系列生态保育工程的支持下,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开展了北方风沙区土地沙化成因及退化土地空间分布研究,集成了北方风沙区重点脆弱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以内蒙古中部的阴山北麓地区、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蒙辽交界的科尔沁沙地为重点研究区域,进行了高效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地恢复和管理、沙化草地治理等相关工程技术的示范,开展生态恢复模式的效果跟踪监测和生态效益评估,确定生态恢复技术和模式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明确不同集成技术与模式在北方风沙区的适用区域和范围,为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上述研究,可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生态系统管理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建立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决策依据,为生态修复产业提供技术指南,为相关研究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数据支撑。

关键词: 沙化草地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管理 植被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