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陆地棉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高密度SNP遗传图谱,开展棉花多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获得稳定性好、精确度高的QTL,为产量性状调控基因的挖掘和有效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高稳产冀丰1271为母本、优质自交系冀丰173为父本,构建包含200个单株的F2群体,利用测序基因分型(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开发群体的SNP标记并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对F2、F2:3、F2:4群体的衣分、子指和单铃重进行QTL定位,注释主效和稳定QTL位点内的基因并分析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筛选候选基因。【结果】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共获得383.07 Gb数据,包括母本冀丰1271的26.93 Gb、父本冀丰173的27.30 Gb和F2群体的328.84 Gb,Q30值分别为90.55%、89.95%和95.77%。在F2群体中开发了1 305 642个SNP标记,其中,用于构建遗传图谱的aa?bb型SNP为410 726个。构建了一张包含16 088个SNP、总图距为4 282.81 cM的高密度遗传图谱,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0.27 cM,利用共线性分析证明了图谱具有较高的质量。在3个群体中共定位到108个QTL,包括34个衣分QTL、36个子指QTL和38个单铃重QTL,其中有30个QTL与已报道QTL位置重叠或接近,78个QTL未见报道。发现10个主效QTL、16个稳定QTL,其中有5个主效QTL可在2个或3个群体中被定位到。qLP-A13-4在3个群体中均可被定位到,贡献率达到13.78%;qLP-A13-6在2个群体中被定位到,贡献率达到10.01%;qLP-D10-2在2个群体中被定位到,贡献率达到10.92%;qSI-D10-1在2个群体中被定位到,贡献率达到12.31%;qBW-D5-3在2个群体中被定位到,贡献率达到15.54%。在主效和稳定QTL位点内注释到3 415个基因。通过KEGG和GO分析,注释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TCA循环、次生代谢物质和氨基酸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的碳固定等通路。利用TM-1和NDM8的转录组数据,发现8个基因在棉花产量相关的纤维、胚珠或种子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可能通过调控纤维或种子的发育,影响衣分或子指,进而影响棉花单铃重和产量。【结论】构建了一张陆地棉种内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了108个产量相关QTL,发现5个主效QTL可在多个群体中定位到,鉴定到8个在纤维、胚珠或种子中高效表达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陆地棉 高密度遗传图谱 产量 QTL定位 候选基因


基因型和水分管理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14个强筋小麦为试验材料,设置三个不同水分管理,探讨基因型和水分管理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共7个品质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品质性状指标差异显著,其中蛋白质含量和吸水率变异系数较小,而衡量面筋质量指标的稳定时间、拉伸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变异系数较大。因此,使用衡量面筋的三个品质指标进行强筋小麦育种和品种改良应该会更加高效。不同水分管理下,随着水分增加,蛋白质含量和吸水率均升高,拉伸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则降低。同时,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稳定时间均在适当增加水分W1处理下最高,这说明强筋小麦栽培管理中,要结合生产所需的目标品质指标进行水分管理。利用不同品种和水分管理下的品质指标做主成分分析,共筛选出8个品质综合性状都较好的品种,并在适当灌水的W1处理下综合品质得分最高。主成分分析综合考虑了多品质性状指标受基因型和水分管理因素的影响,可作为筛选综合品质较好品种和评价栽培管理措施的一种方法。


板栗秋季采收后管理措施
《河北果树 》 2023
摘要:秋季是板栗形成下年产量的花芽分化始期,板栗秋季采收后如果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使树势均衡稳定,芽体充实饱满,来年产量增加。因此,加强板栗树的秋季管理尤为重要。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管理措施。1喷叶面肥在10月上旬板栗栗果采收结束后,树体会“元气”大伤。部分栗园在采收前的板栗生长各个阶段未能合理追肥,且加上可能会发生的红蜘蛛危害,容易造成板栗树体营养亏空,表现出脱肥的症状。如果采收后采用土壤施肥的方法,养分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被栗树从根部吸收,不能及时缓解栗树的缺肥缺素等症状。建议栗农可以采用叶面喷肥代替土施,


优良地方品种昌黎蜜梨栽培技术
《河北果树 》 2023
摘要:梨是世界性主要水果之一,分布区域广泛。我国是梨属植物重要的起源地,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品种资源,起源于我国的梨约有13个种,而见于河北省的梨有6个种。河北省的梨属植物在冀东燕山地区广有分布,昌黎蜜梨则为“山地梨”的代表品种。昌黎蜜梨,别名甘棠梨、波梨、卜梨,在河北昌黎、青龙、兴隆、迁安,天津蓟县等地均有栽培,以昌黎县后两山和梁各庄一带栽培最集中,为昌黎的著名特产之一。


小麦品质育种2个早代选择参数的比较与优化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培育优质专用小麦,需要从育种早代开始品质参数的选择,由于在育种早代种子数量有限,只能选用一些小量品质测定方法.在常用的小量品质测定方法中,麦谷蛋白溶胀指数(SIG)和乳酸SDS溶剂保持力(LA-SDS SRC)2 种方法预测小麦品质的效果比较好,目的是对这 2 种方法进行比较和必要的优化,为提高品质育种效率提供支持.以黄淮麦区培育的 8 个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全麦粉分别测定不同材料的 SIG 和LA-SDS SRC值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LA-SDS SRC法进一步做了优化处理.结果表明,SIG和LA-SDS SRC法测定的结果均与这些品种的面筋强度顺序一致,比较而言,LA-SDS SRC法预测面筋强度效果更好,能更好体现强筋品种与中筋品种之间的差异;优化后的LA-SDS SRC法(使用2mL离心管)与标准LA-SDS SRC法(使用 50 mL离心管)的测定结果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 0.986,其预测面筋强度的效果优于使用 2mL离心管的SIG法.标准的LA-SDS SRC法和更小量的LA-SDS SRC法适合作为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的早代选择方法.
关键词: 小麦 加工品质 微量测定方法 SIG LA-SDS SRC


国审高产节水小麦新品种-冀麦665
《麦类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麦665是2009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用良星619和YB66180配置杂交组合,经改良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22年(国审麦20220166)通过国家审定。1特征特性冀麦665该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34.0d,幼苗较匍匐,叶片黄绿较短窄,分蘖能力强。株高78cm,株型较松散,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短芒,白粒,籽粒硬质,


谷子MAPK家族成员的鉴定及其对生物胁迫的响应分析
《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APK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激素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作用。系统分析谷子SiMPKs基因家族成员全基因组分布、结构、进化及其响应不同胁迫的表达特性,对于阐明其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谷子和水稻MAPK蛋白保守结构域及特异TXY基序的氨基酸序列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谷子SiMPKs家族成员,分析其蛋白质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质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共线性等。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谷子SiMPKs在不同组织部位和谷锈菌、玉米螟病虫害生物胁迫以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共鉴定到15个谷子SiMPK成员,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220~61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范围25.77~69.63 kD,等电点范围5.46~9.34。系统进化分析表明, SiMPK基因分为4组, A、B、C组包含TEY基序,D组包含TDY基序。SiMPK基因分布在1号、3号、4号、5号、8号和9号染色体上,含有3~11个外显子,所有SiMPK蛋白均含有motif1与motif2。上游2000bp启动子区域预测到多个与胁迫、激素和植物生长发育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qRT-PCR结果表明,大部分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除SiMPK21-2和SiMPK6外,其余成员对谷锈菌侵染、玉米螟取食、SA和MeJA激素处理等1~3种胁迫具有明显响应。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iMPK基因在谷子应对病虫害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