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渔用HDPE/淀粉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水产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淀粉复合材料,研究了淀粉含量(w淀粉)对HDPE/淀粉复合材料的流变性、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淀粉含量为20 wt%时淀粉在HDPE基体中呈微米级均匀分布,淀粉含量增加到30 wt%和50 wt%时呈球状聚集体,其平均粒径从0.6μm增加到0.8μm.随淀粉含量增加,HDPE/淀粉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不同淀粉含量的HDPE/淀粉复合材料均被检测到3个转变峰.HDPE低温下的γ转变峰对应为聚乙烯的玻璃化转变峰,对应于非晶态链段的运动,淀粉含量对γ转变峰影响不大.纯HDPE不存在β峰,β转变与淀粉分散相有关,随淀粉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β峰变宽.高温区出现的α转变与聚乙烯结晶区附近受限链段的运动有关,是一个复杂的多重松弛过程.研究表明,引入一定含量的淀粉可以改善HDPE的加工流变性和韧性,为制备高性能可降解淀粉基渔用材料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淀粉 复合材料 渔用材料 结构与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6个翘嘴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海洋渔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江苏省5个内陆湖(太湖、滆湖、洪泽湖、高邮湖和骆马湖)和长江的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野生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江苏省不同水域翘嘴鳜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个水域的翘嘴鳜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长江翘嘴鳜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6. 524 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 92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 827 3,均高于其它5个翘嘴鳜群体,说明长江翘嘴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其它5湖的翘嘴鳜群体。哈迪温伯格平衡显示,只有2个位点上存在不平衡,其余都满足哈迪温伯格平衡。从6个水域翘嘴鳜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来看,太湖翘嘴鳜群体和滆湖翘嘴鳜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骆马湖翘嘴鳜群体和太湖翘嘴鳜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远。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翘嘴鳜种质资源的保护、监测和遗传育种提供分子基础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草鱼雌雄性腺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鱼雌性个体生长优势明显高于雄性,挖掘精巢和卵巢差异表达的功能基因对草鱼生殖调控具有重要的价值及应用前景.采用Illumina HiSep 2500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对12月龄的3尾雌性草鱼和3尾雄性草鱼的性腺组织的mRNA进行测序分析,精巢和卵巢共得到8 363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卵巢相比,精巢上调基因6 446个(77%),下调基因1 917个(23%),差异明显.将上述差异基因在Nr、GO和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48种Go功能注释分类和313条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Go功能分类中"绑定"功能富集差异基因的数量最多,占总数的15.8%;KEGG代谢通路中"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差异基因的数量最多,占总数的10.2%.结合转录本数据,挑选与草鱼性腺发育相关的关键差异基因Dmrt1、amh、foxl2、cyp19a1a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与卵巢相比,Dmrt1和amh基因在草鱼精巢中极显著高表达(p<0.01);与精巢相比,cyp19a1a和foxl2基因在草鱼卵巢中显著高表达(p<0.05),与转录组数据分析结论一致,说明Dmrt1和amh基因与早期草鱼精巢发育调控相关,cyp19a1a和foxl2基因与早期草鱼卵巢发育调控相关.本实验为进一步了解草鱼性别基因的调控机理提供数据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南极吸虾泵的研究设计与探索
《机电设备 》 2019
摘要:目前我国正着力发展南极磷虾捕捞产业,而南极磷虾的品质极大地依赖于渔船的捕捞作业水平高低.研究了南极磷虾泵吸技术,建立了三维吸虾泵模型并试制样机.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吸虾泵的泵吸效果非常理想.可为南极磷虾大规模连续捕捞产业的发展供依据和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冻结工艺条件对蓝点马鲛品质的影响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19
摘要:冷冻贮藏是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最常用的贮藏方式之一,不同冻结方式将直接影响冷冻蓝点马鲛的品质。本研究考察了蓝点马鲛在不同冻结方式(-90℃液氮速冻、-50℃冰箱冻结、-30℃平板速冻、-30℃冰箱冻结和-18℃冷库冻结)下的冻结速率,以保水性能、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含量、巯基含量和色差值等为品质评价指标,探究5种冻结工艺条件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冻结工艺对蓝点马鲛的各理化指标均可产生显著影响(P<0.05)。液氮速冻的蓝点马鲛各指标值最好,冻结后的蓝点马鲛品质最优。-50℃冰箱冻结组和-30℃平板速冻组的蓝点马鲛品质稍差于液氮速冻,但明显好于-30℃冰箱冻结组和-18℃冷库冻结组。在保水性能和白度值方面,-50℃冰箱冻结和-30℃平板速冻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脂肪氧化和巯基含量方面,-30℃平板速冻显著优于-50℃冰箱冻结(P<0.05),且与液氮速冻的各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平板速冻和液氮速冻均能较好地保持蓝点马鲛的品质,可以选用作为实际生产方法。[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2):09-15]
关键词: 蓝点马鲛 冻结方式 品质 液氮速冻 平板速冻 理化指标 挥发性盐基氮 疏基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宁河中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水生生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安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于丰水期(2015年7、8月)和枯水期(2016年1、2月)开展了安宁河中游干支流底栖动物的2次调查,并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进行安宁河支流的周年调查.共检出底栖动物5门115属122种,其中水生昆虫居多(109种).干流丰、枯水期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都明显低于支流,丰水期干支流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都明显低于枯水期.安宁河支流全年优势种为四节蜉(Baetis sp.)、蚋(Simulium sp.)、高翔蜉(Epeorus sp.)、花翅蜉(Baetiella sp.)、扁襀(Peltoperlidae spp.)和小蜉(Ephemerella sp.).安宁河支流底栖动物密度以12月最高, 7月最低;生物量以1月最高, 7月最低.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丰水期安宁河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为底质类型和海拔,影响枯水期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流速、海拔和水温;影响安宁河支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与电导.研究为高海拔地区河流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脾肾结节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渔业科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7年夏季,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养殖场大菱鲆出现大规模死亡,发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解剖可见脾脏、肾脏出现白色散在结节,从发病鱼的内脏中分离得到l株优势菌SM-Myco001.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SM-Myco001可以引起大菱鲆内脏结节症状并造成鱼类死亡,且在高养殖水温(22℃)条件下发病更为剧烈.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显示,SM-Myco001属于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养殖大菱鲆感染海分枝杆菌的病例,可为大菱鲆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柘林湾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南方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对柘林湾海洋牧场建设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分析了柘林湾海洋牧场网箱养殖区、海藻增殖区、贝类底播区、人工鱼礁区、增殖放流区等不同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1—2013年,柘林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海洋牧场建设前的58 613万元上升至建设后的67 370万元。价值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供给服务价值最高,文化服务价值次之,调节服务价值相对较低。柘林湾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布特征大致为网箱养殖区>海藻增殖区>贝类底播区>人工鱼礁区>增殖放流区。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ArcGIS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浸泡法的牙鲆耳石锶标记技术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耳石微化学标记技术在牙鲆增殖放流中的应用,以全长(1.56±0.16)cm的牙鲆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其养殖水中分别添加0.5 mg/L、2 mg/L、8 mg/L、32 mg/L SrCl2·6H2O,以无添加SrCl2·6H2O组为对照组,人为改变牙鲆幼鱼生存环境中Sr2+浓度72 h,研究不同浓度SrCl2·6H2O对牙鲆耳石锶标记效果.标记期间每24 h换水1次,换水量为50%,换水后补加SrCl2·6H2O至原始浓度,记录各浓度组标记期间及标记后的鱼苗死亡数量.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EPMA)对耳石样本进行分析,定量线分析结果表明, 0.5 mg/L、2 mg/L SrCl2·6H2O浸染不能形成牙鲆耳石锶标记.8 mg/L浓度组出现Sr峰区, Sr/Ca (Sr:Ca*1000)均值为4.50~6.60, Sr峰值为5.49~8.49.32 mg/L浓度组Sr峰区均值为4.83~7.55, Sr峰值为5.62~11.04.这说明8 mg/L、32 mg/L SrCl2·6H2O可对牙鲆耳石进行锶标记.但8 mg/L浓度组出现未标记样本,且Sr峰区均值较32 mg/L浓度组低.32 mg/L浓度组Sr/Ca比值显著增高,即锶标记的Sr/Ca比值为6.61±0.86,与标记前和对照组Sr/Ca比值差异均显著(P<0.05),锶标记率100%.面分布分析(mapping analysis)结果表明,从8 mg/L SrCl2·6H2O浓度组开始,耳石出现红色"高锶标记环",与耳石本底颜色对比明显,且随浓度升高,红色"高锶标记环"由浅变深,锶标记效果明显增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浓度组全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的SrCl2·6H2O对牙鲆幼鱼生长无影响.经χ2检验,各浓度组在浸泡标记期间死亡率及标记后养殖90 d的累积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SrCl2·6H2O对牙鲆幼鱼死亡率无显著影响.因此, 32 mg/L SrCl2·6H2O为最佳标记浓度.
关键词: 锶标记 耳石 牙鲆 SrCl2·6H2O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