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绵羊群体中不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比较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公共健康问题。利用菌体细胞或光滑型脂多糖(S-LPS)作抗原,检测待检动物血清中抗体血清学诊断方法,是布鲁氏菌病检疫主要手段。但目前尚无完美的单一检测方法用于动物布鲁氏菌检测。本研究针对RBT,SAT,i ELISA和c ELISA四种常用检测方法,在绵羊群体中(n=204),利用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AUC值等参数评估其准确性。应用单一方法检测时,i ELISA敏感性最高(93.15%);SAT特异性最高(98.47%);i ELISA的Youden指数和AUC值最大,分别达到88.75%和0.94。四种不同检测方法中,i ELISA和c ELISA之间符合率最高(87.25%),SAT和i ELISA之间Kappa值最高(0.72)。两种方法组合作平行试验时,所有组合以SAT+i ELISA的Youden指数值和AUC值最大,分别达到92.27%和0.96;系列试验时,RBT+i ELISA的Youden指数值和AUC值最大,分别达到83.70%和0.92。研究结果将为布鲁氏菌病净化过程中检测组合的筛选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诊断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深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土壤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秸秆深还田后土壤微生物碳氮和酶活性的动态规律,采用尼龙网袋的方法,研究秸秆还田到土壤不同深度(0 cm、0~15 cm、15~30 cm、30~45 cm)30天、60天、90天、120天后对土壤微生物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秸秆还田120天,秸秆深埋分解率(70%~80%)远大于秸秆覆盖分解率(20%);比较各时期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变化,还田15~30 cm微生物碳含量最高,在各时期与其他处理达到显著差异,地表覆盖微生物氮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达到显著差异;比较各时期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均为秸秆地表覆盖的土壤酶活性较高,土壤酶活性均随季节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秸秆还田90天后脲酶出现峰值,秸秆还田60天后蔗糖酶出现峰值。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及蔗糖酶活性,且在还田15~30 cm,土壤脲酶及蔗糖酶活性的提高更加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秸秆还田深度与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土壤脲酶、蔗糖酶、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有着显著地相关性。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深度 微生物碳氮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建议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随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和社会提升了对农业的关注,不断增加对农业科研方面的财政投入,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但在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方面存在一定漏洞.本研究从农业科研单位实施研究经费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国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科研经费 绩效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渍水对黑龙江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抗涝能力的遗传改良趋势,选用黑龙江省1985-2010年育成的5个代表性主栽大豆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模拟田间渍水灾害,分别在盛花期设置渍水7和14 d处理,以常规水分处理为对照,研究渍水对大豆植株形态、根系活力、生理指标及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单株叶面积、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干重降低百分率以及冠根比增加百分率在渍水7和14 d条件下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根系活力降低百分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叶色值和净光合速率降低百分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丙二醛(MDA)增加百分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糖(SS)含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单株粒重降低百分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以上各性状变化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植株形态、光合生理、根系活力、叶片部分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抗涝能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大豆 不同年代 抗涝能力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林区野生山桃稠李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促进山桃稠李的园林绿化规模的生产,以黑龙江地区野生山桃稠李为试材,对其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合适的外植体消毒方法是75%的乙醇浸泡30s,0.1%升汞消毒8min;带顶芽的侧芽有很高的萌发率高达82.8%;最合适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mg·L~(-1)+NAA0.5mg·L~(-1);最合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4MS+NAA0.5mg·L~(-1)。

关键词: 野生山桃稠李 组织培养 生根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俄罗斯彩色穗醋栗品系在黑龙江绥棱引种试验

中国果树 2016

摘要:2010—2014年,对引自俄罗斯的红穗醋栗品系Y-R3和白穗醋栗品系Y-S5在黑龙江省绥棱县进行试栽。结果表明,2个品系生长结果表现良好,且果实颜色亮丽、挂果时间长、抗逆性强,可为城市美化、改善环境增添新的经济树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绥棱县及其以南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红穗醋栗 白穗醋栗 俄罗斯 引种 黑龙江 绥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退化草地羊草种群特征和生物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提高退化羊草草地的生产力,恢复草地生态系统,通过设置3个不同施肥水平(N1施肥30kg·hm~(-2),N_2施肥60kg·hm~(-2),N_3施肥90kg·hm~(-2)),对退化草地羊草种群特征和生物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可显著增加羊草种群的高度、密度、盖度和重要值;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随施肥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加,但是N_3处理和N_2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施肥可促进地下总生物量增加,地下各层的地下生物量随着土层加深逐渐降低。

关键词: 施肥 退化草地 种群特征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草莓高架穴盘育苗试验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提高寒地草莓的繁殖系数和种苗整齐度,以草莓安娜为试材,研究了高架穴盘育苗对草莓育苗过程中繁殖系数、种苗等级、种苗质量、苗木越冬性、果实品质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架穴盘育苗能成倍增加繁殖系数,提高优质等级种苗比率,促进种苗整齐度,提高种苗质量,利于花芽分化,提高单果重。

关键词: 草莓 高架 穴盘 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液体地膜对大豆根腐病及产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16

摘要:为了找到一种能有效预防大豆中后期根腐病发生并保证增产的措施。本研究对3种液体地膜喷施下的根腐病发病率及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液体地膜对大豆苗期镰孢菌根腐病、疫霉根腐病均有加重现象,但差异不显著。花期及后期对疫霉根腐病有防治效果,其中禾美特液体地膜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防效最高,达21.83%。3种液体地膜对大豆均有增产作用,禾美特液体地膜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达12.48%。液体地膜能有效预防大豆花期及后期大豆疫霉根腐病,并有效提高大豆产量。禾美特液体地膜的抗病效果和增产效果最好。

关键词: 液体地膜 镰孢菌根腐病 疫霉根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发现的眼光看科技档案工作

办公室业务 2016

摘要:以科技档案工作为研究对象,对科技档案工作进行分析,辨析科技档案与科研档案的概念与外延的区别、探索科技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设想、提出档案工作应增加立项建议。旨在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

关键词: 科技档案 概念 标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