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东北及黄淮海两个大豆主产区大量发生,一般造成产量损失5%~10%,严重发生地块甚至颗粒无收。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区63个市县均有大面积大豆遭受其危害,大庆、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佳木斯严重发生,尤以安达、肇东、林甸、富裕、依安、拜泉、富锦、北安等地区更为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据统计,2015年拥有耕地面积约0.13亿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9.7%左右,是全国拥有耕地最多的省份。2013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达到718.67万hm~2,可生产玉米秸秆约4 000万t[1]。农作物光合产物的一半在秸秆,但目前全省玉米秸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粥化酶在果蔬加工中的运用

农业与技术 2017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天然绿色食品成为了人们餐桌中必不可少的食物。针对果蔬大多数人并不选择直接食用,而是将果蔬以果蔬汁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将蔬菜制成蔬菜汁后融入在食品中,能够便于人体的吸收。在果蔬加工中粥化酶具有较好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果蔬中出汁率以及相关的澄清度不断提高。与一些果蔬加工用酶相比,粥化酶具有着价格优惠的优势,同时还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粥化酶 果蔬加工 具体运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P4-EPSPs基因大豆杂交后代对草甘膦的抗性水平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

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一代抗草甘膦转CP4-EPSPs基因大豆GTS40-3-2是国际上应用时间最长、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本文以6份GTS40-3-2衍生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新品系为亲本,配制4个杂交组合,利用抗性分级法和相对株高法鉴定杂交亲本及其F_(2:3)子代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差异,分析其抗性水平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1230 g a.i.hm~(–2)草甘膦喷施处理时,转基因亲本及其F_(2:3)子代的苗期生长受草甘膦抑制不显著,而当喷施浓度提高至3690 g a.i.hm~(–2)和4920 g a.i.hm~(–2)时则抑制作用显著。供试的6个杂交亲本中以ZLHJ06-1568、ZLHJ10-713和ZLHJ06-698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相对较强,而4个F_(2:3)组合中以ZLHJ10-713×ZLHJ06-698后代在草甘膦喷施后株高受抑制最小,对草甘膦耐受性最强。不同组合后代对草甘膦的耐受性普遍优于其双亲,呈现出杂种优势。各组合后代与亲本之间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均呈正相关,但由于亲本间互作效应的不同,导致后代抗性水平产生差异。本研究表明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在大豆中的表达水平与其遗传背景相关联,为利用转基因大豆新种质培育转基因大豆新品种过程中目标基因的定向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抗草甘膦特性 遗传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田间发生此病害,严重时可减产60%,而且这种病害在贮藏期还可以继续危害种薯,这对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品质及后代种薯的生产是极为不利的。本文对环腐病的形成因素、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马铃薯 环腐病 危害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寨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大豆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是东北大豆产区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生理小种,五寨黑豆对包括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在内的7个生理小种具有高抗性。以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合丰35为母本,与五寨黑豆进行杂交,通过鉴定F_2、F_3代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研究了五寨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在以合丰35为遗传背景下,五寨黑豆对SCN 3号生理小种的抗、感分离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中1∶3的分离比例,表明五寨黑豆对SCN 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是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五寨黑豆 大豆胞囊线虫 3号生理小种 抗性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隐性核不育系绥恢核不育01的发现及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拓宽高粱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加速选育进程,介绍了高粱隐性核不育系绥恢核不育01的发现及鉴定过程,并详细阐述了其在高粱基础材料改良、高粱群体改良以及改良的保持系后代材料早代配合力测定等高粱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粱 隐性核不育系 绥恢核不育01 发现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富锌水稻种质资源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了对北方水稻材料锌含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田间试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黑龙江省137份水稻资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黑龙江省水稻资源材料锌含量差异较大,变异区间在10.92~25.47 mg/kg,平均值为16.15 mg/kg,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比值为2.33。对黑龙江省137份水稻种质资源籽粒锌含量进行频率分析,发现其整体呈单峰的正态分布。从不同积温带分析,黑龙江省4个积温带水稻资源籽粒锌含量平均值为第三积温带>第四积温带>第二积温带>第一积温带。筛选出L6、L170等富锌水稻资源,为黑龙江省地方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水稻 富锌 微量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籽酶解脱胶工艺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探索亚麻籽最优脱胶工艺参数,采用果胶酶对亚麻籽进行脱胶,以亚麻籽脱胶率为衡量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分析得出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果胶酶对亚麻籽进行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温度34℃、酶解时间3h、加酶量1 500U·g~(-1)、pH为7时,脱胶率最高,为93.3%。

关键词: 亚麻籽 果胶酶 脱胶率 工艺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M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寄主范围,并作PVM接种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PVM仅侵染15种指示植物中的4种,各种植物症状表现不同。苋色黎(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和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接种叶片上产生枯斑,可作为PVM枯斑寄主;36号烟(Nicotiana occidentalis"pi")系统发病,新生叶片产生皱缩、泡斑、叶边缘卷曲等症状,植株长势矮小,可作为PVM系统侵染鉴定寄主;PVM系统侵染番茄(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um)速度快,但无症状,番茄可作为PVM繁殖寄主。PVM虽可侵染不同生育期寄主,以接种中上部叶位侵染效果最好,但在不同寄主不同叶位分布并不一致,番茄体内中部叶片病毒含量相对较高,在苋色黎上则分布较均匀。明确PVM最适培养温度为23~29℃。最高稀释度64倍时(OD405=0.201)仍可成功侵染苋色黎。为PVM纯毒源扩繁及制备该病毒抗血清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马铃薯 病毒 PVM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