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16黑龙江春小麦高产优质生产技术建议
《小麦研究 》 2016
摘要:1优良品种的选择选择克春9号,克旱16号,克春5号和龙麦33等小麦品种种植。小麦种子由种子公司加工,统一清选加工,精选标准达到:无燕麦,小粒率不超1%,发芽率90%以上,发芽势75%以上,净度99%以上,纯度98%以上,种子均匀一致。2种子处理


天然酵母面包制作工艺参数对孔密度值与其质构特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MATLAB软件对面包切片进行图像处理,得出相应面包的孔密度值,并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天然酵母面包的制作工艺参数对面包切片图像处理所得孔密度值和面包质构特性(硬度、弹性)的影响规律。用SAS9.1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运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孔密度值与面包质构特性(硬度、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其制作工艺参数对孔密度值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打面时间>天然酵母液添加量>饧发时间。对硬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打面时间>饧发时间>天然酵母液添加量。对弹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打面时间>天然酵母液添加量>饧发时间。孔密度值与面包硬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孔密度与面包弹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在0.01的显著水平(双边检验)上都非常显著。


大果无刺沙棘良种‘楚伊’
《林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楚伊’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优良沙棘品种,属蒙古沙棘亚种,无刺或少刺,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3 kg以上,单位面积果实产量可达6 000 kg·hm~(-2),区域化测定结果表明适宜于我国高纬度推广种植。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种类及致病性鉴定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特征,2012-2013年从黑龙江省克山县、绥化市、哈尔滨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采集具有疮痂病病斑的马铃薯块茎,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根据16SrRNA基因的差异采用分子手段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种类和致病性鉴定,并对txtAB阳性菌株采用萝卜幼苗法或马铃薯致病性试验测定其致病性。共分离出74株菌株,鉴定出致病性菌株26株,其中Streptomyces scabies或S.europaeiscabiei 21株,S.turgidiscabies 3株和S.acidiscabies 2株。所有的致病性菌株中共有4种致病岛基因型,即nec1+/tomA+、nec1-/tomA+、nec1+/tomA-和nec1-/tomA。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Streptomyces spp. 致病岛基因型


大麦主栽品种亲缘系数和对叶斑病的抗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6 CSCD
摘要:为明确我国大麦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对叶斑病的抗性来源,采用亲缘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arentage)分析方法对155个主栽大麦品种的遗传系谱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对其中79个供试大麦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分别接种2个强毒性菌株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155个品种聚为6个类群,有亲缘关系的品种占全部品种14.77%。在品种间组成的11935个组合中,1763个组合间存在亲缘关系,其COP值变化范围在0~0.7500之间,亲缘系数总和为157.5867,平均值为0.0132。根据系谱分析发现了不同育种单位所育品种的核心亲本,并追溯其主要的祖先亲本。此外,通过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发现大多数供试的大麦品种感叶斑病,高抗品种主要集中在垦啤麦系列品种和蒙啤麦3号,部分华大麦和驻大麦系列的品种在苗期或成株期中抗叶斑病。系谱分析及抗性鉴定结果揭示了我国大麦叶斑病抗性基因存在不同来源,分析结果有利于提高抗叶斑病基因筛选效率和缩小筛选范围,也将促进抗叶斑病新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绥中作40的选育与推广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大豆新品种绥中作40是以绥农14为受体,以红丰11为供体回交转育,经5个世代选育而成。2015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18d,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2012-2013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89.2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8.5%;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31.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7%,蛋白质平均含量达38.45%,脂肪平均含量21.88%。中抗灰斑病,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区域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