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中国种业 》 2016
摘要:采用高稳系数法(HSC法)分析了19个红小豆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同时对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丰2号是一个兼具高产性和稳产性的优良红小豆品种,中红7号次之,冀红9612是丰产性好于稳产性的品种;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也证实HSC法比方差分析更能客观反映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计算更为简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心方法对冷冻后民猪精子质量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比离心力、离心时间和离心次数与冻融后民猪精子质量的相关性,为改进民猪精液离心程序,提高冻精效果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2组,第1组:将采集的新鲜民猪精液分组后分别在600×g,800×g,1 000×g及1 200×g离心力条件下离心10,15和20min;第2组:在800×g,离心15min条件下,分别离心1,3和5次;离心后的精子分别经过冷冻保存再融解过程后,检测不同离心条件下民猪精子冻融后的活率、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情况。结果表明,600×g(10,15,20min)及800×g(10,15min)离心力时,不同离心时间对精子质量影响不显著(P>0.05)。1 000×g和1 200×g离心力时,随着离心力和离心时间的增加,精子质量明显降低,各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800×g离心力,离心15min条件下,精子质量随离心次数增加而降低,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800×g离心力,离心15min,离心1次,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子收集效率和冷冻后精子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胡敏酸荧光性质的影响
《土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地原状土搬迁的基础上,采用荧光光谱学方法分析了土壤中胡敏酸在搬迁前后不同年度间的荧光结构,旨在揭示黑土搬迁过程中胡敏酸结构的变化规律,为长期定位试验地原土搬迁提供可行性的依据。土壤胡敏酸的荧光光谱显示,胡敏酸在搬迁后第一年总体特征峰波长有不同程度的红移现象,即有了轻微的老化现象,分子芳构化及缩合度程度增加,在搬迁后第二年有所缓解,这种短期的老化现象在M、 MNPK处理中更为明显,在两个不同土层中的变化没有明显不同。胡敏酸分子中的五环芳烃化合物及其它结构简单的芳烃化合物没有受到土壤搬迁的扰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豆新品种龙小豆4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小豆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黑龙江省是我国红小豆主要产区,年产量约占全国小豆总产量的70%。黑龙江小豆不但种植面积较大、产量高且商品性较好,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小豆出口基地。为了选育适宜黑龙江及东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出口型小豆优良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通过杂交,系统选育出小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超亲变异系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表达特性及序列变异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异的亲本和杂种后代超亲变异系,比较分析灌浆过程中籽粒蛋白质积累特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变化、GS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和基因碱基序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通过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连续定向选可获得超亲变异系,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基因型紧密相关;灌浆过程中籽粒GS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GS活性密切相关,而且籽粒GS活性也能产生超亲变异;在灌浆过程中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亲本及超亲变异系籽粒GS1.3和GS2基因的mRNA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灌浆进程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到抽穗后15~20d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GS1.3和GS2基因mRNA表达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关系密切,GS基因mRNA表达量高的基因型籽粒蛋白质含量也高,而且超亲表达;尽管不同品种GS1.3和GS2基因碱基序列保守性很高,但不同品种水稻GS1.3和GS2基因的碱基序列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个别碱基不同的基因多态性,品种间有性杂交后代在基因分离和稳定过程中通过碱基的替换仍然能发生碱基的随机性变化及三联体密码和氨基酸的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诱变大豆品质与农艺性状关联度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经~(60)Co-γ辐射的大豆品种晋大78M5代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诱变后代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研究后代各品系7S、11S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并分析其与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性状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变异系数最小,主茎粗、株高、百粒重和主茎节数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程度较低;单株产量、主茎节数、百粒重和主茎粗4个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均有较高的关联度;7S相对含量与11S相对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7S、11S各亚基与其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7S相对含量与蛋白质、脂肪含量均呈正相关,11S相对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品系14、16的α′、α亚基相对含量较低,可用于特殊加工,也可为选育7S球蛋白缺失品种提供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三大硬阔”叶片和叶轴质量分配比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树种健康复叶为试材,研究了叶内光合构件和支撑构件的生物量投资的种内种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檗叶轴质量占复叶质量的比例分别为0.18、0.26和0.17,胡桃楸显著大于其它2个树种。跨物种尺度上,复叶大的树种需要更多的叶内支撑结构投资。但物种水平上,水曲柳叶片投资随叶增大而增大,胡桃楸则降低,黄檗基本稳定,表现出与跨物种水平上的叶片投资随叶增大而降低的普遍规律不同。今后需要加深物种水平上叶内生物量分配的异速生长的了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