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科研单位在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提高科研绩效水平的探索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概述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总结了内部控制运行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与问题,提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应强化风险分析评估、强化预算管理职责、加强学习宣传培训等内部控制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科研经费管理奖惩机制、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增加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以提高绩效.


果树授粉蜂种凹唇壁蜂体内生理指标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凹唇壁蜂低温下安全越冬技术,通过对凹唇壁蜂体内生理指标检测,初步研究了生理指标变化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凹唇壁蜂体内的含水量与体内各种酶含量的变化与抗寒性之间没有直接联系,而氨基酸、脂肪、蛋白质和甘油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有逐渐增加并积累的趋势,在凹唇壁蜂的越冬过程中起促进作用,是重要的抗寒物质。同时在人工模拟条件下计算凹唇壁蜂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温度分别为雄性-24.46和-19.41℃,雌性-25.02℃和-19.97℃。本地的最低极端温度能达到-30℃以下,说明凹唇壁蜂在室外不能安全越冬。采取保护措施可以使凹唇壁蜂在本地安全越冬,安全温度应该是-15~-10℃,而决不能低于-18℃。
从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探讨蔬菜栽培课程的教学改革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2016
摘要:为了更好的推动高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在校创业的能力,对《蔬菜栽培技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强调"教、学、产、研"为一体的工学结合,强化了教师科研能力,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蔬菜产业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创新创业意识浓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黑龙江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北方水稻 》 2016
摘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7个水稻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千粒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穗粒数>穗长>株高。因此,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千粒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的选择。


诱导丽格海棠系统抗冷性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 》 2016
摘要:试验用丽格海棠组培苗的叶片进行低温暗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后培养至开花,测定愈伤组织、花序周围叶片电导率及现蕾期逆境培养生理指标,以研究丽格海棠性抗冷性表达。结果表明:5℃低温暗培养诱导有利于愈伤组织产生,愈伤组织5℃低温处理24 h时,电导率为43.53%,对照为52.9%;养至开花,5℃低温处理24 h时,花序周围叶片电导率为10.7%,对照为43.8%;逆境培养,SOD、POD、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表明丽格海棠组培苗叶片经过低温暗培养诱导的愈伤组织不但获得耐冷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提高植株的耐冷性。


环境因子对马铃薯致病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研究环境因子对马铃薯致病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的环境适应性,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对立枯丝核菌菌丝在不同温度、p H、光暗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菌丝在4℃条件下不能生长,适宜温度为19~25℃,全暗和全光条件下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2和25℃,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在p H 4~11时菌丝均能生长,以p H 6~7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当热激20 min以上时,其致死温度为50℃。[结论]综合评价了环境因子对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的影响,同时耐热性测定表明短暂热激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时会严重抑制菌丝的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