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民猪NR6A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及连锁不平衡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体长性状是猪的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也是猪常规育种中的主要测定指标,猪体长性状的长短直接影响屠宰后的胴体长度,而胴体长度则关系到猪场生产的经济效益。民猪是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1],按体型可分为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三种类型。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民猪几乎绝迹,现存的民猪主要是中民猪,俗称二民猪,主要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素改善干旱胁迫下早熟禾的形态及相关生长指标
《草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钾素营养处理的方法,在干旱条件下,研究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形态及生长相关指标与抗旱性间的关系,为草坪草早熟禾在生产中的利用及提高其抗旱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结果表明,适当的供给钾素可以改善干旱胁迫引起的叶片形态改变,从而提高草地早熟禾的抗旱能力。在干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叶片形态、色泽及生物量在钾素浓度为0.15~0.30 g·kg~(-1)时有所改善和提高,其中0.30 g·kg~(-1)钾素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可明显提高早熟禾植株的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菌剂对堆肥过程中氨挥发的影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2016
摘要:以鸡粪、稻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酵素菌、微生物菌剂后,进行室内好氧堆肥发酵试验,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堆肥的除臭、保氮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较不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CK)升温快、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堆体温度第9 d上升到55℃,第15 d最高温度达62℃,55℃以上高温期可持续12 d;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较不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CK),堆肥结束后p H值提高了0.17,氨的挥发时间缩短了6 d,氨的挥发总量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层置换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晚疫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常规施肥不置换土层为对照,研究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置换、置换后增施15%磷肥、置换后增施有机肥及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土壤灭菌等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根际土壤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及晚疫病病情指数影响,结果表明:土层置换处理及置换后增施磷肥或有机肥和土壤灭菌处理,对马铃薯田间根际不同深度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均有影响。马铃薯播种后35 d时,土层置换及土壤灭菌处理降低了0~10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土层置换并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各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层置换并增施磷肥或有机肥可有效保持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磷酸酶的活性,其中以增施磷肥效果更为明显。土层置换后增施磷肥或对表土灭菌处理可减少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率;在播种后77 d时,置换后增施有机肥的病情指数分别比不置换土壤、土层置换、置换后增施15%磷肥和土壤灭菌处理分别提高17.5%、47.1%、60.8%和66.6%,在土壤置换后施用有机肥不利于降低马铃薯的晚疫病发病。
关键词: 土层置换 马铃薯 磷肥 有机肥 土壤酶活性 晚疫病病情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荧光标记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中醛类污染物
《化学工程师 》 2016
摘要:建立了使用苯并吖啶酮-5-乙酸酰肼作为衍生试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地表水中11种醛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采用了响应面优化法对衍生条件进行优化。使用标准加入法计算检出限,各目标物的检出限范围为0.21~0.58μg·L~(-1)。测试了地表水中目标物质的加标回收和精密度,回收率范围为95.8%~102.7%,RSD范围为2.06%~3.80%。
关键词: 苯并吖啶酮-5-乙酸酰肼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衍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鲜食番茄引种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选育适宜海南省三亚地区生产的番茄品种,引进东北番茄品种,并建立高效的种植技术,以阿里3号、紫樱桃、绿钻石、珍贵、黄嘎拉、紫晶150、粉红无线、草莓番茄、宇番1号9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物候期、植株长势、综合抗病性、果实、产量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果品种紫樱桃,中果品种珍贵,大果品种粉红无线初花期、采收期、植株长势、综合抗病性、口感及产量等表现均优于其它品种,适合在海南三亚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原毛虫对小嵩草草地植被群落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 》 2016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控制方法(移除和未移除),研究了草原毛虫对高寒草甸小嵩草草地植被群落(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群落高度及植物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调查期草原毛虫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7月10日,最小值是8月11日。草原毛虫对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影响不大,但对莎草科和杂类草植物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草原毛虫显著降低莎草科生物量,增加杂类草生物量(P<0.05),草原毛虫移除试验区莎草科的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增加26.92%,而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仅为对照的64.08%。草原毛虫对群落盖度影响不大,能够显著降低群落高度(P<0.05),移除试验区的高度是对照区的1.43倍。草原毛虫对丰富度指数没有影响(P>0.05),显著降低了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P>0.05)。草原毛虫对草地群落的影响主要是由其选择性采食,改变了群落植物种的竞争关系,使其生态位发生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