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贮藏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对四川青脆李褐变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青脆李果实褐变的影响。0.5、1.0μL/L的1-MCP分别处理青脆李果实后,贮藏在(0±0.5)℃和(10±0.5)℃条件下,分析其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对青脆李采后的褐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MCP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p<0.05),维持较高的多酚类物质含量(p<0.05),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p<0.05),减少丙二醛的累积(p<0.05)。采用0.5μL/L的1-MCP处理后于(0±0.5)℃下贮藏,可使青脆李的贮期延长至72d,且褐变指数为7.13,果实品质最好。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褐变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核葡萄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统计分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4

摘要:为有助于科学合理开展优良无核葡萄品种的选育工作,本文对《中国葡萄志》及《葡萄新品种汇编》等记载的68个无核葡萄品种果穗和果粒的平均质量、果皮颜色、厚度、果肉质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重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核葡萄品种在果穗和果粒的平均质量、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在14.30%~70.15%,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变异系数最小。果皮薄和较薄的品种占统计品种的56.1%;果皮颜色白色品种最多,其次是红色品种、黑色品种;果肉质地较脆、脆、脆硬或硬脆的品种较多,占统计品种的76.6%。建议育种工作者结合育种规律和市场需要,合理制定无核葡萄育种目标,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

关键词: 无核葡萄 性状 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发展机采棉的技术分析与前景展望

山西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分析了山西省运城市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针对机采棉的技术要求,在品种选用、化控措施和脱叶催熟环节上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论述,旨在探讨山西发展机采棉的技术措施,加快应用进度。展望了山西机采棉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机采棉 技术分析 前景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

摘要:本研究以不同品种的冬小麦为对象,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分析了开花期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灌浆期,两个品种冬小麦籽粒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并且在花后15 d前表现为下降迅速,花后20 d逐渐趋于缓慢;淀粉含量则表现为上升趋势,且以开花至花后15 d上升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冬小麦 可溶性糖 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对白灵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了了解白灵菇对铜胁迫的耐受和应答,为进一步研究铜对白灵菇的毒害机理及避免白灵菇铜污染提供参考。通过综合PDA液体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铜(Cu2+,0、50、100、200、300μmol/L)对白灵菇菌丝可溶性糖(蒽酮比色法)、脯氨酸(比色法)含量变化和过氧化物酶(愈创木酚法)、过氧化氢酶(紫外分光光度法)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Cu2+浓度增加,菌丝体内的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当Cu2+浓度达到300μmol/L时,其含量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20.94%和35.53%;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先是呈升高趋势,后呈降低趋势,活性最大时的铜离子浓度分别是200和100μmol/L。白灵菇菌丝在铜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没有像高等植物那样随铜浓度升高而先增加后下降的现象;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植物相同,但活性最高的铜浓度比植物偏低,二者说明白灵菇对铜胁迫敏感。在栽培时应注意环境及基质的铜污染程度不能高于100μmol/L。

关键词: 白灵菇 胁迫 抗氧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沙棘复合膳食纤维冲调粉加工技术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下) 2014

摘要:利用榨取沙棘果汁后的新鲜果渣分离制取纯净沙棘果皮,与膨化燕麦麸以一定比例配伍、二次膨化加工复合膳食纤维冲调粉,分析沙棘果皮及燕麦膳食纤维中的常规营养素成分,对复合膳食纤维冲调粉的微生物和重金属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其冲调性能及感官指标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证明,含有丰富抗氧化营养成分的沙棘果皮与燕麦膳食纤维复合,既改善单一燕麦纤维的口感,又可望实现功能叠加,从而成为优良的中老年功能食品辅料.

关键词: 沙棘果皮 燕麦麸 复合膳食纤维 冲调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O_2诱导的萱草保卫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调节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急性和慢性暴露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因此,本文以景观绿化植物萱草叶片下表皮为材料,研究了SO2对气孔保卫细胞的致死效应及其可能的信号调节途径.结果表明,利用SO2体内衍生物-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混合液处理萱草表皮3 h后,随着处理浓度(1.0~5.0 mmol·L-1)的增加,萱草保卫细胞生理活性下降,甚至死亡;浓度超过2.0 mmol·L-1时,细胞死亡率显著增高(p<0.05),死细胞出现核固缩、核拉长、核碎片等典型凋亡特征,保卫细胞内的活性氧种(ROS)、一氧化氮(NO)和Ca2+水平显著升高.采用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AsA),Ca2+螯合剂乙二醇双四乙酸(EGTA)和Ca2+通道抑制剂氯化镧(LaCl3)及NO清除剂羧基-2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PTIO)和合成抑制剂叠氮钠(NaN3)处理后,均可使SO2衍生物诱发的细胞死亡率降低,以200 U·mL-1CAT、0.05 mmol·L-1的AsA、EGTA、LaCl3及0.20 mmol·L-1的C-PTIO、NaN3的效果最佳,同时胞内ROS、NO和Ca2+水平下降.以上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O2可诱导萱草保卫细胞死亡,可能通过诱导ROS和NO爆发,激活细胞质膜钙通道,进而引起胞内Ca2+增加,通过ROS-NO-Ca2+信号途径介导细胞死亡.SO2诱导的萱草细胞死亡可能存在细胞凋亡过程.

关键词: SO2 萱草 保卫细胞 细胞凋亡 信号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凉沙化区芦笋防风固沙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冷凉沙化区采用芦笋防风固沙栽培技术,芦笋定植第2年即可起到防风固沙作用,第3年即可采笋,生态效益好,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华北、东北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主要的沙源地,这些沙漠地带气候冷凉、风沙较大,环境恶劣,通常采用种植胡杨林、红柳、梭梭、榆树、松树、柠条、沙棘等树种进行防风固沙(胡春元等,2002;董智等,2006;程皓等,2007),但是所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食用向日葵育种存在的问题及种质资源创新探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摘要:介绍了山西省向日葵育种历程和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新品种选育,以期为该地区向日葵种质资源的创新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育种 历程 问题 种质资源创新 山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裂果研究进展与防治措施

山西农业科学 2014

摘要:总结了国内枣裂果相关文献,结合作者多年研究成果,阐述了枣裂果机理及枣果皮的发育进程、显微结构、矿质营养、水分等因素与枣裂果的关系,并从品种、栽培措施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裂果 防治措施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