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石狮市为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摘要:以福建省石狮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石狮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现状及"十二五"规划基础上,参照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目标,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设置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探讨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石狮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为推进石狮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石狮市


整体土壤测试和作物养分管理模型技术在茶树上的应用
《中国茶叶 》 2013
摘要:植物营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植物组织分析诊断法、土壤分析诊断法、植物外观诊断法、田间施肥试验诊断法、生理生化分析诊断法、植物组织液分析诊断法、无损测试技术等,一些诊断已有一定的应用水平,并根据诊断结果开展茶树配方施肥试验或开发出相应的茶树专用肥。


茶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调查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对采自福建省21个茶园的土壤样本中的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被调查茶园土壤中,HCHs和DDT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HCHs的残留总量为0.10μg.kg-1,DDT的残留总量为0.18μg.kg-1,HCHs以β-666和α-666为主,DDTs以pp-dde、pp-ddd和op-ddt为主。高海拔茶园土壤中的HCHs和DDTs残留量高于低海拔地区,同时发现残留量与茶龄呈负相关。从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土壤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尚未超标,土壤总体处于无污染状态,符合自然土壤级别机制标准,适合茶树种植。


福建省史氏鲟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及其示范推广
《福建农业科技 》 2013
摘要:2011年利用永安天宝岩高海拔低水温的自然环境首次在福建省内实现史氏鲟人工繁殖,2011~2012年在福州地区和宁德地区示范推广本土史氏鲟鱼苗100万尾,面积1 hm2,增收节支370万元。该文总结了史氏鲟鱼在福建省内的人工繁殖技术,并对本土史氏鲟鱼苗示范推广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饲料粉料加工对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 》 2013
摘要:研究常规饲料粉料加工对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的影响,计数统计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理论添加值(6.02±0.13)×107和实际计数值(6.15±0.76)×107并无显著差异,说明枯草芽孢杆菌稳定性好,能够经受饲料粉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挤压等的考验,可在饲料生产过程中直接添加应用。


双水压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沼气池工程技术与应用效益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介绍了BHZJ型双水压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户用沼气池的型体结构和发酵工艺技术,通过与传统水泥砖混户用沼气池运行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沼气池平均池容产气率0.381m3.m-3.d-1、日均产气量2.30m3,比常规传统沼气池分别提高了27.0%和27.8%,充分挖掘了户用沼气的发酵潜力,提高了户用沼气池技术应用的适应性和经济性。同时通过沼气利用效益的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所产生沼气的年能源效益值为煤当量2.613t.a-1、薪柴当量2.51t.a-1和减少生活能源消费开支1 251.6元.a-1,同时能源替代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替代燃煤、薪柴对温室气体CO2的减排量分别为3.608 8t.a-1和3.585 4t.a-1,显示出良好的能源效益和生态环境效应。


与多花黑麦草株高性状相关的RAPD标记分析
《福建畜牧兽医 》 2013
摘要:用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进行株高性状相关的RAPD标记分析.结果表明:用基因组DNA作为RAPD检测多花黑麦草株高性状位点的方法是可行的.从110条引物中筛选出23条引物对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74条带,其中166条带为多态性带,标记率为95.4%;检测出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基因组DNA的6个株高性状的标记(分布在5条引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