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福建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思考

中国乡镇企业 2013

摘要:一、基本成效与问题回顾福建乡村休闲与旅游农业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萌发阶段(1980-1990),农业休闲与旅游主要是山海资源综合开发、外向型创汇农业科技示范点带动农业考察、观光。第二阶段起步阶段(1990-2000),农业休闲与旅游结合,出现了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大观园等休闲与旅游农业产业基地(如厦门、漳州、福州、泉州马甲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带动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第三阶段发展阶段(2000-至今),休闲观光农园、农家乐、森林人家、休闲农庄等农业休闲旅游示范点建设,产业区,产业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戴云山羊新品系选育初报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系统研究经连续4个世代选育的戴云山羊新品系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戴云山羊新品系比零世代群体的体重提高幅度为2.26%~14.06%,胸围提高幅度为1.39%~4.20%,体高、体长、胸宽、胸深提高效果不明显;各世代配种率、受胎率均在90%以上;头胎产羔数在1.32~1.48头、经产产羔数在1.89~2.12头。

关键词: 戴云山羊 新品系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还田对中稻产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研究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繁殖利用对后作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培肥的作用,以不施用紫云英为空白对照,设置不同时期翻压紫云英的处理,分析紫云英不同翻压期自然繁殖3 a后中稻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等土壤养分.结果表明,一次播种多年翻压紫云英有利于提高后作水稻的产量、品质,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培肥效果最好的是2层黑荚翻压紫云英,与空白处理相比,稻谷增产14.2%,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29.2%.

关键词: 紫云英 产量 水稻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基质降解能力退化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

食药用菌 2013

摘要:为研究双孢蘑菇基质降解能力退化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及分子机制,克隆了正常菌株As2796及其两个退化突变体菌株2796-3、2796-5,在mRNA差异显示(DDRT-PCR)分析中发现的5个差异基因及其上游约1200bp的调控序列,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上游序列在三个菌株中并无实质性差异,推测该退化性状更可能是转录调控相关基因变异所引起的。

关键词: 双孢蘑菇 As2796 mRNA差异显示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川优2189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2003年春季在海南用蜀恢527做母本,与R2(航86/台农67//多系1号)杂交,后代在上杭茶地自然稻瘟病区筛选,对所获得的优良单株连续多年在沙县和海南反复加代定向培育,选育出恢复系福恢2189。利用强恢复系福恢2189与三系不育系川香29A配组,选育出三系中籼杂交水稻新品种川优2189。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丰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2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水稻 福恢2189 川优2189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2013

摘要: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科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给全球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IBV感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是病毒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介导病毒颗粒进入细胞内。IBV病毒受体的研究对于揭示IBV的致病和免疫机理具有重要价值。文中就近年来发现的氨基肽酶N、硫酸乙酰肝素和唾液酸受体作综述。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受体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全基因组的芽孢杆菌平均核苷酸同源性(ANI)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采用Jspecies软件分析芽孢杆菌全基因组之间平均核苷酸同源性(ANI)的特征性。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属间、种间及亚种间两两菌株间ANI与其分类地位相关,具有明显属种特异性,其中芽孢杆菌科不同属之间的ANI值分布于50%~65%;芽孢杆菌种间ANI值均低于95%,分布范围为65%~90%,加权平均数为70.12%,其中90%的ANI值低于70%;芽孢杆菌亚种间ANI值分布主要范围为90%~96%,占90%。因此,芽胞杆菌属间的ANI鉴定标准建议定为50%~65%,芽胞杆菌种间的ANI鉴定标准建议定为65%~90%,芽胞杆菌亚种间的ANI鉴定标准建议定为90%~96%。同时,基因组中的四核苷酸(Tetra)回归系数与ANI值具有相关性,表现明显属种特征性,回归拟合显示两者呈现一元二次方程关系,y=271-573.58x+399.65x2(R2=0.981 2),同时高于70%的ANI值与相应的Tetra回归系数呈线性正相关,方程式为y=178.58x-81.521(R2=0.876 7)。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系统发育 平均核苷酸同源性 Jspecie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域试验点分辨力分析及在品种选育上的应用探索

福建稻麦科技 2013

摘要:为比较不同区试点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分辨力大小,以AMMI模型中地点得分向量长度Dj作为试点分辨力的指标,分析了2003-2006年福建省迟熟早稻区域试验9个试点的数据资料。结果表明:邵武、南靖试点的产量分辨力较高,宁德试点的产量分辨力较低;南靖、邵武对多数产量相关性状的分辨力较强,适于鉴别品种间较为微小的差异,是育种上选择改良目标性状的较合适地点;莆田、福州点对多数产量相关性状的分辨力较弱,难以鉴别出小的差异,适于作为育种选择的压力点。

关键词: 区域试脸 试点分辨力 AMMI模型 迟熟早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新品系新选801和新选807的白茶适制性鉴定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选用茶树杂交种新选801和新选807制得白茶茶样27个,从萎凋变化规律、审评得分和生化指标3个方面对其进行白茶适制性鉴定。结果表明,2个新品系与对照种福鼎大毫茶一样,会随萎凋时间延长,水浸出物、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呈下降趋势变化,而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变化。对品种间在审评得分及氨基酸、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方面的差异作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个新品系与对照种福鼎大毫茶在感官审评得分、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方面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新选801、新选807适合付制白茶。

关键词: 白茶 茶树新品系 适制性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杨梅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为研究不同杨梅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组成及品种间的差异,以软丝安海变、浮宫1号和东魁等10个杨梅品种果实为试材,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0个品种杨梅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出141种化学成分,深红种含有的香气成分最多,共42种,软丝安海变和八贤道含有的香气成分最少,均只含有12种;10个品种果实中均含有烷烃和烯烃,是杨梅果实香气成分的主体;1-石竹烯是杨梅果实的重要香气成分,是唯一在10个杨梅品种中均被鉴定出的香气成分。不同杨梅品种果实间的香气成分差异较大,除了品种因素外,栽培环境可能也是形成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杨梅 果实 香气成分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