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紫玉米花色苷微胶囊化工艺和性能研究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玉米花色苷微胶囊化的配方及工艺,并对其微观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喷雾干燥入口温度是影响紫玉米花色苷包埋率最主要因素;紫玉米花色苷最佳工艺为紫玉米花色苷占总固形物质量分数15%、麦芽糊精占总固形物质量分数45%、总固形物质量分数为25%和喷雾干燥入口温度14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紫玉米花色苷包埋率为95.2%;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分析进一步验证当喷雾干燥入口温度为140℃时,微胶囊化紫玉米花色苷的表面无明显裂痕和孔洞,粒径分布均比较集中(2~30μm),峰值出现在7.13μ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床养殖对猪常见疾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估发酵床模式对安全养猪的影响,对4个猪场的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猪链球菌及寄生虫携带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发酵床与水泥地2种模式饲养猪的病毒病抗体水平和寄生虫检查结果差异不明显;发酵床猪群的致病菌检出率略低于水泥地面养殖猪群。从半年间的试验数据和观察看,与水泥地面相比,发酵床养殖没有对猪常见疾病的防控产生不良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菌A02代谢产物对几种果树病害的活性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保环境保护研究所自主分离筛选的利迪链霉菌A02为供试菌株,采用离体生物测定法评价了其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和枣青霉病菌(Penicilliumsp.)3种果树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通过小区试验测定了其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A02活性产物对葡萄灰霉病菌、桃褐腐病菌和枣青霉病菌均具有强毒力,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3696、8.1115和7.4989mg/L,最低抑菌浓度均在30mg/L以下;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小区防效达95.7%,显著高于对照生物农药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和1%多抗霉素水剂。
关键词: 利迪链霉菌 纳他霉素 果树病害 室内毒力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西瓜种质PI296341-FR抗枯萎病菌生理小种2的遗传规律
《园艺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枯萎病的野生西瓜种质PI296341-FR和高度感病的高品质西瓜自交系97103为亲本杂交,获得P1,P2,F1,B1,B2,F2等6世代及RILs(F2S8)永久分离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6世代联合分析和RILs(F2S8)联合分析,探讨PI296341-FR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2的抗性遗传规律。6世代分析结果表明,对生理小种2的抗性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群体中分别为31.8%,23.4%和48.6%,加性效应为0;多基因遗传率为16.5%~43.9%,加性效应为2.24,显性效应为-0.75。RILs(F2S8)联合分析显示,对生理小种2的抗性遗传符合3对连锁的等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66.2%,加性效应-0.51,主基因间重组率0.16。两种遗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I296341-FR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2的抗性遗传由主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微效基因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的绝对值均高于主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